一种新型腰硬联合麻醉穿刺套件的实现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902106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7 11: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腰硬联合麻醉穿刺套件的实现方法,所述实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使用时,直穿刺针依次穿过皮肤、硬膜外腔和硬脊膜,行蛛网膜下腔穿刺,穿刺成功后可见脑脊液顺利从直穿刺针末端流出;步骤S2、直穿刺针退针直至脑脊液不再流出,此时直穿刺针的针尖退至硬膜外腔;步骤S3、将带有内螺纹的加长引导杆螺旋固定在直穿刺针的末端,然后将带有刻度的硬膜外穿刺针顺着加长引导杆置入;步骤S4、将硬膜外穿刺针沿着直穿刺针置入直穿刺针的针体刻度处;步骤S5、通过注射器转接头顺着硬膜外穿刺针置入硬膜外导管,按压注射器对硬膜外腔进行给药;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提高硬膜外穿刺置管的准确度且有效进行硬膜外穿刺。刺置管的准确度且有效进行硬膜外穿刺。刺置管的准确度且有效进行硬膜外穿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腰硬联合麻醉穿刺套件的实现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是一种新型腰硬联合麻醉穿刺套件的实现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人体椎管解剖中,黄韧带和硬脊膜之间为一疏松间隙,称之为硬膜外腔,硬膜外麻醉就是将药物直接一次性注射至该间隙,或者通过留置在此间隙的导管,多次给药,起到维持长时间麻醉的作用。
[0003]硬脊膜和蛛网膜直接则紧密相连,穿刺针自皮肤逐层穿刺,突破黄韧带后即到达硬膜外腔;继续进针,穿透硬脊膜和蛛网膜后则进入蛛网膜下腔。蛛网膜下腔麻醉即将麻药注射至该腔隙。
[0004]实际情况中,蛛网膜下腔宽度较大,较容易进行穿刺给药(盲穿、超声引导下穿刺等)。而硬膜外腔因为间隙狭小,特别是高龄病人硬膜外腔更是难以穿刺到达,尤其容易误穿过深而进入蛛网膜下腔,置管更是难上加难;打一个比喻,若是一个装水的气球,气球表面放一张湿纸巾,则气球内的水腔则为蛛网膜下腔,气球表面与湿纸巾之间的间隙则为硬膜外腔;拿针直接扎透纸巾,扎至水球内很容易;但是仅把针尖穿破纸巾,停留在水球表面,而不穿破水球就有一定难度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腰硬联合麻醉穿刺套件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实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使用时,直穿刺针依次穿过皮肤、硬膜外腔和硬脊膜,行蛛网膜下腔穿刺,穿刺成功后可见脑脊液顺利从直穿刺针末端流出;步骤S2、直穿刺针退针直至脑脊液不再流出,此时直穿刺针的针尖退至硬膜外腔,记录此时直穿刺针的针体刻度;步骤S3、将带有内螺纹的加长引导杆螺旋固定在直穿刺针的末端,然后将带有刻度的硬膜外穿刺针顺着加长引导杆置入;步骤S4、将硬膜外穿刺针沿着直穿刺针置入直穿刺针的针体刻度处,此时硬膜外穿刺针针尖端位于硬膜外腔中,然后经加长引导杆带动直穿刺针退出硬膜外腔;步骤S5、通过注射器转接头顺着硬膜外穿刺针置入硬膜外导管,按压注射器对硬膜外腔进行给药,从而实现硬膜外给药或置管效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腰硬联合麻醉穿刺套件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穿刺针一端与所述加长引导杆相连接,所述硬膜外穿刺针经所述加长引导杆套设在所述直穿刺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晓春郑艇叶鹏龚灿生郑俊杰郑春英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立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