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CB线路板贴片机的板体传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89471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7 11: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线路板贴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PCB线路板贴片机的板体传送装置,包括装置壳体,该装置壳体的表面安装有控制按钮,所述装置壳体的上方设置有传送框架,且传送框架的表面设置有传动机构,所述传送框架的内部设置有皮带组件,且皮带组件的表面放置有线路板板体,并且线路板板体两侧的传送框架表面皆设置有导向结构,所述装置壳体内部的两侧皆设置有调节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实现了传送装置使用时的高度调节功能,避免了传送装置对线路板板体传送时发生打滑现象,而且避免了传送装置在线路板板体传送时发生侧壁的碰撞现象。置在线路板板体传送时发生侧壁的碰撞现象。置在线路板板体传送时发生侧壁的碰撞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PCB线路板贴片机的板体传送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线路板贴片
,具体为一种PCB线路板贴片机的板体传送装置。

技术介绍

[0002]PCB线路板又称印刷电路板,是电子元器件电气连接的提供者,PCB线路板生产时往往需要贴片机进行贴片,而贴片机贴片时需要对PCB线路板板体进行传送,传送过程中通常需要使用传送装置。
[0003]现今市场上的传送装置种类繁多,基本可以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但是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具体问题有以下几点:
[0004]1、传送装置在使用时很难实现高度调节功能,从而严重缩小了传送装置的使用范围;
[0005]2、传送装置在使用时对线路板板体难以实现防静电功能,而且很容易导致传送装置对线路板板体传送时发生打滑现象;
[0006]3、传送装置在对线路板板体传送时很难实现导向功能,从而很容易导致传送装置在线路板板体传送时发生侧壁的碰撞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PCB线路板贴片机的板体传送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传送装置使用时很难实现高度调节功能,对线路板板体难以实现防静电功能,而且对线路板板体传送时很难实现导向功能的问题。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PCB线路板贴片机的板体传送装置,包括装置壳体,该装置壳体的表面安装有控制按钮,所述装置壳体的上方设置有传送框架,且传送框架的表面设置有传动机构,所述传送框架的内部设置有皮带组件,且皮带组件的表面放置有线路板板体,并且线路板板体两侧的传送框架表面皆设置有导向结构,所述装置壳体内部的两侧皆设置有调节机构。
[0009]优选的,所述传动机构的内部依次设置有伺服电机、转轴以及转辊,所述传送框架一端的外壁上安装有伺服电机,且伺服电机的输入端与控制按钮的输出端电性连接,并且伺服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安装有转轴,所述传送框架两端的内侧壁上皆转动连接有转辊,且转辊与转轴固定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皮带组件还包括有沉槽、防静电层以及摩擦层,皮带组件缠绕在相邻转辊之间,且皮带组件的表面开设有沉槽,所述沉槽的中心位置处设置有防静电层,且防静电层两侧的沉槽内部设置有摩擦层。
[0011]优选的,所述导向结构的内部依次设置有导向槽、转杆以及导向轮,所述传送框架两侧的内壁上皆开设有导向槽,且导向槽的内侧壁上转动连接有等间距的转杆,并且转杆的表面固定有导向轮,同时导向轮的表面与线路板板体的侧壁滚动配合。
[0012]优选的,所述调节机构是由调节槽、升降脚、齿轮、直齿、转柄以及固定螺栓组合而成,所述装置壳体内部的两端皆开设有调节槽,且调节槽的内部设置有升降脚,并且升降脚的顶端与传送框架的底端固定连接。
[0013]优选的,所述升降脚的表面固定有直齿,且直齿的一侧设置有齿轮,并且齿轮与直齿相互啮合,所述装置壳体的两侧皆设置有转柄,且转柄通过轴承贯穿装置壳体并与齿轮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转柄的表面皆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且固定螺栓与装置壳体的表面相互挤压紧固。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PCB线路板贴片机的板体传送装置不仅实现了传送装置使用时的高度调节功能,避免了传送装置对线路板板体传送时发生打滑现象,而且避免了传送装置在线路板板体传送时发生侧壁的碰撞现象;
[0015]1、通过设置有调节机构,通过旋转转柄,使其带动齿轮转动,齿轮转动时会与直齿相互啮合带动升降脚移动,从而带动传送框架上下运动,运动后通过旋转固定螺栓进行固定,实现了传送装置使用时的高度调节功能,从而扩大了传送装置的使用范围;
[0016]2、通过设置有沉槽、防静电层以及摩擦层,通过沉槽内部的防静电层对线路板板体进行防静电,实现了传送装置对线路板板体的防静电功能,同时通过摩擦层增加线路板板体传送时的摩擦力,避免了传送装置对线路板板体传送时发生打滑现象;
[0017]3、通过设置有导向槽、转杆以及导向轮,通过导向槽内部转杆表面的导向轮对线路板板体进行侧壁进行导向,实现了传送装置对线路板板体传送时的导向功能,从而避免了传送装置在线路板板体传送时发生侧壁的碰撞现象。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的三维外观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的局部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的主视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的升降脚侧视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1、装置壳体;101、控制按钮;2、传送框架;3、皮带组件;301、沉槽;302、防静电层;303、摩擦层;4、传动机构;401、伺服电机;402、转轴;403、转辊;5、线路板板体;6、导向结构;601、导向槽;602、转杆;603、导向轮;7、调节机构;701、调节槽;702、升降脚;703、齿轮;704、直齿;705、转柄;706、固定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上、下、左、右”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同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性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PCB线路板贴片机的板体传送装置的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装置壳体1,该装置壳体1的表面安装有控制按钮101,该控制按钮101的型号可选用LA系列,装置壳体1的上方设置有传送框架2,且传送框架2的表面设置有传动机构4,传动机构4的内部依次设置有伺服电机401、转轴402以及转辊403,传送框架2一端的外壁上安装有伺服电机401,该伺服电机401的型号可选用AKM系列,且伺服电机401的输入端与控制按钮101的输出端电性连接,并且伺服电机401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安装有转轴402,传送框架2两端的内侧壁上皆转动连接有转辊403,且转辊403与转轴402固定连接。
[0025]实施时,操作控制按钮101,使其控制伺服电机401工作,伺服电机401在转轴402的作用下带动转辊403转动,转动时会带动皮带组件3表面的线路板板体5进行传送。
[0026]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传送框架2的内部设置有皮带组件3,皮带组件3还包括有沉槽301、防静电层302以及摩擦层303,皮带组件3缠绕在相邻转辊403之间,且皮带组件3的表面开设有沉槽301,沉槽301的中心位置处设置有防静电层302,且防静电层302两侧的沉槽301内部设置有摩擦层30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PCB线路板贴片机的板体传送装置,包括装置壳体(1),该装置壳体(1)的表面安装有控制按钮(10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壳体(1)的上方设置有传送框架(2),且传送框架(2)的表面设置有传动机构(4),所述传送框架(2)的内部设置有皮带组件(3),且皮带组件(3)的表面放置有线路板板体(5),并且线路板板体(5)两侧的传送框架(2)表面皆设置有导向结构(6),所述装置壳体(1)内部的两侧皆设置有调节机构(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CB线路板贴片机的板体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4)的内部依次设置有伺服电机(401)、转轴(402)以及转辊(403),所述传送框架(2)一端的外壁上安装有伺服电机(401),且伺服电机(401)的输入端与控制按钮(101)的输出端电性连接,并且伺服电机(401)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安装有转轴(402),所述传送框架(2)两端的内侧壁上皆转动连接有转辊(403),且转辊(403)与转轴(402)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CB线路板贴片机的板体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皮带组件(3)还包括有沉槽(301)、防静电层(302)以及摩擦层(303),皮带组件(3)缠绕在相邻转辊(403)之间,且皮带组件(3)的表面开设有沉槽(301),所述沉槽(301)的中心位置处设置有防静电层(302),且防静电层(302)两侧的沉槽(301)内部设置有摩擦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世朋梁康琪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创信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