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上低压气井不动管柱定点拖动连续排液管柱及其排液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89454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7 11: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海上低压气井不动管柱定点拖动连续排液管柱及其排液方法,生产油管设置在套管内,在套管的尾端内壁和生产油管的尾端外壁之间设置顶部封隔器,在顶部封隔器上方的生产油管上设置定位密封,在定位密封上方的生产油管上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深井安全阀和循环滑套,在套管的内壁和生产油管的外壁之间设置生产封隔器,在生产油管内设置有管内封隔器,在生产油管内设置连续油管,连续油管的尾端穿过管内封隔器,在连续油管的尾端设置单流阀,单流阀位于管内封隔器的下方,在管内封隔器的上方的连续油管上设置气体引射泵。该排液管柱在低压力系数水平气井排采方面具有排液效果显著、施工作业可靠等技术优势。施工作业可靠等技术优势。施工作业可靠等技术优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海上低压气井不动管柱定点拖动连续排液管柱及其排液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油田开采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海上低压气井不动管柱定点拖动连续排液管柱及其排液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海上气田开采过程中,当气井产气量低于临界携液流量时,气井开始积液,气井井筒积液将增加对气层的回压,严重限制气井的产能。特别是低压气井井筒一旦积液,井筒内的积液量将持续增加,严重时将导致低压气井水淹停产。
[0003]海上气井常用排液工艺有气举排液、涡流排液、速度管柱排液、泡沫排液、电泵排采、连续油管氮气诱喷排液以及两种/多种工艺组合排液等。多样的排采工艺技术具有各自的适用井况和适用条件,单项技术或多或少有其自身工艺的局限性。现有技术中如专利文献CN104358524B提出了一种连续油管速度管柱及排液采气方法,专利文献CN106869865B提出了一种柱塞气举与泡沫排水一体化复合采气方法,专利文献CN211230399U提出了一种页岩气复合排采工艺管柱,专利文献CN102953711B提出了一种用于水平气井排液采气装置及方法。专利文献CN111911120A提出了一种连续同心管增压射流排液采气装置及方法。
[0004]调研发现,目前解决海上水平气井排液和低压力系数气井排液尚无较为理想的排采工艺技术,所以针对海上低压力系数水平积液气井排液工艺提出更高的技术要求。根据海上平台生产作业特点排采工艺应具备以下特点:一要保证具备安全可靠的排采工艺管柱结构,二要尽可能不动管柱作业,极大程度减小因动管柱常规压井作业给气层造成的损伤,三要具有一次作业成功率高、排采效果显著等技术优势;只有具备以上三点技术优势,新型排采工艺才有在海上规模推广应用的可行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海上低压力系数水平积液气井排液效果不显著、排采动管柱施工作业成本高及排采措施对储层造成损伤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海上低压气井不动管柱定点拖动连续排液管柱及其排液方法,该排液管柱在低压力系数水平气井排采方面具有排液效果显著、施工作业可靠等技术优势。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7]一种海上低压气井不动管柱定点拖动连续排液管柱,包括套管、连续油管、气体引射泵、管内封隔器、单流阀、生产油管、循环滑套、深井安全阀、生产封隔器、定位密封和顶部封隔器;
[0008]所述生产油管设置在所述套管内,在所述套管的尾端内壁和所述生产油管的尾端外壁之间设置所述顶部封隔器,在顶部封隔器上方的所述生产油管上设置所述定位密封,在定位密封上方的所述生产油管上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所述深井安全阀和所述循环滑套,深井安全阀用于保障海上气井油管内流体的紧急安全防护,循环滑套用于海上气井作业时循
环洗压井作业,在所述套管的内壁和所述生产油管的外壁之间设置所述生产封隔器,所述生产封隔器位于所述深井安全阀和所述顶部封隔器之间,在所述生产油管内设置有管内封隔器,在所述生产油管内设置所述连续油管,所述连续油管的尾端贯穿所述管内封隔器,在所述连续油管的尾端设置所述单流阀,单流阀用于防止注入的高压气体对气层造成损伤,所述单流阀位于所述管内封隔器的下方,在所述管内封隔器的上方的所述连续油管上设置所述气体引射泵,气体引射泵用于形成负压区,所述连续排液管柱适用于井斜角范围为0

90
°
的气井。
[0009]在所述管内封隔器上方的生产油管的内壁和连续油管的外壁之间设置有防砂皮碗,用于防止砂垢堆积在管内封隔器的上表面,以保证管内封隔器的上提下放作业的成功率。
[0010]所述连续油管的内径尺寸为1.5、1.75或者2英寸,因连续油管具有较小的内径,能够提高连续油管内气井临界携液气量和速度管柱排液功能,使得该复合增效排液管柱具有很好的携液效果。
[0011]一种海上低压气井不动管柱定点拖动连续排液管柱的排液方法,按照下述步骤进行:
[0012]步骤1,井口处理:拆除采油树,安装立管,连接防喷器,回接控制管线;
[0013]步骤2,下入连续油管:将连接有管内封隔器和气体引射泵的连续油管下入至预定深度H1;
[0014]步骤3,坐封管内封隔器:通过下放连续油管的压重坐封管内封隔器,同时建立生产油管的内壁和连续油管的外壁之间的半闭式环形空间;
[0015]步骤4,注入高压气体连续排液:管内封隔器坐封完毕后,直接向生产油管的内壁和连续油管的外壁之间的半闭式环形空间注入高压气体,以解决地面注入高压气体与生产油管的尾端积液和气层流体不接触的难题,利用注入的高压气体处理井筒积液的同时,又避免了对储层产生回压,不污染气层的目的,上述高压气体通过气体引射泵后,在泵吸入口处产生负压效应,进而抽吸位于生产油管下端的积液,因高压气体连续不断注入,位于生产油管下端的积液也会连续不断的排出;
[0016]步骤5,下放连续油管再次坐封管内封隔器:待H1深度处积液排出完毕后,上提连续油管,以实现解封管内封隔器,然后,继续下放连接有管内封隔器和气体引射泵的连续油管至预定深度H2,重复步骤3

4,以实现H2深度处积液排出完全;
[0017]步骤6,重复步骤5,直至位于生产油管下端的积液全部排出为止;
[0018]步骤7,当低压气井井段排液完毕后,上提连续油管至深井安全阀的上方,下放连续油管并压重坐封,以实现将上述连续排液管柱作为长期生产工艺管柱预留井下的目的。
[0019]在步骤3中,压重的力不小于20kN。
[0020]在步骤7中,压重的力不小于20kN。
[002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设置的连续油管外径小于所述生产油管,可在不动管柱作业前提下下入所述连续油管;又因连续油管具有连续下入的特有属性,该工艺管柱适用井斜角范围为0

90
°
,特别是长水平井段连续下入的技术优势显著;本专利技术设置的连续油管一般采用2in、1.75in和1.5in三种规格型号,因具有较小内通径,具备速度管柱排液功能,具有很好携液效果;本专利技术设置的管内封隔器可实现3

1/2in、4

1/2in和5

1/2in等三
种生产油管的管内封隔,设置的单流阀可防止注入高压气体对气层造成损伤;本专利技术工艺管柱可用于不压井带压作业,作业过程中无需打入高密度的压井液,避免了海上气井常规压井排采作业给气层造成的损伤;该工艺管柱排液后可预留井下作为长期生产管柱生产,其具有气举、负压引射及速度管柱等多种复合增效排液效果。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是本专利技术坐封管内封隔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3是本专利技术注入高压气体连续排液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中:1为套管;2为连续油管;3为气体引射泵;4为防砂皮碗;5为管内封隔器;6为单流阀;7为生产油管;8为循环滑套;9为深井安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上低压气井不动管柱定点拖动连续排液管柱,其特征在于:包括套管、连续油管、气体引射泵、管内封隔器、单流阀、生产油管、循环滑套、深井安全阀、生产封隔器、定位密封和顶部封隔器;所述生产油管设置在所述套管内,在所述套管的尾端内壁和所述生产油管的尾端外壁之间设置所述顶部封隔器,在顶部封隔器上方的所述生产油管上设置所述定位密封,在定位密封上方的所述生产油管上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所述深井安全阀和所述循环滑套,深井安全阀用于保障海上气井油管内流体的紧急安全防护,循环滑套用于海上气井作业时循环洗压井作业,在所述套管的内壁和所述生产油管的外壁之间设置所述生产封隔器,所述生产封隔器位于所述深井安全阀和所述顶部封隔器之间,在所述生产油管内设置有管内封隔器,在所述生产油管内设置所述连续油管,所述连续油管的尾端穿过所述管内封隔器,在所述连续油管的尾端设置所述单流阀,所述单流阀位于所述管内封隔器的下方,在所述管内封隔器的上方的所述连续油管上设置所述气体引射泵,所述连续排液管柱适用于井斜角范围为0

90
°
的气井。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上低压气井不动管柱定点拖动连续排液管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管内封隔器上方的生产油管的内壁和连续油管的外壁之间设置有防砂皮碗,用于防止砂垢堆积在管内封隔器的上表面,以保证管内封隔器的上提下放作业的成功率。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上低压气井不动管柱定点拖动连续排液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续油管的内径尺寸为1.5、1.75或者2英寸,因连续油管具有较小的内径,能够提高连续油管内气井临界携液气量和速度管柱排液功能,使得该复合增效排液管柱具有很好的携液效果。4.一种海上低压气井不动管柱定点拖动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春峰杨万有崔澎涛李昂詹敏谢双喜卞涛祖健蔡振华苏作飞周小林晁圣棋
申请(专利权)人: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