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蒲公英研究用无公害无土栽培培养盆
[0001]本技术属于植物栽培
,具体涉及一种蒲公英研究用无公害无土栽培培养盆。
技术介绍
[0002]在现代种植领域中,植被苗木的培育大都采用培养盆等工具进行培育,现有的蒲公英在培养盆内部栽培都是采用营养土进行培育,蒲公英生长过程中由于其杆径较细,在移栽的过程中极易造成折断现象,从而影响了蒲公英的生长,降低了存活率,而且土壤栽培的方式无法有效的观察研究蒲公英根部的生长过程,所以传统的栽培方式实用性不强,结合实际栽培过程中存在的这些问题,因此研发一种蒲公英研究用无公害无土栽培培养盆,达到具有能够实现液态水配合营养剂及进行栽培,有利于观察蒲公英生长状态,在移栽过程中根部连接的部分可单独分离,在更换培养盆时移栽便捷高效。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供一种蒲公英研究用无公害无土栽培培养盆,该设备在实际应用中结构简单,无土栽培便于观察。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蒲公英研究用无公害无土栽培培养盆,包括培养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蒲公英研究用无公害无土栽培培养盆,其特征在于:包括培养座(6),培养座(6)为六棱柱结构,培养座(6)前侧面相对位置设有竖直布置的水位观察尺(5),水位观察尺(5)和培养座(6)固定连接,培养座(6)右侧面相对位置连接设有排水接口(4),排水接口(4)后部相对位置设有过滤检测块(3),过滤检测块(3)固定连接在培养座(6)后部位置,过滤检测块(3)顶部位置固定设有注水口(2),注水口(2)为中空的圆柱体结构,培养座(6)顶部设有竖直向下布置的培养盆放置孔(8),培养盆放置孔(8)内部设有培养盆(7),培养盆(7)包括顶部连接护板(702),培养盆(7)侧面设有多个均匀布置的通水孔(703),培养盆(7)顶部设有栽培通孔(701),栽培通孔(701)内部相对位置设有根部培养装置(1),根部培养装置(1)包括防护挡条(101),防护挡条(101)均匀布置在根部培养装置(1)侧面,根部培养装置(1)底部位置设有根部培养底座(10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永丰,牛春晓,李营军,
申请(专利权)人:济源大美大峪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