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肛门用引流灌肠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89411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7 11: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肛门用引流灌肠装置,它包括引流组件和灌肠管,所述引流组件包括造口袋和引流袋,所述造口袋的底部通过引流管道接通引流袋的顶部,所述引流管道的管腔设置有弹性挤压部,所述造口袋的背面下部设置有插管孔,所述插管孔上设有螺纹,所述灌肠管上滑动嵌套有螺纹环,所述灌肠管的上部可通过插管孔插入造口袋内并由造口袋正面的开口处伸出,所述螺纹环与插管孔适配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防止肛周与粪便反复接触,从而刺激肛周皮肤,导致皮肤破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于减少灌肠插管操作,减轻患者的不适感,以及减少肛周直肠粘膜损伤的发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规避床单和衣裤污染,减轻医护人员护理难度,降低院感发生的风险。降低院感发生的风险。降低院感发生的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肛门用引流灌肠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护理
,尤其涉及一种肛门用引流灌肠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灌肠法是用导管自肛门经直肠插入结肠灌注液体,以达到通便排气的治疗方法。能刺激肠蠕动,软化、清除粪便,并有降温、催产、稀释肠内毒物、减少吸收,低温溶液为高热患者降温的作用,此外,亦可达到供给药物、营养、水分等治疗目的。
[0003]危重患者易发生腹泻且次数多,大便多呈黏稠糊状及稀水样并含有较多细菌。且临床ICU中常存在高频次灌肠,极大的增加了患者不适,增加粪便与肛周接触次数,极易刺激肛周皮肤,引起浸渍发红、破溃、疼痛、红疹等。加上反复机械擦洗,极易导致皮肤破溃,不仅污染床单,而且更换时易造成异味在空气中弥散,增加院内感染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肛门用引流灌肠装置。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肛门用引流灌肠装置,包括引流组件和灌肠管,所述引流组件包括造口袋和引流袋,所述造口袋的底部通过引流管道接通引流袋的顶部,所述引流管道的管腔设置有弹性挤压部,所述造口袋的背面下部设置有插管孔,所述插管孔上设有螺纹,所述灌肠管上滑动嵌套有螺纹环,所述灌肠管的上部可通过插管孔插入造口袋内并由造口袋正面的开口处伸出,所述螺纹环与插管孔适配连接。
[0007]进一步的,所述灌肠管上设有刻度标。
[0008]进一步的,所述灌肠管的顶部为密封圆润弧形状。
[0009]进一步的,所述灌肠管的顶部周沿设置有三个通孔。
[0010]进一步的,所述灌肠管上还嵌套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与螺纹环配套使用。
[0011]进一步的,所述插管孔和灌肠管底部均设有适配的密封塞。
[0012]进一步的,所述弹性挤压部上设有排气口,所述排气口上适配设有气塞。
[0013]进一步的,所述弹性挤压部与引流袋之间的引流管道长度小于弹性挤压部与造口袋之间的引流管道长度。
[0014]进一步的,所述引流袋的底部排污口还设有夹板。
[0015]进一步的,所述引流组件为医用PVC材质。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7]1、本技术可防止肛周与粪便反复接触,从而刺激肛周皮肤,导致皮肤破溃;
[0018]2、本技术利于减少灌肠插管操作,减轻患者的不适感,以及减少肛周直肠粘膜损伤的发生;
[0019]3、本技术可减少患者护理中消耗的护理用品,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0020]4、本技术可规避床单和衣裤污染,减轻医护人员护理难度,降低院感发生的
风险。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引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是造口袋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0023]图3是灌肠管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4是引流组件与灌肠管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0025]附图标识:1

造口袋、2

引流管道、3

弹性挤压部、4

引流袋、5

灌肠管、6

螺纹环、101

插管孔、301

排气口、501

密封塞、601

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
[0027]实施例一
[0028]如图1、2、3、4所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肛门用引流灌肠装置,包括引流组件和灌肠管5,所述引流组件包括造口袋1和引流袋4,所述造口袋1的底部通过引流管道2接通引流袋4的顶部,所述引流管道2的管腔设置有弹性挤压部3,所述造口袋1的背面下部设置有插管孔101,所述插管孔101上设有螺纹,所述灌肠管5上滑动嵌套有螺纹环6,所述灌肠管5的上部可通过插管孔101插入造口袋1内并由造口袋1正面的开口处伸出,所述螺纹环6与插管孔101适配连接。
[0029]所述灌肠管5上设有刻度标,可用于判断灌肠管5插入的深度。
[0030]所述灌肠管5的顶部为密封圆润弧形状,减轻灌肠管5在进入患者直肠后对患者造成的刺痛感和不适感,防止插管时伤及肛周直肠粘膜,以及较干的粪便之间挤入灌肠管5导致堵塞。
[0031]所述灌肠管5的顶部周沿设置有三个通孔,增设通孔可增大流量,进一步防止灌肠管5端口处堵塞。
[0032]所述灌肠管5上还嵌套有密封圈601,所述密封圈601与螺纹环6配套使用。将密封圈601滑到螺纹环6上,再将螺纹环6与插管孔101拧紧,可防止内部液体的渗漏。
[0033]所述插管孔101和灌肠管5底部均设有适配的密封塞501。插管孔101上的密封塞501通过连接带连接在造口袋1上,可防止密封塞501丢失,在不插管时密封塞501用于保证插管孔101处的密闭性;灌肠管5底部的密封塞501通过连接带连接在灌肠管5底部,可防止密封塞501丢失。在不灌肠时密封塞501用于保证灌肠管5底部的密闭性。
[0034]所述弹性挤压部3上设有排气口301,所述排气口301上适配设有气塞。弹性挤压部3是用于在堵管的情况下进行疏通的作用。
[0035]所述弹性挤压部3与引流袋4之间的引流管道2长度小于弹性挤压部3与造口袋1之间的引流管道2长度。
[0036]所述引流袋4的底部排污口还设有夹板。
[0037]所述引流组件为医用PVC材质,PVC的特性是柔软、舒适、摩擦声音小,隔臭效果好。
[0038]实施例二
[0039]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肛门用引流灌肠装置的具体实施流程。
[0040]所述具体实施原理流程如下:
[0041]将造口袋根据卫生要求和常规操作贴敷于肛门周围,打开造口袋背面插管孔上的密封塞,把灌肠管的上端由插管孔插入,通过调整使灌肠管上端从造口袋的开口处伸出,再由患者肛门插入直肠。将密封圈滑到螺纹环上,再将螺纹环与插管孔拧紧。根据刻度标调节好灌肠管伸入肛门的深度,便可进行短期保留灌肠管式灌肠操作,也可单做肛门引流装置用。
[0042]当然,本技术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方式,在不背离本技术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根据本技术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技术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肛门用引流灌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引流组件和灌肠管,所述引流组件包括造口袋和引流袋,所述造口袋的底部通过引流管道接通引流袋的顶部,所述引流管道的管腔设置有弹性挤压部,所述造口袋的背面下部设置有插管孔,所述插管孔上设有螺纹,所述灌肠管上滑动嵌套有螺纹环,所述灌肠管的上部可通过插管孔插入造口袋内并由造口袋正面的开口处伸出,所述螺纹环与插管孔适配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肛门用引流灌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灌肠管上设有刻度标。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肛门用引流灌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灌肠管的顶部为密封圆润弧形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肛门用引流灌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灌肠管的顶部周沿设置有三个通孔。5.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甯明杰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