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麻黄的抗菌抗病毒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2893649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7 11: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中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麻黄的抗菌抗病毒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原料:金银花、连翘、麻黄、大黄、香薷和苦杏仁。该抗病毒组合物对于临床表现为身热,风疹隐隐,连及成片,皮肤瘙痒,起皮,或有白色黍米大小结节,忽隐忽现,伴口疮,口渴,舌苔薄黄,舌质红,脉浮洪的症状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能够快速止痒,并减少复发、缩短病程。动物试验、抑菌试验证明,该抗菌抗病毒中药组合物还具有显著的抗病毒、抗菌和退热的作用,故可用于制备治疗以上症状的药物以及抗病毒、抗菌药物。抗菌药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含麻黄的抗菌抗病毒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中医药
,具体涉及一种含麻黄的抗菌抗病毒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瘾疹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瘙痒性、过敏性皮肤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老幼都可罹患,主要表现为皮肤出现红色或苍白风团,时隐时现。风团通常在2~24小时内消退,但反复发生,急性者发作数天,慢性者的病程则会迁延数月。
[0003]治疗瘾疹首先需确定病因并予以消除,但瘾疹病因非常复杂,约3/4的患者找不到病因,特别是慢性瘾疹,其病因更难以确定。西医治疗中需要通过详细的病史分析、体格检查才有可能明确病因,对准确鉴别诊断有较高要求,鉴别有误则会导致用药不当,对于难以确定病因的情况则常用对症治疗。当多种症状并存时,需要联合用药才能兼顾各个症状,但用药种类的增加会同时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副作用。
[0004]中医对于瘾疹的证治分类主要有三种:风热犯表证,风寒束表证和血虚风燥证。对于不同证候进行辩证分析并分别针对性地使用适宜的中药方剂,能够取得较好的疗效,且大多无副作用和不良反应。然而瘾疹的证候并不止包括以上三种,对于临床表现为身热,风疹隐隐,连及成片,皮肤瘙痒,起皮,或有白色黍米大小结节,忽隐忽现,伴口疮,口渴,舌苔薄黄,舌质红,脉浮洪的症状,以上三种证候的治法和中药方剂则不适用,无法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目前现有的中药方剂不适用于临床表现为身热,风疹隐隐,连及成片,皮肤瘙痒,起皮,或有白色黍米大小结节,忽隐忽现,伴口疮,口渴,舌苔薄黄,舌质红,脉浮洪的症状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含麻黄的抗菌抗病毒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6]为达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抗菌抗病毒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数配比的原料:金银花12~18份、连翘12~18份、麻黄4~8份、大黄2~4份、香薷4~8份和苦杏仁2~4份。
[0008]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抗菌抗病毒中药组合物中:
[0009]金银花性寒,归肺、心、胃、大肠经,善散肺经风热,清心、肺热毒,具有轻宣疏散之性,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之力颇强,并能凉血止痢。
[0010]连翘性微寒,归肺、心、胆经,轻清性浮,善于清热解毒,尤善清心火而散上焦风热,又可消痈散结。
[0011]麻黄性温,归肺、膀胱经,质轻上浮,能宣肺气、开腠理、散风寒,以发汗解表,同时还有利水消肿的功效。
[0012]大黄性寒,归脾、胃、大肠、肝、心包经,具沉降之性,可引热下行,泻下作用甚强,能
泻下攻积,荡涤肠胃,推陈致新,既清泄热毒,又清泄血分之热,具有凉血解毒、活血祛瘀之效。
[0013]香薷性微温,归肺、胃经,既能发汗解表,又能化湿和中、利水消肿。
[0014]苦杏仁性微温,归肺、大肠经,苦泄降气而具止咳平喘之效,且富含油脂,能润肠通便。
[0015]身热,风疹隐隐,皮肤瘙痒,结节,此为风水在表。经云:脉浮而洪,浮则为风,洪则为气。风气相搏,风强则为瘾疹,身体为痒。故本方以麻黄、连翘为君药,麻黄宣肺气与皮毛,连翘散表瘀之热,相须为用;臣以金银花助君药,加大清热之力,苦杏仁缓和麻黄峻烈之性;佐大黄,防热入里,使香薷为布散阴津扶助卫气为事也。
[0016]临床应用效果证明,整方经以上药味的配伍,对于临床表现为身热,风疹隐隐,连及成片,皮肤瘙痒,起皮,或有白色黍米大小结节,忽隐忽现,伴口疮,口渴,舌苔薄黄,舌质红,脉浮洪的症状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能够快速止痒,并减少复发、缩短病程。动物试验、抑菌试验证明,该抗菌抗病毒中药组合物还具有显著的抗病毒、抗菌和退热的作用。
[0017]优选地,该抗菌抗病毒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数配比的原料:金银花14~17份、连翘13~16份、麻黄5~7份、大黄3~4份、香薷5~7份和苦杏仁3~4份。
[0018]优选地,该抗菌抗病毒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数配比的原料:金银花15份、连翘15份、麻黄6份、大黄3份、香薷6份和苦杏仁3份。
[0019]本方在实际使用中,以上每重量份为1g即为每剂用量,根据病情每天使用1~2剂。
[0020]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上述抗菌抗病毒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按上述抗菌抗病毒中药组合物中的原料配比称取各原料,提取所述香薷的挥发油,将残渣与所述金银花、连翘、麻黄、大黄和苦杏仁水煎提取后过滤,收集所得滤液,干燥,得水煎提取物;将所述香薷的挥发油加入所得水煎提取物中混合均匀,得所述抗菌抗病毒中药组合物。该制备方法制得的产物可根据临床使用需求进行进一步加工成颗粒剂、散剂、胶囊剂、片剂、大蜜丸、滴丸、糖浆、混悬液等常规口服剂型。
[0021]其中,水煎提取物可选以下操作过程进行制备:将香薷提挥发油后的残渣与所述金银花、连翘和苦杏仁共同煎煮2~3次,每次15~25min,末次煎煮结束前5~10min时,加入麻黄和大黄共同煎煮,过滤,得水煎滤液,将所述水煎滤液干燥,得水煎提取物。优选煎煮2次,每次20min,末次煎煮结束前7min时,加入麻黄和大黄共同煎煮。其中干燥的方式可采用45~60℃的喷雾干燥或减压干燥方式等常规干燥方式,也可采用冷冻干燥。干燥前可先在45~60℃减压浓缩,以提高干燥效率。
[0022]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上述抗菌抗病毒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风疹的药物中的应用。
[0023]第四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上述抗菌抗病毒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皮肤瘙痒起皮的药物中的应用。
[0024]第五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上述抗菌抗病毒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皮肤瘙痒且有结节的药物中的应用。
[0025]第六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上述抗菌抗病毒中药组合物在制备退热药物中的应用。
[0026]第七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上述抗菌抗病毒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具有身
热,风疹隐隐,皮肤瘙痒且起皮,皮肤瘙痒且有白色黍米大小结节中至少两种症状且伴口疮、口渴的药物中的应用。
[0027]经临床验证,上述抗菌抗病毒中药组合物对于临床表现为身热,风疹隐隐,连及成片,皮肤瘙痒,起皮,或有白色黍米大小结节,忽隐忽现,伴口疮,口渴,舌苔薄黄,舌质红,脉浮洪的症状治疗效果良好,故可用于制备成治疗以上一种或多种症状的药物。
[0028]第八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抗病毒和/或抗菌的药物,所述药物包括上述抗菌抗病毒中药组合物。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以下实施例中所采用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本领域的常规方法。
[0030]以下实施例中所使用的金银花、连翘、麻黄、大黄、香薷和苦杏仁均符合《中国药典》(2015年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菌抗病毒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配比的原料:金银花12~18份、连翘12~18份、麻黄4~8份、大黄2~4份、香薷4~8份和苦杏仁2~4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抗病毒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配比的原料:金银花14~17份、连翘13~16份、麻黄5~7份、大黄3~4份、香薷5~7份和苦杏仁3~4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菌抗病毒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配比的原料:金银花15份、连翘15份、麻黄6份、大黄3份、香薷6份和苦杏仁3份。4.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抗菌抗病毒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操作:按所述抗菌抗病毒中药组合物中的原料配比称取各原料,提取所述藿香的挥发油,提取所述香薷的挥发油,将残渣与所述金银花、连翘、麻黄、大黄和苦杏仁水煎提取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相君徐登峰崔雯雯秘尧薛彦朝
申请(专利权)人:石家庄以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