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插框式基站能源共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89301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7 11: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插框式基站能源共享装置,母排前置式插框内设置有交直流整流模块、环形直流输出智能配电模块、一模二路智能电池共用模块、集中监控通信模块、负极母排、正极母排,其中,所述环形直流输出智能配电模块设置于所述插框中的左右两侧,所述交直流整流模块位于所述插框的中部;一模二路智能电池共用模块位于所述插框中的上端,便于蓄电池接线;集中监控通信模块位于插框的下端;母排前置且位于一模二路智能电池共用模块下方以及环形直流输出智能配电模块和交直流整流模块的上方,既方便了交直流整流模块、一模二路智能电池共用模块、环形直流输出智能配电模块与直流母排之间的接线,减小了母排长度和成本,同时也方便正极母排的外引出接线。便正极母排的外引出接线。便正极母排的外引出接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插框式基站能源共享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通信电源
,具体涉及一种插框式基站能源共享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通信电源系统是通信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常被称为通信系统的“心脏”,在通信系统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如果通信电源系统发生故障,就会使供电质量下降或供电中断,通信系统就不能正常运行,必然引发通信系统的故障。通信系统的故障将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不可估量的政治影响。
[0003]随着5G基础设施建设的稳步推进,5G设备的功率大幅提升,基站对电能的需求也进一步增大,相应的对基站交流供电的可靠性、电源系统的功率和效率、基站备电、发电的容量和可靠性等均提出了更高要求。
[0004]5G基站分布更密集,这就要求充分利用现有基站进行扩容,并新建更多微(小)型5G基站。现有基站中留给5G通信需要的电能的电源柜的空间极其有限,在5G通信电源系统输出功率需要大幅增加的情况下,这就要求通信电源系统在保持体积基本不变甚至体积更小,即功率密度进一步提升。因此,无论是在现有基站扩容升级至5G基站,还是新建微(小)型5G基站,都要求通信电源系统在实现更高功率输出、更高效率和更高可靠性的同时,尽可能做到系统的集成化、模块化和小型化。
[0005]此外,基站共建共享是有效降低通信设施对土地、电力资源消耗的重大举措,可在一定程度上节约资金,实现节能减排。共建共享基站中多家运营商共用同一个通信电源系统,这不仅需要提高通信电源系统的供电容量,更需要对直流配电单元实现智能化管理,从而实现合理分摊电费和远程配电控制。
[0006]由于传统基站电源功能不能满足上述特征的需要,中国铁塔在实际应用中是在传统基站电源系统上附加了很多外围设备来解决传统基站电源功能缺陷的问题,这样一来就使基站电源系统变得复杂、庞大,故障点增加,维护管理困难,总体成本大幅度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插框式基站能源共享装置,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9]一种插框式基站能源共享装置,包括交直流整流模块、环形直流输出智能配电模块、一模二路智能电池共用模块、集中监控通信模块、负极母排、正极母排、母排前置式插框;
[0010]所述母排前置式插框为插框式结构,包括插框主体、上盖板、底板、左侧板、右侧板。
[0011]所述母排前置式插框内设置有交直流整流模块、环形直流输出智能配电模块、一模二路智能电池共用模块、集中监控通信模块、负极母排、正极母排,其中,所述环形直流输出智能配电模块设置于所述插框中的左右两侧,且每个模块的配电空开位于插框的前侧,
与插框前侧平面呈45
°
倾角,便于负载接线;所述交直流整流模块位于所述插框的中部;所述一模二路智能电池共用模块位于所述插框中的上端,与直流母排的连接不再像传统的大电流后端插接方式,而是在前端通过铜舌直接连接前置负极母排,电池接口位于上端便于蓄电池接线;所述集中监控通信模块位于插框的下端;所述正极母排、负极母排均位于插框的前侧,即母排前置且位于一模二路智能电池共用模块下方以及环形直流输出智能配电模块和交直流整流模块的上方,既方便了交直流整流模块、一模二路智能电池共用模块、环形直流输出智能配电模块与直流母排之间的接线,结束了传统基站必须使用大电流插件的做法,减小了母排长度和成本,同时也方便正极母排的外引出接线。
[0012]所述环形直流输出智能配电模块位于两侧、一模二路智能电池共用模块位于上端的设计,可使得负载和电池接线位于两侧和上端,结束了传统基站需要在正面接线从而导致前面板堵塞,从而大大净化了机柜空间。
[0013]所述交直流整流模块的输入通过航插和线缆接自三相交流输入,所述交直流整流模块包括至少3个AC/DC整流单元,每个AC/DC整流单元的输入分别接三相交流输入中的A相、B相和C相,当有多个AC/DC整流单元时,每个AC/DC整流单元的交流输入在三相中均衡分配,所有AC/DC整流单元的输出正极和负极分别汇聚到一起,作为交直流整流模块的输出正极和负极,交直流整流模块输出的正极接RTN正极母排上,交直流整流模块输出的负极接到

48V负极母排上。整流单元的数量根据通信负载的功率进行配置,如每个整流单元的输出电流为50A,则400A电源系统可配置8个整流单元。主控制器可通过CAN总线通信对AC/DC整流单元进行控制和配置,实现过流、过压、欠压、过温及短路保护的告警和信息上传,主控制器还可根据负载功率大小结合交直流整流模块负载效率曲线对整流单元进行控制,提高供电效率节省能耗,此外,插框式机箱中整理模块插槽也可插入第三方交直流整流模块,主控制器能匹配所插入的第三方交直流整流模块型号,解决了过去用户无法单独购买交直流整流模块使用的问题,可提高用户对电源系统的自维护能力。
[0014]进一步的,所述每个环形直流输出智能配电模块包括至少两个配电管理单元,每个配电管理单元管理一个通信运营商的负载,每个配电管理单元包括一个分流器、一个直流接触器、至少一个二次下电负载空开和至少二个一次下电负载空开,空开的数量可根据用户负载数量进行配置。配电管理单元的输入端接到母排前置式插框内

48V负极母排上,然后经分流器后分别接到二次下电负载空开的一端和直流接触器的一端,二次下电负载空开的另一端接到通信运营商的传输负载上,直流接触器的另一端接到多个一次下电负载空开的一端,一次下电负载空开的另一端接到通信运营商的普通负载上,直流接触器可实现用户一次下电。
[0015]进一步的,所述环形直流输出智能配电模块可通过主控制器单独控制,每个配电管理单元用户上、下电参数独立可调,满足不同用户差异化需求;通过实时测量配电管理单元输入电压和分流器上流过的电流,换算成每个用户的直流用电电量,作为电费分摊和收费的依据;每个配电管理单元中直流接触器均可按时间模式(时长可调)或电压模式(电压值可调)在集中监控通信模块中进行差异化设置,当市电停电后达到约定时长或约定电压,直流接触器自动分断,当市电恢复后,自动闭合恢复供电,此外,通过远程设置,也可直接对未缴费用户进行强制下电,同时上报告警提醒用户欠费。同时每路空开后面检测电压,用于用户供电状态准确判断。
[0016]进一步的,所述一模二路智能电池共用模块包括至少二个电池管理单元,每个电池管理单元的一端为电源接口,连接到母排前置式插框内部

48V负极母排上;另一端为蓄电池接口,连接到基站蓄电池组的负极,每个电池管理单元包括二个电池端口,可分别连接二组差异化蓄电池。所述一模二路智能电池共用模块可对蓄电池的充放电过程进行管理和控制,确保差异蓄电池组均衡充放电而无环流。
[0017]进一步的,一模二路智能电池共用模块还可对充放电过程进行动态管理,实现错峰用电,降低用电费用。电池共用模块采用一模二路解决了空间不足的问题,降低了制作成本,增大了电池组的使用数量。
[00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插框式基站能源共享装置,包括母排前置式插框(8),其特征在于,所述母排前置式插框(8)为插框式结构,包括插框(81)、上盖板(82)、底板(83)、左侧板(84)、右侧板(85);所述母排前置式插框(8)内设置有交直流整流模块(2)、环形直流输出智能配电模块(5)、一模二路智能电池共用模块(6)、集中监控通信模块(7);其中,所述环形直流输出智能配电模块(5)设置于所述插框(81)中的左右两侧,且每个模块的配电空开位于插框的前侧,与插框前侧平面呈45
°
倾角,便于负载接线;所述交直流整流模块(2)位于所述插框(81)的中部;所述一模二路智能电池共用模块(6)位于所述插框(81)中的上端,在前端通过铜舌直接连接前置负极母排(3),电池接口位于上端便于蓄电池接线;所述集中监控通信模块(7)位于插框(81)的下端;正极母排(4)、负极母排(3)均位于插框的前侧,即母排前置,且位于一模二路智能电池共用模块(6)下方以及环形直流输出智能配电模块(5)和交直流整流模块(2)的上方;所述交直流整流模块(2)的输入为交流电,交直流整流模块(2)的输出正极接正极母排(4),交直流整流模块(2)的输出负极接

48V负极母排(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框式基站能源共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环形直流输出智能配电模块(5)包括至少二个配电管理单元,每个配电管理单元管理一个通信运营商的负载,所述每个配电管理单元的输入接

48V负极母排(3),每个配电管理单元的输出通过一次下电负载空开和二次下电负载空开分别接运营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现名夏稳张荣正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金屹电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