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收性物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91972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7 11: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吸收性物品(10),其包括前身部(10F)、后身部(10R)、下裆部(10C)、透液性的表面片(14)、不透液性的背面片(12)、以及配置于所述表面片(14)与所述背面片(12)之间的吸收体(13)。在所述背面片(12)中的、与所述后身部(10R)的腰部侧端部对应的区域,以沿着宽度方向延伸的方式配置有伸缩构件(10D)。所述宽度方向与长度方向正交。所述长度方向从所述前身部(10F)侧经由所述下裆部(10C)至所述后身部(10R)侧。所述伸缩构件(10D)形成腰部褶裥,以伸展状态设置。以伸展状态设置。以伸展状态设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吸收性物品


[0001]本技术涉及具有透液性的顶片、不透液性的背片、以及配置于它们之间的吸收体的吸收性物品。

技术介绍

[0002]将被排出的体液(以下也简称作“体液”)引导至吸收体并使其吸收的一次性尿布(以下也简称作“尿布”)等吸收性物品广为人知。该吸收性物品与通常的衣服同样,具有前身及后身,从容易穿戴的观点出发,要求能够迅速地掌握哪侧是前身侧(腹侧)哪侧是后身侧(背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能够迅速地识别哪侧是前身侧哪侧是后身侧。
[0004]本技术的方案是吸收性物品(10)。所述吸收性物品包括:前身部(10F);后身部(10R);下裆部(10C),位于所述前身部(10F)与所述后身部(10R)之间;透液性的表面片(14);不透液性的背面片(12);以及吸收体(13),配置于所述表面片(14)与所述背面片(12)之间。在所述背面片(12)中的、与所述后身部(10R)的腰部侧端部对应的区域,以沿着宽度方向延伸的方式配置有伸缩构件(10D)。所述宽度方向与长度方向正交。所述长度方向从所述前身部(10F)侧经由所述下裆部(10C)至所述后身部(10R)侧。所述伸缩构件(10D)形成腰部褶裥,以伸展状态设置。
[0005]所述吸收性物品也可以还包括第1薄壁区域(T1),该第1薄壁区域(T1)在所述吸收性物品(10)的所述长度方向上设置于所述伸缩构件(10D)与所述吸收体(13)之间。所述第1薄壁区域(T1)也可以比所述伸缩构件(10D)的厚度及所述吸收体的厚度薄。所述伸缩构件也可以是聚氨酯制的片。
[0006]根据上述构成,通过在吸收性物品的形成腰部褶裥的聚氨酯制的片状的伸缩构件与吸收体之间形成成为凹谷(谷间,valley)的第1薄壁区域,能够通过触觉来识别哪个是吸收性物品的前身部哪个是后身部,其结果,能够减少穿戴吸收性物品的工夫。
[0007]所述吸收性物品(10)也可以还包括:第2薄壁区域(T2),在所述吸收性物品(10)的所述长度方向上,设置于所述吸收性物品(10)的所述前身部(10F)侧的所述长度方向的端部与所述吸收体(13)之间;和第3薄壁区域(T3),在所述吸收性物品(10)的所述长度方向上,设置于所述吸收性物品(10)的所述后身部(10R)侧的所述长度方向的所述端部与所述伸缩构件(10D)之间。所述第2薄壁区域(T2)也可以比所述伸缩构件(10D)的厚度及所述吸收体(13)的厚度薄。所述第3薄壁区域(T3)也可以比所述伸缩构件(10D)的厚度及所述吸收体(13)的厚度薄。形成了所述第2薄壁区域(T2)的片的构成与形成了所述第3薄壁区域(T3)的片的构成也可以不同。
[0008]根据上述构成,通过在吸收性物品的长度方向两端部侧分别设置比吸收体的厚度及伸缩构件的厚度薄的第2薄壁区域及第3薄壁区域,并使形成了第2薄壁区域及第3薄壁区
域的片的构成彼此不同,用户能够通过触觉来掌握该构成的不同,其结果,能够使基于触觉的吸收性物品的前后区分变得容易。
附图说明
[0009]以下,参照附图,对本技术的例示性的实施方式的特征、优点、以及技术上和工业上的意义进行说明,附图中,同样的附图标记表示同样的要素,并且,其中:
[0010]图1是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尿布的一例的外观中从正面侧观察到的立体图。
[0011]图2是图1所示的尿布的分解立体图。
[0012]图3是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从顶片侧观察伸展状态的尿布得到的俯视图。
[0013]图4是图3中的IV

IV方向剖视图。
[0014]图5是图3中的V

V方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一边参照图1~图5,一边对基于本技术的吸收性物品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不过,本技术不限定于本实施方式的方案。
[0016]此外,在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书的记载中,设为“长度方向”指的是从吸收性物品的前身部侧经由下裆部至后身部侧的方向来参照,设为“宽度方向”指的是与该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来参照。
[0017]首先,以下对将本技术应用于展开型一次性尿布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0018]<尿布的主要构成>
[0019]图1中示出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尿布的一例的外观中从正面侧观察到的立体图。本实施方式的尿布10是展开型一次性尿布,具有前身部10F、后身部10R、以及将该前身部10F及后身部10R相连的下裆部10C。另外,形成有在穿戴时由前身部10F和后身部10R包围穿戴者的腰部的部分的腰周开口部10W。同样,形成有由前身部10F及后身部10R的下端部和下裆部10C包围穿戴者的双腿的大腿部分的左右一对腿周开口部10L。
[0020]穿戴时,前身部10F位于穿戴者的腹侧,后身部10R位于穿戴者的背侧。并且,穿戴时,下裆部10C覆盖穿戴者的下裆,成为穿戴者的腿分别通过左右一对腿周开口部10L的形态。因此,腿周开口部10L位于从穿戴者的双腿的根部到大腿一带的某一位置。
[0021]假想线P在尿布中央部从腹侧朝向背侧,通过了下裆部分而延伸。具体地说,例如若将尿布的腰部侧定义为上、将下裆侧定义为下,则假想线P沿着尿布表面且在上下方向上延伸,并且经由下裆部分,在背侧也在上下方向上延伸。
[0022]在位于尿布10的外侧的罩片11的后身部10R的左右两端缘部,粘接有在穿戴时重叠于前身部10F的左右两端缘部并将它们相连而能够形成腿周开口部10L的左右一对紧固带(第1接合构件)10A。该紧固带10A相对于粘接到前身部10F的罩片11上的前补片(第2接合构件)10B以能够反复剥离的方式连接。在本技术中,紧固带10A及前补片10B能够作为机械紧固件发挥功能。前补片10B的下裆部10C侧的端缘部如图3所示,接近吸收体13的前身部10F侧的端部配置。在本技术中,也可以使吸收体13的长度方向端部延伸至尿布10的前身部10F侧的端部附近,将前补片10B及吸收体13配置成在尿布10的厚度方向上重叠。根
据该构成,能够减少腹漏(腹侧泄漏)。
[0023]图2是图1所示的尿布10的示意性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从顶片14侧观察伸展状态的尿布10得到的俯视图。关于图2的吸收体13及图3的尿布10,为了方便说明,分别示出了局部剖切的状态。
[0024]如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中的尿布10,具有从外侧(非皮肤面侧)将为了得到良好的手感而以薄的无纺布形成的罩片11、具有不透液性的背片(背面片)12、吸收体13、具有透液性的顶片(表面片)14、以及一对侧片15依次重叠而成的层叠构造。
[0025]图4是图3中的IV

IV方向剖视图,图5是图3中的V

V方向剖视图。
[0026]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图5所示,在吸收体13,存在形成有压缩形成的多个凹部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吸收性物品(10),其特征在于,具备:前身部(10F);后身部(10R);下裆部(10C),位于所述前身部(10F)与所述后身部(10R)之间;透液性的表面片(14);不透液性的背面片(12);以及吸收体(13),配置于所述表面片(14)与所述背面片(12)之间,在所述背面片(12)中的、与所述后身部(10R)的腰部侧端部对应的区域,以沿着宽度方向延伸的方式配置有伸缩构件(10D),所述宽度方向与长度方向正交,所述长度方向从所述前身部(10F)侧经由所述下裆部(10C)至所述后身部(10R)侧,所述伸缩构件(10D)形成腰部褶裥,以伸展状态设置,所述吸收性物品(10)还具备第1薄壁区域(T1),该第1薄壁区域(T1)在所述吸收性物品(10)的所述长度方向上设置于所述伸缩构件(10D)与所述吸收体(13)之间,所述第1薄壁区域(T1)比所述伸缩构件(10D)的厚度及所述吸收体的厚度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薄壁区域(T1)是所述伸缩构件(10D)在非伸展时形成了褶皱的区域。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收性物品(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薄壁区域(T1)的所述吸收性物品(10)的所述长度方向上的长度为5mm以上且20mm以下。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收性物品(10),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表面片(14),以在所述长度方向上延伸的方式设置有具有朝向皮肤面侧突出的凸形状的压花图案。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收性物品(10),其特征在于,还具备:第2薄壁区域(T2),在所述吸收性物品(10)的所述长度方向上,设置于所述吸收性物品(10)的所述前身部(10F)侧的所述长度方向的端部与所述吸收体(13)之间;和第3薄壁区域(T3),在所述吸收性物品(10)的所述长度方向上,设置于所述吸收性物品(10)的所述后身部(10R)侧的所述长度方向的端部与所述伸缩构件(10D)之间,所述第2薄壁区域(T2)比所述伸缩构件(10D)的厚度及所述吸收体(13)的厚度薄,所述第3薄壁区域(T3)比所述伸缩构件(10D)的厚度及所述吸收体(13)的厚度薄,所述第2薄壁区域(T2)的所述长度方向上的长度与所述第3薄壁区域(T3)的所述长度方向上的长度不同。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吸收性物品(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薄壁区域(T2)的所述长度方向上的长度和所述第3薄壁区域(T3)的所述长度方向上的长度分别为30mm以下。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关于所述吸收性物品的构成所述第2薄壁区域和所述第3薄壁区域中的至少一方的构件数,所述吸收性物品(10)的腰部侧的构件数比所述吸收性物品(10)的下裆侧的构件数
少。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收性物品(10),其特征在于,还具备:一对第1接合构件(10A),设置于所述后身部(10R)的左右两端缘部;和第2接合构件(10B),设置于所述前身部(10F),通过与所述一对第1接合构件(10A)接合而形成所述吸收性物品(10)的一对腿周开口部,所述一对第1接合构件(10A)以与所述吸收性物品(10)中的安装有所述一对第1接合构件(10A)的周边所具有的第1色不同的第2色而着色。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吸收性物品(10),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构件(10D)以与所述吸收性物品(10)中的安装有所述伸缩构件(10D)的周边所具有的第3色不同的第4色而着色。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吸收性物品(10),其特征在于,着色于所述伸缩构件(10D)的所述第4色与着色于所述一对第1接合构件(10A)的所述第2色是同系色。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吸收性物品(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色是安装有所述一对第1接合构件(10A)的所述周边中的所述吸收性物品(10)的皮肤面侧所具有的颜色,所述第3色是安装有所述伸缩构件(10D)的所述周边中的所述吸收性物品(10)的皮肤面侧所具有的颜色,所述第1色及所述第3色是白色。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吸收性物品(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接合构件(10A)包括钩挂部(101)和钩挂托部(102),所述钩挂托部(102)以在第1端部配置所述钩挂部(101)且第2端部由所述吸收性物品(10)的构成构件夹着的方式配置,所述钩挂部(101)和所述钩挂托部(102)中的至少一方以所述第2色而着色。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吸收性物品(10),其特征在于,夹着所述钩挂托部(102)的第2端部的所述构成构件的一方是所述表面片(14),所述钩挂托部(102)的所述第2端部以所述第2色而着色,所述钩挂托部(102)的所述第2端部及所述表面片(14)配置成,使得所述钩挂托部(102)的所述第2端部的所述着色能够隔着所述表面片(14)目视确认。1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收性物品(10),其特征在于,还具备罩片(11),该罩片(11)配置于所述背面片(12)的非皮肤面侧,所述罩片(11)沿着所述长度方向呈竖条纹状且间歇地具有能够通气的多个孔部。1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收性物品(10),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体(13)呈格子状地具有凹部。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10),其特征在于,还具备:第2薄壁区域(T2),在所述吸收性物品(10)的所述长度方向上,设置于所述吸收性物品(10)的所述前身部(10F)侧的所述长度方向的端部与所述吸收体(13)之间;和
第3薄壁区域(T3),在所述吸收性物品(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代和泉吉田英聪木村笙子丹下雄贵
申请(专利权)人:王子控股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