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层结构的制造方法及复层结构技术

技术编号:3289176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7 11: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复层结构的制造方法及复层结构,其中复层结构的制造方法包含第一贴合步骤、第二贴合步骤、开口形成步骤、第三贴合步骤及移除步骤。第一贴合步骤将保护膜贴合于外层件。第二贴合步骤将中间件贴合于外层件,并形成外层。开口形成步骤切割外层,并形成多个开口,开口贯穿保护膜、外层件及中间件。第三贴合步骤,将内层贴合于中间件。移除步骤移除保护膜,并获得复层结构。通过保护膜的贴合,可令复层结构更能承受拉扯或辗压的应力,并防止开口破裂,进而可大幅增加复层结构的成品的良率。率。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复层结构的制造方法及复层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是提供一种复层结构的制造方法及复层结构,尤其是一种可防止结构破裂或变形的复层结构的制造方法及复层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需求的多样性增加,有业者发展一种具有开口的布料。然而,这些布料因具有开口的关系,其结构较不稳定,在后续加工时容易有破裂、变形、过度卷曲等状况发生,进而增加布料后续加工的困难度,亦无法应用于连续自动化的产线上。上述问题不仅大幅降低产品良率,对于后续的应用亦有诸多限制。
[0003]因此,发展一种可维持布料结构强度并可应用在自动化产线的复层结构的制造方法及其结构,实为一具有商业价值的技术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复层结构的制造方法,包含第一贴合步骤、第二贴合步骤、开口形成步骤、第三贴合步骤及移除步骤。第一贴合步骤将保护膜贴合于外层件的表面。第二贴合步骤将中间件的表面贴合于外层件的另一表面,并形成外层。开口形成步骤切割外层,并形成多个开口,开口贯穿保护膜、外层件及中间件。第三贴合步骤将内层的表面贴合于中间件的另一表面。移除步骤移除保护膜,并获得复层结构。
[0005]依据前述实施方式的复层结构的制造方法,其中在第一贴合步骤中,保护膜可包含粘胶,其用以将保护膜贴合于外层件,其中粘胶可为解粘胶料。
[0006]依据前述实施方式的复层结构的制造方法,其中第一贴合步骤或第二贴合步骤中,可对粘胶加热,以将保护膜贴合于外层件。
[0007]依据前述实施方式的复层结构的制造方法,其中第一贴合步骤的保护膜可为非弹性材料。
[0008]依据前述实施方式的复层结构的制造方法,其中第一贴合步骤的保护膜可为热塑性聚氨酯。
[0009]依据前述实施方式的复层结构的制造方法,其中在第三贴合步骤中,可提供粘结胶水,粘结胶水涂覆于内层的表面,其中内层的表面可具有多个开口对应部,粘结胶水不涂覆于开口对应部。
[0010]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利用前述实施方式所述的复层结构的制造方法所制成的复层结构,包含外层、内层及多个开口。内层连接外层。开口开设于外层。外层包含外层件及中间件,中间件连接外层件。
[0011]依据前述实施方式的复层结构,其中当复层结构受外力作用时,至少一开口敞开,以使内层外露于外层。
[0012]依据前述实施方式的复层结构,其中外层件可为弹性材质或聚氨酯材质。
[0013]依据前述实施方式的复层结构,其中中间件可为弹性发泡材或透湿材质。
[0014]依据前述实施方式的复层结构,其中内层可为透气材质、弹性材质或聚氨酯材质。
[0015]借此,通过贴合保护膜,可避免复层结构在制造过程中因拉扯或辗压的操作而破裂、卷曲或变形的风险,进而可增加复层结构的加工,并令复层结构可提供更丰富的视觉效果。
附图说明
[0016]为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优点与实施例能更明显易懂,说明书附图的说明如下:
[0017]图1示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一实施例的复层结构的制造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0018]图2示出依照图1的复层结构的制造方法应用在自动化生产系统的示意图;
[0019]图3示出依照图1的复层结构的制造方法的第三贴合步骤的示意图;
[0020]图4示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方式的一实施例的复层结构的示意图;
[0021]图5示出依照图4的复层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0022]图6示出依照图4的复层结构的作动示意图;以及
[0023]图7示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方式的另一实施例的复层结构的作动示意图。
[0024]附图标记说明:
[0025]10:自动化生产系统
[0026]100:复层结构的制造方法
[0027]110:第一贴合步骤
[0028]111:保护膜
[0029]112:第一贴合滚轮
[0030]120:第二贴合步骤
[0031]121:上胶槽
[0032]122:第二贴合滚轮
[0033]130:开口形成步骤
[0034]131:切刀
[0035]140:第三贴合步骤
[0036]141:胶轮
[0037]142:粘结胶水
[0038]143:第三贴合滚轮
[0039]150:移除步骤
[0040]151:移除滚轮
[0041]200,300:复层结构
[0042]210,310:外层
[0043]211:外层件
[0044]212:中间件
[0045]220,320:内层
[0046]221:开口对应部
[0047]230,330: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48]以下将参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多个实施例。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也就是说,在本专利技术部分实施例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附图起见,一些现有惯用的结构与元件在附图中将以简单示意的方式示出;并且重复的元件将可能使用相同的编号表示。
[0049]请配合参照图1、图2、图3及图4。图1示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一实施例的复层结构的制造方法100的步骤流程图,图2示出依照图1的复层结构的制造方法100应用在自动化生产系统10的示意图,图3示出依照图1的复层结构的制造方法100的第三贴合步骤140的示意图,图4示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方式的一实施例的复层结构200的示意图。特别说明的是,图4的复层结构200是利用图1的复层结构的制造方法100制造而成。
[0050]如图1所示,复层结构的制造方法100包含第一贴合步骤110、第二贴合步骤120、开口形成步骤130、第三贴合步骤140及移除步骤150。第一贴合步骤110将保护膜111贴合于外层件211的表面。第二贴合步骤120将中间件212的表面贴合于外层件211的另一表面,并形成外层210。开口形成步骤130切割外层210,并形成多个开口230,开口230贯穿保护膜111、外层件211及中间件212。第三贴合步骤140将内层220的表面贴合于中间件212的另一表面。移除步骤150移除保护膜111,并获得复层结构200。
[0051]一般而言,现有具有孔洞的布料其结构强度较不稳定,在制造过程或后续加工,常因拉扯或辗压而导致孔洞破裂,进而增加生产线上成品的不良率,甚至需配给人力对布料进行人工作业,导致制造成本的增加。本专利技术的复层结构的制造方法100通过在第一贴合步骤110中将保护膜111贴合于外层件211,以增加开口形成步骤130的开口230的结构强度,借此,复层结构200更能承受在制作过程或加工过程中拉扯或辗压的应力,并有效地防止开口230破裂,进而可大幅增加复层结构200的成品的良率。此外,还可使复层结构的制造方法100进一步地应用在自动化生产系统10,以实现连续生产及提高产能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层结构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一第一贴合步骤,将一保护膜贴合于一外层件的一表面;一第二贴合步骤,将一中间件的一表面贴合于该外层件的另一表面,并形成一外层;一开口形成步骤,切割该外层,并形成多个开口,所述多个开口贯穿该保护膜、该外层件及该中间件;一第三贴合步骤,将一内层的一表面贴合于该中间件的另一表面;以及一移除步骤,移除该保护膜,并获得一复层结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层结构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该第一贴合步骤中,该保护膜包含一粘胶,其用以将该保护膜贴合于该外层件,其中该粘胶为一解粘胶料。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层结构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该第一贴合步骤或该第二贴合步骤中,对该粘胶加热,以将该保护膜贴合于该外层件。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层结构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贴合步骤的该保护膜为一非弹性材料。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层结构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贴合步骤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昇桦杨念苍
申请(专利权)人:嘉善安迅织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