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性注浆止水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9136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7 11: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弹性注浆止水胶。其组成及重量百分比为,聚醚多元醇40%~41%,多苯基多亚甲基多异氰酸酯7.3%~7.7%,增塑剂26%~28.5%,填料23.5%~24.5%,颜料0.2~0.4%,抗氧剂0.2%~0.6%;增塑剂由邻苯二甲酸二辛酯、对苯二甲酸二异辛酯、邻苯二甲酸二壬酯、邻苯二甲酸丁苄酯、邻苯二甲酸二仲辛酯、脂肪酸甲酯、柠檬酸三丁酯乙酰、柠檬酸三丁酯、氯化石蜡中的四种混合而成;抗氧剂由丙酸正十八碳醇酯、双硬脂酰基硫代双丙酸脂、双肉桂酰基硫代双丙酸脂、聚硅氧烷中的一种或两种混合而成;填料由碳酸钙、硅藻土、滑石粉、碳纤维中的一种或两种混合而成;颜料由炭黑、石墨中的一种或两种混合而成。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弹性注浆止水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弹性注浆止水胶。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主要注浆堵漏材料存在问题有:1、耐久性差复漏严重“油性”发泡聚氨酯注浆液遇水膨胀堵塞裂缝,但材料的高膨胀对结构造成了二次破坏,泡沫状固化结构蓬松、无弹性,裂缝涨缩变形就会导致封堵材料碎裂,失去止水作用,这样一来被高膨胀二次破坏的结构复漏,而且比原先渗漏的还严重;“水性”发泡聚氨酯相对油性反应速度快可堵急水和抗渗性较强,但是遇水膨胀变成的是凝胶状的团结体(也发泡),其致命弱点是凝胶状的团结体属于高含水量凝胶,失水收缩比非常高导致遇水前后体积变化非常大,干后基本失去堵水作用,复漏率超高。
[0003]丙烯酸盐遇水后形成的是一种凝胶,形似于“果冻”,基本没有粘结力和强度,因为内部基本为水,所以失水收缩比也同样非常高,同时因为没有多少粘结力和强度,所以很容易受外力影响被挤出或者挤碎,从而造成复漏。所以丙烯酸盐不适合干湿交替环境,不宜用于永久性结构缺陷堵漏。
[0004]2、不环保发泡聚氨酯注浆液就添加了一定量的有机溶剂。有机溶剂多属于有毒有害物质,同类者毒性相似,如氯代烃类多具有肝脏毒性,醛类具有刺激性等。应用广泛的有机溶剂苯、甲苯、二甲苯、二氯乙烷、正己烷等都有毒。
[0005]有些注浆堵漏化学材料所使用的原材料本身不环保,例如:丙烯酰胺(俗称丙凝或水固化),属中等毒性,主要表现中枢神经系统障碍,如神经过度兴奋;颅神经麻痹、四肢无力、肌肉软弱、瘫痪、抽搐、共济失调,甚至死亡。
[0006]综上,现有技术中的堵漏材料主要问题为:失水收缩比高,无强度、粘结力弱导致的受力容易挤出、耐久性差,高膨胀带来的易碎性,有些含有机溶剂或使用不环保原材料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正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弹性注浆止水胶。
[0008]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其组成及重量百分比为,聚醚多元醇40%~41%,多苯基多亚甲基多异氰酸酯7.3%~7.7%,增塑剂26%~28.5%,填料23.5%~24.5%,颜料0.2~0.4%, 抗氧剂0.2%~0.6%;增塑剂由邻苯二甲酸二辛酯、对苯二甲酸二异辛酯、邻苯二甲酸二壬酯、邻苯二甲酸丁苄酯、邻苯二甲酸二仲辛酯、脂肪酸甲酯、柠檬酸三丁酯乙酰、柠檬酸三丁酯、氯化石蜡中的四种混合而成;抗氧剂由丙酸正十八碳醇酯、双硬脂酰基硫代双丙酸脂、双肉桂酰基硫代双丙酸脂、聚
硅氧烷中的一种或两种混合而成;填料由碳酸钙、硅藻土、滑石粉、碳纤维中的一种或两种混合而成;颜料由炭黑、石墨中的一种或两种混合而成。
[0009]制备步骤为,按上述配比称取聚醚多元醇、增塑剂和抗氧剂加入到反应釜中,抽真空开搅拌加热升温至120℃,持续搅拌并保温120℃,封闭反应釜,持续3小时,反应完成后,再保持1小时,解除反应釜封闭系统出料,得到A组分;向反应釜中加入按上述配比称取的多苯基多亚甲基多异氰酸酯、增塑剂,抽真空开搅拌加热升温至100℃,反应3小时,反应完成后,再降温至85℃,加入抗氧剂搅拌1小时,解除反应釜封闭系统出料,得到B组分;向反应釜中加入A、B组分,抽真空开搅拌加热至120℃,然后继续加入按配比称取好的填料,保持反应釜120℃不变,持续搅拌1小时至无气泡产生;降温至50℃,加入按配比称取好的颜料,搅拌2小时出料即可。
[001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绿色环保,材料生产过程中不添加有机溶剂,避免了注浆堵漏材料不环保的问题,不仅长时间吸入有机溶剂蒸气将会引起慢性中毒,短时间暴露在高浓度有机溶剂蒸气之下,也会有急性中毒致命的危险。
[0011]2、本专利技术从材料质量上提高了注浆堵漏的质量,材料本身具有优良的粘结力、柔韧性、耐化学性能。有效减少复漏,提高混凝土结构的使用寿命;同时保护作业人员身体健康。
[0012]3、材料固含量接近100%,失水比例小,避免堵漏后因收缩而导致复漏。
[0013]4、本专利技术单组分单液注浆,操作简便容易上手,注浆质量相对双组分混合后单液注浆更加稳定可控,基面清理工作相对双组分简便,工程施工环境现对整洁。
[0014]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称取聚醚多元醇41kg、氯化石蜡18kg和聚硅氧烷0.1kg加入到反应釜中,抽真空开搅拌加热升温至120℃,持续搅拌并保温,封闭反应釜,持续3小时,反应完成后,再保持1小时,解除反应釜封闭系统出料,得到A组分;向反应釜中加入多苯基多亚甲基多异氰酸酯7.6kg、邻苯二甲酸二辛酯1.5kg、对苯二甲酸二异辛酯2.5kg、邻苯二甲酸二壬酯5.5kg抽真空开搅拌加热升温至100℃反应3小时,反应完成后,再降温至85℃,加入丙酸正十八碳醇酯0.1kg搅拌1小时,解除反应釜封闭系统出料,得到B组分;向反应釜中加入A组分59.1kg、B组分17.2kg,抽真空开搅拌加热至120℃,然后继续加入碳酸钙23.5kg,保持反应釜120℃不变,持续搅拌1小时至无气泡产生;降温至50℃,加入炭黑0.2kg,搅拌2小时出料即可。
[0015]实施例2称取聚醚多元醇40kg、脂肪酸甲酯18kg和双硬脂酰基硫代双丙酸脂0.3kg加入到反应釜中,抽真空开搅拌加热升温至120℃,持续搅拌并保温,封闭反应釜,持续3小时,反应完成后,再保持1小时,解除反应釜封闭系统出料,得到A组分;向反应釜中加入按配比称取多苯基多亚甲基多异氰酸酯7.7kg、对苯二甲酸二异辛酯
1.5kg、邻苯二甲酸二壬酯2.5kg、邻苯二甲酸丁苄酯5.5kg,抽真空开搅拌加热升温至100℃反应3小时,反应完成后,再降温至85℃,加入丙酸正十八碳醇酯0.3kg搅拌1小时,解除反应釜封闭系统出料,得到B组分;向反应釜中加入A组分58.3kg、B组分17.5kg,抽真空开搅拌加热至120℃,然后继续加入硅藻土24kg,保持反应釜120℃不变,持续搅拌1小时至无气泡产生;降温至50℃,加入按配比称取好的石墨0.2kg,搅拌2小时出料即可。
[0016]实施例3称取聚醚多元醇40.2kg、氯化石蜡18.2kg和双硬脂酰基硫代双丙酸脂0.2kg,加入到反应釜中,抽真空开搅拌加热升温至120℃,持续搅拌并保温,封闭反应釜,持续3小时,反应完成后,再保持1小时,解除反应釜封闭系统出料,得到A组分;向反应釜中加入多苯基多亚甲基多异氰酸酯7.6kg、对苯二甲酸二异辛酯1.5kg、邻苯二甲酸二壬酯2.3kg、邻苯二甲酸二仲辛酯5.0kg,抽真空开搅拌加热升温至100℃反应3小时,反应完成后,再降温至85℃,加入双肉桂酰基硫代双丙酸脂0.3kg搅拌1小时,解除反应釜封闭系统出料,得到B组分;向反应釜中加入A组分58.6kg、B组分16.7kg,抽真空开搅拌加热至120℃,然后继续加入滑石粉24.5kg,保持反应釜120℃不变,持续搅拌1小时至无气泡产生;降温至50℃,加入石墨0.2kg,搅拌2小时出料即可。
[0017]实施例4称取聚醚多元醇41kg、柠檬酸三丁酯18kg和双硬脂酰基硫代双丙酸脂0.3kg加入到反应釜中,抽真空开搅拌加热升温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弹性注浆止水胶,其特征在于,其组成及重量百分比为,聚醚多元醇40%~41%,多苯基多亚甲基多异氰酸酯7.3%~7.7%,增塑剂26%~28.5%,填料23.5%~24.5%,颜料0.2~0.4%, 抗氧剂0.2%~0.6%;增塑剂由邻苯二甲酸二辛酯、对苯二甲酸二异辛酯、邻苯二甲酸二壬酯、邻苯二甲酸丁苄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伟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国建精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