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红彪专利>正文

一种倒取方便的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9102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7 11: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倒取方便的容器,通过作用进气控制结构开启或关闭,而使得容器本体内腔与外部连通进气或隔绝密封;在使用时,使用者作用进气控制结构开启可使容器本体内腔与外部导通进气,即填装在容器本体内腔的液体可从出液口流入盛接容器内,待达到所需用量时,作用进气控制结构关闭,即可使填装在容器本体内腔的液体停止流出,为此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洁、出液顺畅和倒取方便的特点,同时容器本体上连接有用于放置盛接容器的定位腔壳,从而具有占用空间小的优点。从而具有占用空间小的优点。从而具有占用空间小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倒取方便的容器
[0001]
本专利技术涉及包装容器,尤其是一种倒取方便的容器。
[0002]
技术介绍
包装容器涉及各行各业,以用于保护商品,具有方便储存及使用,利于运输,促进销售,防止环境污染和预防安全事故等作用,不同行业及不同的产品需要按一定技术规范而采用相应的包装容器。
[0003]然而,现有容器瓶子在倒取使用过程中,使用者难以将填装在容器瓶子中的液体倒取出来,而造成倒取困难和使用不便。
[0004]为此,本专利技术即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进行研发而提出。
[0005]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倒取方便的容器,通过作用进气控制结构开启或关闭,而使得容器本体内腔与外部连通进气或隔绝密封;在使用时,使用者作用进气控制结构开启可使容器本体内腔与外部导通进气,即填装在容器本体内腔的液体可从出液口流入盛接容器内,待达到所需用量时,作用进气控制结构关闭,即可使填装在容器本体内腔的液体停止流出,为此本专利技术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洁、出液顺畅和倒取方便的特点。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倒取方便的容器,包括容器本体1和开口的盛接容器100,所述容器本体1口部连接有底座11,所述底座11上设有用于控制容器本体1内腔与外部连通或隔绝的进气控制结构,所述容器本体1上设有与容器本体1内腔连通的出液管13,所述出液管13外端开口形成出液口131,所述盛接容器100相对应于出液口131设在容器本体1下侧。
[0007]如上所述一种倒取方便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控制结构包括设在底座11上的进气管111和设在底座11上用于作用进气管111封堵或开启的进气阀门112。
[0008]如上所述一种倒取方便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管13上连接有盖合出液口131的出液封盖132。
[0009]如上所述一种倒取方便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本体1口部或底座11上连接有上盖12。
[0010]如上所述一种倒取方便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本体1下方设有支撑座14。
[0011]如上所述一种倒取方便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盛接容器100的开口处形成有出液唇101。
[0012]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倒取方便的容器,包括容器本体1和连接在容器本体1下侧的定位腔壳200,所述容器本体1口部连接有封盖15,所述容器本体1下方设有支撑座14,所述定位腔壳200内活动地设有盛接容器100,所述容器本体1与盛接容器100之间形成有出液通道,所述出液通道上设有当盛接容器100相对容器本体1活动时可控制出液通道封堵或导通的出液阀门300。
[0013]如上所述一种倒取方便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通道由设在容器本体1侧壁上的静出液口16和设在盛接容器100侧壁上的动出液口110连通形成,所述出液阀门300具
有封堵部310和出液部320,所述出液阀门300的出液部320可伸入盛接容器100内腔。
[0014]如上所述一种倒取方便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腔壳200上端开口,所述盛接容器100侧壁上设有用于配合定位腔壳200上开口边缘固定的定位卡环120。
[0015]如上所述一种倒取方便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本体1内侧壁与出液阀门300之间设有弹性件。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专利技术一种倒取方便的容器,具有如下优点:1、一种倒取方便的容器,包括容器本体和开口的盛接容器,所述容器本体口部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用于控制容器本体内腔与外部连通或隔绝的进气控制结构,所述容器本体上设有与容器本体内腔连通的出液管,所述出液管外端开口形成出液口,所述盛接容器相对应于出液口设在容器本体下侧,为此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洁、出液顺畅和倒取方便的特点。
[0017]2、一种倒取方便的容器,包括容器本体和连接在容器本体下侧的定位腔壳,所述容器本体口部连接有封盖,所述容器本体下方设有支撑座,所述定位腔壳内活动地设有盛接容器,所述容器本体与盛接容器之间形成有出液通道,所述出液通道上设有当盛接容器相对容器本体活动时可控制出液通道封堵或导通的出液阀门,为此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洁、倒取方便和占用空间小的特点。
[0018]【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第一个具体实施例的剖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第二个具体实施例的立体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第三个具体实施例的剖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第四个具体实施例的剖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第五个具体实施例的剖视图之一;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第五个具体实施例的剖视图之二。
[0019]【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1-6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0020]如图1-4所示,本专利技术一种倒取方便的容器,包括容器本体1和开口的盛接容器100,所述容器本体1口部连接有底座11,所述底座11上设有用于控制容器本体1内腔与外部连通或隔绝的进气控制结构,所述容器本体1上设有与容器本体1内腔连通的出液管13,所述出液管13外端开口形成出液口131,所述盛接容器100相对应于出液口131设在容器本体1下侧。在使用时,使用者作用进气控制结构开启,可使容器本体内腔与外部导通进气,即填装在容器本体内腔的液体可从出液口流入盛接容器内,待达到所需用量时,作用进气控制结构关闭,即可使填装在容器本体内腔的液体停止流出,为此本专利技术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洁、出液顺畅和倒取方便的特点。
[0021]根据设计需求,所述容器本体1上连接有用于放置盛接容器100的定位容纳壳图中未表现出来,为此具有占用空间小的优点。
[0022]根据设计需求,如图1-4所示,所述进气控制结构包括设在底座11上的进气管111和设在底座11上用于作用进气管111封堵或开启的进气阀门112。
[0023]如图2-4所示,为了提高密封性,所述出液管13上连接有盖合出液口131的出液封
盖132。
[0024]进一步地,为了防止出液封盖掉落、丢失,所述出液管13与出液封盖132之间通过连接件连接而使得出液封盖132可相对出液管13翻转打开图中未标示出来,具有安全卫生的特点。
[0025]进一步地,为了提高密封性,所述出液封盖132内底上设有可扣入出液管13外端口而密封出液口131的出液封盖内塞图中未标示出来。
[0026]如图4所示,为了防止灰尘、飞虫进入容器本体内腔,同时保护进气控制结构,所述容器本体1口部或底座11上连接有上盖12,具有安全卫生的特点。
[0027]进一步地,为了防止上盖掉落、丢失,所述底座11与上盖12之间通过上盖连接件连接而使得上盖12可相对底座11翻转打开。
[0028]如图3、4所示,根据设计需求以更好倒取,所述容器本体1下方设有支撑座14。
[0029]如图1、2所示,为了出液方便,所述盛接容器100开口处形成有出液唇101。
[0030]为了便于定量取用,所述盛接容器100上设有标识刻度,图中未表现出来。
[0031]如图5、6所示,一种倒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倒取方便的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容器本体(1)和开口的盛接容器(100),所述容器本体(1)口部连接有底座(11),所述底座(11)上设有用于控制容器本体(1)内腔与外部连通或隔绝的进气控制结构,所述容器本体(1)上设有与容器本体(1)内腔连通的出液管(13),所述出液管(13)外端开口形成出液口(131),所述盛接容器(100)相对应于出液口(131)设在容器本体(1)下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倒取方便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控制结构包括设在底座(11)上的进气管(111)和设在底座(11)上用于作用进气管(111)封堵或开启的进气阀门(11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倒取方便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管(13)上连接有盖合出液口(131)的出液封盖(13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倒取方便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本体(1)口部或底座(11)上连接有上盖(1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倒取方便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本体(1)下方设有支撑座(14)。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一种倒取方便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盛接容器(100)开口处形成有出液唇(1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红彪
申请(专利权)人:李红彪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