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学鑫李广专利>正文

一种盐碱地的改造修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889623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2 12:29
一种盐碱地的改造修复方法,其包括建立修复土壤工程体系;平整土地;盐碱水处理成生物营养水对规划改良地块土地进行二次灌溉;施土壤调节剂、有机肥;喷施土壤改良生物菌剂;洒施硫酸亚铁肥、中量元素肥、微量元素肥;洒施过磷酸钙肥、硫酸氨肥、硫酸钾肥;往规划改良地块土地里放水,同时往水里灌入生物菌剂枯草芽孢杆菌、哈茨木霉菌,溶解熟化3~4天后进行水稻插秧;水稻插秧定植7天后,再次灌入硫酸氨肥,同时喷施液体生物菌肥一次;在水稻拔节抽穗期,养花期间,以及在水稻灌浆期,这两个时期各喷施生物菌剂枯草芽孢杆菌一次。该方法土壤改良与农作物种植修复共同进行改造修复盐碱地,土壤改良效果极好,农作物长势好,收获后品质高。收获后品质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盐碱地的改造修复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土地改造修复方法,特别是一种盐碱地的改造修复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国内盐渍土或称盐碱土的分布范围广、面积大、类型多,主要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和半湿润地区。在大部分盐渍化土壤中,土壤有机质含量低,矿质养分不均衡,微量元素缺乏,作物所必需的矿物质元素因土壤PH值较高而形成沉淀,难以被作物吸收利用,从而导致农作物营养缺乏。
[0003]现有技术中,一般仅采用施用有机改良土壤肥料的方法改造盐碱地,这种改造盐碱地的方法改善效果不是很好。以上为现有技术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盐碱地的改造修复方法,该方法在改良土壤的同时,结合种植农作物修复,土壤改良与农作物种植修复共同进行改造修复盐碱地,土壤改良效果极好,农作物长势好,收获后品质高。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盐碱地的改造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步:建立修复土壤工程体系,选择300~500亩盐碱化土地作为每个修复土壤工程体系地块,在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盐碱地的改造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步:建立修复土壤工程体系,选择300~500亩盐碱化土地作为每个修复土壤工程体系地块,在该修复土壤工程体系地块划定两块区域,一块区域修建蓄水池,蓄水池修建面积650平方米,深度4米,另一块区域为农作物种植区域的规划改良地块,在该规划改良地块的四个边四个方向共挖四个凹沟,每个凹沟上口宽2.5米,下口宽1.2米,深度1.8米,四个凹沟相连通,并设一个节点连接到蓄水池,在规划改良地块的其中一个边方向所挖的凹沟外侧,沿该凹沟方向修路,在该凹沟上搭桥以连通所修路和规划改良地块,所修路的两边做绿化带,路两边的绿化带种植绿化植物选择种植松树和杨树;第二步:平整土地,保持农作物种植区域的规划改良地块土地平整,选择水稻作为规划改良地块的种植农作物;第三步:利用雨水多次冲刷规划改良地块土地,规划改良地块里的盐碱水经四个凹沟排入蓄水池,排入蓄水池的盐碱水经生物富氧处理,处理成生物营养水对规划改良地块土地进行二次灌溉;第四步:测定规划改良地块的土壤EC值、土壤PH值,直至EC≤0.5%,PH≤8.5;第五步:实时进行规划改良地块的土壤调理,每亩地均匀施土壤调节剂3~4吨,然后深耕土壤50~60cm,调理熟化中和土壤盐碱8~13天,测土壤PH值,直至PH≤8;再进行有机肥二次调理土壤,在规划改良地块每亩地施有机肥3~4吨,撒施均匀后,深耕土壤45~50cm,然后让有机肥和规划改良地块的盐碱化土壤结合熟化分解7~12天;第六步:喷施土壤改良生物菌剂,喷施均匀后,深耕土壤40cm,然后厌氧发酵4~7天;第七步:测定规划改良地块的土壤EC值、土壤PH值,直至EC≤0.3%,PH≤7.5,并测定土壤各元素含量,根据测定的土壤PH值和土壤各元素含量,根据所要种植农作物水稻需要吸收的营养元素,补充中量、微量元素,每亩地洒施硫酸亚铁肥15~30公斤、中量元素肥8公斤、微量元素肥1.5~2公斤;然后,每亩地洒施过磷酸钙肥100公斤、硫酸氨肥60公斤、硫酸钾肥25公斤,撒施完后,进行深耕土壤35公分,土壤熟化5~6天,降解土壤的盐碱和PH值;第八步:放水,往规划改良地块土地里放水,放水的同时每亩地往水里灌入生物菌剂枯草芽孢杆菌1.5公斤、哈茨木霉菌0.5公斤,溶解熟化3~4天后进行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春岭李学鑫李广
申请(专利权)人:李学鑫李广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