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混凝土基础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88902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2 12: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装配式混凝土基础。包括埋入地基内的预埋件、上钢支架柱、上套筒,预埋件包括预制钢筋混凝土基础、下钢支架柱、下套筒,预制钢筋混凝土基础包括基础部、连接部,下钢支架柱的第一端预埋于基础部,下钢支架柱的第二端穿过连接部,下套筒预设在连接部上。本申请通过设置预埋件,预埋件能够在工厂预制,并能够实现批量化生产及制作,能够减少环境污染,同时,预埋件的浇注和养护条件不受天气影响,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当需要使用时,可将预埋件运输至现场并将上钢支架柱及下钢支架柱进行连接,大大缩短了施工工期;通过设置上套筒,且上套筒套设于上钢支架柱与下钢支架柱之间的连接处,以增加上钢支架柱及下钢支架柱的连接强度。接强度。接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装配式混凝土基础及其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地基基础
,特别是涉及装配式混凝土基础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地基基础是指建筑物或构筑物底部与地基接触的承重构件,它的作用是将上部的载荷传给地基,是建筑物或构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除了大城市的城区变电站外,大多数的变电站采用户外敞开式布置,户外敞开式变电站需在配电装置场地布置大量的地基基础来支撑上部的电气设备。但在传统技术中,大多都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基础,且现浇钢筋混凝土基础常规做法是由施工单位根据设计图纸在现场加工钢筋、模板制作、浇注浇注材料等多道施工工序,在浇注材料浇注完成后进行自然条件养护,待浇注材料养护达到规定的强度后,才能进行上部支架及设备安装。
[0003]然而,目前的现浇钢筋混凝土基础的施工方式存在如下问题:
[0004]1)工期长。现浇钢筋混凝土基础需在现场进行钢筋制作、绑扎、支模、浇注材料浇注、浇注材料养护等多道施工工序,工序前后衔接,所需的工期较长。
[0005]2)养护期长。现浇钢筋混凝土基础在浇注完成后需现场自然养护,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混凝土基础,其特征在于,包括:埋入地基内的预埋件,所述预埋件包括预制钢筋混凝土基础、下钢支架柱、下套筒,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基础包括相连接的基础部、连接部,所述下钢支架柱的第一端预埋于所述基础部,所述下钢支架柱的第二端穿过所述连接部,所述下套筒预设在所述连接部上;上钢支架柱,与所述上钢支架柱的第二端连接;上套筒,所述上套筒与所述下套筒固定连接,所述上套筒套设于所述上钢支架柱与所述下钢支架柱之间的连接处,所述上套筒与所述上钢支架柱之间有与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基础连为一体的浇注材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混凝土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钢支架柱包括伸出所述基础部上表面的上部锚固段及预埋入所述基础部的下部锚固段,所述上部锚固段与所述连接部粘结锚固,所述下部锚固段与所述基础部粘结锚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式混凝土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锚固段上固定连接有预焊栓钉、预焊端板,所述预焊端板固定连接于所述下部锚固段的端部,且所述预焊端板与所述下部锚固段垂直连接,所述预焊栓钉焊接于所述下部锚固段的两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混凝土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基础上固定连接有若干便于起吊的吊装件。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混凝土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钢支架柱通过法兰组件与所述下钢支架柱上下对接连接,所述法兰组件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上钢支架柱第一端的第一法兰及固定连接于所述下钢支架柱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法兰相互配合的第二法兰。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配式混凝土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套筒与所述下钢支架柱之间具有便于所述浇注材料注入的第一浇注通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瑞庆叶其革梁振升陈昌振张伯涛唐雪梅高智炼洪川海赵轶珏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