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极化相位干涉仪测向方法及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雷达阵列信号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极化相位干涉仪测向方法及装置,对任意极化形式和入射角度的信号均可实现测向。
技术介绍
[0002]传统测向体制中的相位干涉仪测向方法由于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实现、测向速度快、技术成熟等优点,在新的测向体制不断提出的今天,仍然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
[0003]在共形阵中,天线分布在载体表面,由于载体曲率的影响,共形天线的极化特性将存在不一致,对入射信号产生极化接收响应。传统的相位干涉仪方法假设接收天线极化形式一致,不存在极化差异,但是在信号入射信号极化信息未知且接收天线存在极化差异时将会失效。并且随着阵列天线小型化的需求愈加强烈,相邻单元间间距不断的减小会产生互耦效应,天线阵列的整体辐射性能将会受到明显的影响,甚至导致无法正常工作。除此之外,各通道间还会产生通道不一致性问题,以DOA(Direction of Arrival,波达方向)估计的经典算法MUSIC(Multiple Signal Classification,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极化相位干涉仪测向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基于采集的实测数据构造极化
‑
空域导向矢量D
s
,D
s
中包括不同极化入射信号在不同天线上的极化响应;求解接收信号的协方差矩阵R,并对R进行特征分解,构造噪声子空间U
N
;基于极化
‑
空域导向矢量D
s
和噪声子空间U
N
构造辅助矩阵H=D
sH
U
N
·
U
NH
D
s
,在方位向和俯仰向进行谱峰搜索,得到来波信号的方位,来波信号表示为:式中φ为俯仰角,θ为方位角,下标i表示第i个入射信号,k为入射信号个数,(φ
m
,θ
n
)表示入射信号的入射角度,φ
m
为第m计数的俯仰角方向,θ
n
为第n计数的方位角方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化相位干涉仪测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的实测数据为天线阵列中各阵元接收到的不同极化入射信号的幅度和相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极化相位干涉仪测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不同极化入射信号俯仰角φ分别为0~90
°
,方位角θ分别为0~360
°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化相位干涉仪测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秩亏MUSIC方法求出入射信号的极化参数,所述极化参数包括:极化辅助角以及极化相位差其中D
sH
(φ
i
,θ
i
)D
s
(φ
i
,θ
i
)}
∝
h(γ
i
,η
i
),表示矩阵束的广义最小特征值对应的特征向量,h(γ
i
,η
i
)表示方位角φ
i
和俯仰角θ
i
上来波信号的极化矢量。5.一种极化相位干涉仪测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导向矢量构造模块,用于基于采集的实测数据构造极化
‑
空域导向矢量D
s
,D
s
中包括不同极化入射信号在不同天线上的极化响应;噪声子空间构造模块,用于求解接...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