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增加针织布透气性的纺纱装置及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织
,尤其涉及一种增加针织布透气性的纺纱装置及工艺。
技术介绍
[0002]纺纱原就属于一项非常古老的活动,自史前时代以起,人类便懂得将一些较短的纤维纺成长纱,然后再将其织成布。所谓的纺纱,乃是取动物或植物性纤维运用加捻的方式使其抱合成为一连续性无限延伸的纱线,以便适用于织造的一种行为。纱本身的捻度会使纤维自然而紧密的抱合在一起,因而非常有利织造或针织。其中纱的捻度与纱的直径有关,测量的方式是由每一吋纱中有几转来决定,并以低、中或高来表示,通常捻度愈高即纱的转数越多的,表示纱的强度愈好。虽然纤维加捻后捻度越高的纱线虽然强度越高,但纱线密度也会越高,这就导致了纱线的透气性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旨在解决上面描述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解决以上问题中的一种增加针织布透气性的纺纱装置及工艺,通过该纺纱装置和工艺能够得到强度足够且透气性良好的纱线。
[0004]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增加针织布透气性的纺纱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纺纱壳体(1),所述纺纱壳体(1)的输入端一侧设置有牵伸机构(2),所述纺纱壳体(1)的输出端一侧设置有抽出机构(3),纤维内芯束(4)经由牵伸机构(2)导入纺纱壳体(1)后从抽出机构(3)导出;所述纺纱壳体(1)同轴设置有纺纱锥(5),所述纺纱锥(5)与所述纺纱壳体(1)转动连接;所述纺纱锥(5)的输出端一侧外壁上固定设置有同轴调节器(6),所述同轴调节器(6)设置有第一滑槽(7)和挂钩(8),所述挂钩(8)与所述第一滑槽(7)滑动连接;所述纺纱壳体(1)周圈贯穿设置有通槽(9),所述通槽(9)周圈设置于所述挂钩(8);还包括外包长丝束(10),所述长丝束(10)的端头和所述挂钩(8)铰接;所述挂钩(8)与所述纺纱锥(5)的角速度相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增加针织布透气性的纺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同轴调节器(6)包括第一转盘(11),所述第一转盘(11)与所述纺纱锥(5)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滑槽(7)位于所述第一转盘(11)的半径上;还包括第二转盘(12),所述第二转盘(12)与所述第一转盘(11)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盘(12)设置有第二滑槽(13),所述挂钩(8)的一端穿过第一滑槽(7)与所述第二滑槽(13)滑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增加针织布透气性的纺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槽(13)呈螺旋状。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增加针织布透气性的纺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盘(11)轴向向第二转盘(12)的方向延伸出连接部(14),所述第二转盘(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俊明,谢丽华,吴文集,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市集华针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