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蓝藻深度脱水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88435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2 12: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蓝藻深度脱水方法,包括,将经过藻水分离站分离出的蓝藻泥加入高压反应釜中并进行密封;通过手动高压柱塞泵对反应釜进行增压;开启反应釜对蓝藻泥进行搅拌,同时通过油浴或高温蒸汽加热系统进行加热,维持在一段预设的时间后停止搅拌并降至常温常压;收集处理完成的蓝藻浆液加入高压压滤装置,在不添加额外药剂的条件下进行压滤,得到含水率为4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蓝藻深度脱水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蓝藻脱水方法,尤其是指一种蓝藻深度脱水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蓝藻又名蓝绿藻,是一类进化历史悠久、革兰氏染色阴性、无鞭毛、含叶绿素a,但不合叶绿体(区别于真核生物的藻类)、能进行产氧性光合作用的大型单细胞自养型原核生物。
[0003]水体中的蓝藻快速大量增殖形成肉眼可见的蓝藻群体或者导致水体颜色发生变化的一种现象,称为蓝藻水华。严重时可在水体表面漂浮积聚形成一层绿色的藻席,甚至藻浆。当水体中的蓝藻形成水华时,一方面严重抑制了浮游植物因光合作用所产生的氧气,另一方面也阻隔了空气中的气氛进入水体,因而导致水体中溶解氧严重不足,长时间出现缺氧或者亚缺氧状态,使水体持续恶化。当水体中的蓝藻形成绝对优势种群时,蓝藻的过度增殖加剧了水体通风及光照条件的持续恶化,抑制了水体中有益浮游生物的生长繁殖、阻碍了其它藻类的光合作用,使水体中的丝状藻类和浮游藻类等不能合成本身所需要的营养物质而死亡。蓝藻大量死亡会产生蓝藻毒素、大量羟胺及硫化氢等有毒有害物质严重败坏水体,直接危害养殖动物,间接通过食物链影响人类身心健康;死亡的蓝藻释放大量有机质,散发腥臭味,刺激化能异养细菌的滋生,进一步导致继发感染细菌性疾病的发生。
[0004]我国众多湖库面临蓝藻水华危机,水体富营养化日益严重,每年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蓝藻水华的治理。蓝藻治理行业从无到有,经历了萌发、诞生、推广应用与快速发展的历程。当前蓝藻治理的方法主要包括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机械打捞是蓝藻治理常用的一种物理法。此方法主要通过在蓝藻泛滥的水体中采用水泵、船舶等捞藻机打捞蓝藻(含水率约95%

99%)并输送到岸边的藻水分离站,将藻水分离(藻泥含水率85%

90%),分离出的清水返回湖泊。藻水分离站分离出的藻泥含水率85%

90%,有机质含量高,长期堆放容易腐臭变质,仍需进一步进行深度脱水才能满足减量化及资源化利用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经藻水分离站分离出的藻泥含水率高,长期堆放容易腐臭变质,造成环境污染,且减量化及资源化利用不足等问题而提供一种蓝藻深度脱水的方法。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蓝藻深度脱水方法,包括步骤,
[0007]S10、将经过藻水分离站分离出的蓝藻泥加入高压反应釜中并进行密封;
[0008]S20、通过手动高压柱塞泵对反应釜进行增压;
[0009]S30、开启反应釜对蓝藻泥进行搅拌,同时通过油浴或高温蒸汽加热系统进行加热,维持在一段预设的时间后停止搅拌并降至常温常压;
[0010]S40、收集处理完成的蓝藻浆液加入高压压滤装置,在不添加额外药剂的条件下进
行压滤,得到含水率为40%

50%的蓝藻泥滤饼。
[0011]进一步的,步骤S10中,加入高压反应釜的蓝藻泥含水率为85

90%。
[0012]进一步的,步骤S20中,手动高压柱塞泵将反应釜压力增至4

8MPa。
[0013]进一步的,步骤S30中,开启反应釜对蓝藻泥进行搅拌,同时通过油浴或高温蒸汽加热系统加热至200

300℃,维持15

40分钟后停止搅拌并降至常温常压。
[0014]进一步的,步骤S30中,反应釜搅拌采用机械或磁力搅拌,搅拌转速为500

2000r/min。
[0015]进一步的,步骤S30中,反应釜中蓝藻泥加热温度通过热电阻实时采集并联锁调控加热介质维持反应釜中温度。
[0016]进一步的,步骤S40中,收集处理完成的蓝藻浆液加入压力在3

10MPa的高压压滤装置,在不额外添加药剂的条件下进行压滤。
[0017]进一步的,步骤S40中,高压压滤采用高压薄层压榨方式。
[0018]进一步的,步骤S40中,高压薄层压滤时间≥15分钟,滤饼厚度小于1em。
[0019]进一步的,步骤S40中,将压滤滤液集中收集处理后达标排放。
[002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方法实现了蓝藻的深度脱水,在不额外添加药剂的条件下,得到含水率40

50%的蓝藻滤饼,制备得到深度脱水蓝藻可直接运至电厂掺烧或资源化利用制备生物碳,解决了经藻水分离站分离出的藻泥含水率高,长期堆放容易腐臭变质,造成环境污染,减量化及资源化利用不足等问题,真正实现蓝藻的减量化及资源化利用。
附图说明
[00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机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2]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蓝藻深度脱水方法流程图;
[0023]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蓝藻深度脱水方法流程图;
[0024]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的蓝藻深度脱水方法流程图;
[0025]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4的蓝藻深度脱水方法流程图;
[0026]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5的蓝藻深度脱水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8]需要说明,本专利技术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
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专利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0029]实施例1
[0030]如图1所示,一种蓝藻深度脱水方法,包括步骤,
[0031]S11、将1kg经过藻水分离站分离出的含水率为85%的蓝藻泥加入高压反应釜中并进行密封;
[0032]S21、通过手动高压柱塞泵对反应釜进行增压至4MPa;
[0033]S31、开启反应釜对蓝藻泥进行搅拌,同时通过油浴或高温蒸汽加热系统进行加热至200℃,维持在15分钟后停止搅拌并降至常温常压;反应釜搅拌采用机械或磁力搅拌,搅拌转速为500r/min;反应釜中蓝藻泥加热温度通过热电阻实时采集并联锁调控加热介质维持反应釜中温度。
[0034]S41、收集处理完成的蓝藻浆液加入压力在3MPa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蓝藻深度脱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S10、将经过藻水分离站分离出的蓝藻泥加入高压反应釜中并进行密封;S20、通过手动高压柱塞泵对反应釜进行增压;S30、开启反应釜对蓝藻泥进行搅拌,同时通过油浴或高温蒸汽加热系统进行加热,维持在一段预设的时间后停止搅拌并降至常温常压;S40、收集处理完成的蓝藻浆液加入高压压滤装置,在不添加额外药剂的条件下进行压滤,得到含水率为40%

50%的蓝藻泥滤饼。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蓝藻深度脱水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0中,加入高压反应釜的蓝藻泥含水率为85

90%。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蓝藻深度脱水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0中,手动高压柱塞泵将反应釜压力增至4

8MPa。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蓝藻深度脱水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0中,开启反应釜对蓝藻泥进行搅拌,同时通过油浴或高温蒸汽加热系统加热至200

300℃,维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传宝吕永兴路明哲佘肖伟田浩杨熊伟
申请(专利权)人:华润环保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