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弃土场排水渠漫水涵洞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83886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2 12: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弃土场排水渠漫水涵洞,包括弃土场、排水渠,底板、涵身、盖板、面板、防渗层、网片、侧墙;所述底板位于排水渠底部,所述涵身为多根立柱分别与底板和盖板连接,所述面板横向放置于排水渠左右两侧,所述防渗层位于底板下方,所述防渗层和底板呈梯形,所述网片安装固定在防渗层下方,所述侧墙位于面板上方两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弃土场排水渠漫水涵洞既能排水又能作为道路连接两岸交通的结构物,其结构简单,施工方便,实用性强。实用性强。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弃土场排水渠漫水涵洞


[0001]本技术属于道路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弃土场排水渠漫水涵洞。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山区公路或铁路工程中,弃土场往往只能选择在山区深“V”地形中,该种地形一般发育有河沟,汇水面积大,且左、右岸两侧山区均有居民区。在弃土场完成后一般都要在顶面设置一条永久的、断面较大的排水渠,这样排水渠将隔段左、右岸交通,为了保证左、右岸居民出行道路的通畅,一般有两种解决方案,第一种从弃土场上游或下游改路设置桥梁跨越原始河沟,连接左、右岸交通;第二种直接跨越弃土场上部排水渠顺接左、右岸原道路。显然前者工程造价高,两岸边坡陡峭时,施工难度也大;后者容易实现,工程造价也较低。当然,如何直接跨越也是一个难题,若在弃土场设置桥梁跨越存在因弃土场变形位移桩基被剪断及造成桥梁失稳的风险,且在弃土场上设置桩基技术上一般不采纳;采用涵洞跨越需要的过流断面较大,只能采用多孔涵洞,但工程造价也不小,特别是对道路通行等级要求相对较低时意义不大。所以,寻求一种介于桥梁和涵洞中间的,在遇到中小暴雨时能够保证正常的交通通行能力,遇到特大暴雨时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弃土场排水渠漫水涵洞,其特征在于,包括弃土场(1)、排水渠(2),底板(3)、涵身(4)、盖板(5)、面板(7)、防渗层(8)、网片(9)、侧墙(11);所述底板(3)位于排水渠(2)底部,所述涵身(4)为多根立柱分别与底板(3)和盖板(5)连接,所述面板(7)横向放置于排水渠(2)左右两侧,所述防渗层(8)位于底板(3)下方,所述防渗层(8)和底板(3)呈梯形,所述网片(9)安装固定在防渗层(8)下方,所述侧墙(11)位于面板(7)上面两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飞钟安然刘剑唐孝飞黎小开李育庆李辉蒋博张朝鹏高小宝李亚辉范忠程展展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