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感光变色图案手机背板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88383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2 12: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感光变色图案手机背板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一种具有感光变色图案手机背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S1.基材裁切制作成型片材:S2.成型片材加工;S3.表面处理;S4.感光变色图案处理;S5.纹理效果处理;S6.硬化层处理;S7.电镀层处理;S8.涂底层处理;S9.二次精雕制成具有感光变色图案手机背板。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感光变色图案层使得手机背板在紫外线照射下可变色,让手机背板上的感光油墨图案在室内和室外呈现不同颜色的视觉效果,减小用户的视觉疲劳,并且结合电镀层使得图案显示出具有金属光泽的变色效果,提高外观显示效果,大大提高观赏性。赏性。赏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感光变色图案手机背板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手机背板制备的
,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感光变色图案手机背板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日常生活中,手机已经成为人们不可缺少的通信工具,随着手机的不断更新换代,人们对于手机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
[0003]手机背板作为保护手机电池的基础配件之一,为了满足用户对手机背板的审美观,商家不断研发生产新的手机背板。而且,现有手机背板的图案外观普通,色彩单一,不能根据外环境改变手机背板的图案色彩,容易让用户产生视觉疲劳,不能给用户一种变化的外观体验;且现有的手机背板表面容易附着指纹,现有的方式是通过贴防指纹膜来放置指纹油脂的附着,而防指纹膜会影响手机背板的图案的显示效果,影响手机背板的外观效果,满足不了用户对手机背板的外观效果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项专利技术是针对现在的技术不足,提供一种具有感光变色图案手机背板的制备方法。
[0005]本专利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具有感光变色图案手机背板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0007]S1.基材裁切制作成型片材:通过裁切设备对复合基材进行裁切,裁切出与所需要手机背板所需要的成型片材;
[0008]S2.成型片材加工:采用CNC打磨设备对成型片材进行孔位加工及边缘毛刺的打磨,打磨完毕后,采用复合基材热弯机对成型片材进行热弯成型,热弯成型时,将成型片材先依次在80℃、100℃、200℃、300℃、400℃下加热软化,之后在500℃下进行多次向下热压微变形,最后在680℃下进行多次向下热压成型出3D弧面构成背板片材半成品;
[0009]S3.表面处理:将手机背板半成品的表面依次进行抛光及清洗处理,然后通过精雕设备进行图案的雕刻加工,使得手机背板半成品的表面形成空白区域及图案区域,所述精雕设备进行在图案区域进行图案的雕刻加工,图案雕刻完成后进行二次清洗得到背板片材成品;
[0010]S4.感光变色图案处理:制备感光变色油墨,在图案油墨中添加感光变色粉,通过搅拌设备进行搅拌,使得感光变色粉的颗粒与图案油墨充分混合构成感光变色油墨,通过平面印刷设备将感光变色油墨涂抹图案表面以及在图案区域以外的空白区域涂抹透明油墨,然后固化构成感光变色图案层;
[0011]S5.纹理效果处理:制备UV光固油墨,然后采用UV打印技术在将UV光固油墨打印至感光变色图案层的空白区域的表面,打印完后将背板片材成品放入至UV光固设备形成纹理层;
[0012]S6.硬化层处理:对纹理层表面进行擦拭清洁,通过光学纳米技术在纹理层表面蒸发一层光学透明硬化液,然后固化形成硬化层;
[0013]S7.电镀层处理:采用电子枪镀膜技术对背板片材成品的底面进行光学电镀,电镀完成形成电镀层;
[0014]S8.涂底层处理:制备涂底液,然后通过喷涂设备将涂底液喷涂至电镀层底面,喷涂完成后进行固化形成涂底层;
[0015]S9.二次精雕制成具有感光变色图案手机背板:采用CNC设备对进行背板片材成品二次精雕,去除孔位及背板片材成品边缘多余的杂质及凸起,然后进行清洗得到具有感光变色图案手机背板成品。
[0016]作进一步改进,所述基材为透明PMMA基材,所述基材厚度为0.5mm。
[0017]作进一步改进,所述感光变色图案层的厚度为1

3μm。
[0018]作进一步改进,所述纹理层的厚度为110

18μm。
[0019]作进一步改进,所述硬化层的厚度为0.2

1mm。
[0020]作进一步改进,所述电镀层的厚度为40

180nm。
[0021]作进一步改进,所述涂底层的厚度为25

35μm。
[0022]作进一步改进,所述硬化层的表面设有AF防指纹油墨层,所述AF防指纹油墨层的厚度为20μm。
[0023]作进一步改进,所述感光变色油墨中的感光变色粉包括如下组分多元醇50~65份、有机光致变色材料微胶囊8~12份、连结料5~13份、水杨酸锌0~2份和助剂0~5份。
[0024]作进一步改进,所述搅拌设备进行搅拌的搅拌速度为2000~6000r/min,搅拌时间为5~15min。
[002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感光变色图案层使得手机背板在紫外线照射下可变色,让手机背板上的感光油墨图案在室内和室外呈现不同颜色的视觉效果,减小用户的视觉疲劳,并且结合电镀层使得图案显示出具有金属光泽的变色效果,提高外观显示效果,大大提高观赏性;通过设置硬化层及防指纹层用于提高手机背板的耐磨性及防指纹性,防止刮痕或指纹油脂影响手机背板的外观显示,保证手机背板的外观显示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具有感光变色图案手机背板的制备方法,整体工艺简易,成型效果佳,成型成本低,易于推广应用,具有较大实用价值。
[0026]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0027]图1为本实施例的具有感光变色图案手机背板的制备方法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以下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因此而限定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9]实施例,参见附图1,一种具有感光变色图案手机背板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0030]S1.基材裁切制作成型片材:通过裁切设备对复合基材进行裁切,裁切出与所需要手机背板所需要的成型片材;
[0031]S2.成型片材加工:采用CNC打磨设备对成型片材进行孔位加工及边缘毛刺的打磨,打磨完毕后,采用复合基材热弯机对成型片材进行热弯成型,热弯成型时,将成型片材先依次在80℃、100℃、200℃、300℃、400℃下加热软化,之后在500℃下进行多次向下热压微变形,最后在680℃下进行多次向下热压成型出3D弧面构成背板片材半成品;
[0032]S3.表面处理:将手机背板半成品的表面依次进行抛光及清洗处理,然后通过精雕设备进行图案的雕刻加工,使得手机背板半成品的表面形成空白区域及图案区域,所述精雕设备进行在图案区域进行图案的雕刻加工,图案雕刻完成后进行二次清洗得到背板片材成品;
[0033]S4.感光变色图案处理:制备感光变色油墨,在图案油墨中添加感光变色粉,通过搅拌设备进行搅拌,使得感光变色粉的颗粒与图案油墨充分混合构成感光变色油墨,通过平面印刷设备将感光变色油墨涂抹图案表面以及在图案区域以外的空白区域涂抹透明油墨,然后固化构成感光变色图案层;
[0034]S5.纹理效果处理:制备UV光固油墨,然后采用UV打印技术在将UV光固油墨打印至感光变色图案层的空白区域的表面,打印完后将背板片材成品放入至UV光固设备形成纹理层;
[0035]S6.硬化层处理:对纹理层表面进行擦拭清洁,通过光学纳米技术在纹理层表面蒸发一层光学透明硬化液,然后固化形成硬化层;
[003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感光变色图案手机背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S1.基材裁切制作成型片材:通过裁切设备对复合基材进行裁切,裁切出与所需要手机背板所需要的成型片材;S2.成型片材加工:采用CNC打磨设备对成型片材进行孔位加工及边缘毛刺的打磨,打磨完毕后,采用复合基材热弯机对成型片材进行热弯成型,热弯成型时,将成型片材先依次在80℃、100℃、200℃、300℃、400℃下加热软化,之后在500℃下进行多次向下热压微变形,最后在680℃下进行多次向下热压成型出3D弧面构成背板片材半成品;S3.表面处理:将手机背板半成品的表面依次进行抛光及清洗处理,然后通过精雕设备进行图案的雕刻加工,使得手机背板半成品的表面形成空白区域及图案区域,所述精雕设备进行在图案区域进行图案的雕刻加工,图案雕刻完成后进行二次清洗得到背板片材成品;S4.感光变色图案处理:制备感光变色油墨,在图案油墨中添加感光变色粉,通过搅拌设备进行搅拌,使得感光变色粉的颗粒与图案油墨充分混合构成感光变色油墨,通过平面印刷设备将感光变色油墨涂抹图案表面以及在图案区域以外的空白区域涂抹透明油墨,然后固化构成感光变色图案层;S5.纹理效果处理:制备UV光固油墨,然后采用UV打印技术在将UV光固油墨打印至感光变色图案层的空白区域的表面,打印完后将背板片材成品放入至UV光固设备形成纹理层;S6.硬化层处理:对纹理层表面进行擦拭清洁,通过光学纳米技术在纹理层表面蒸发一层光学透明硬化液,然后固化形成硬化层;S7.电镀层处理:采用电子枪镀膜技术对背板片材成品的底面进行光学电镀,电镀完成形成电镀层;S8.涂底层处理:制备涂底液,然后通过喷涂设备将涂底液喷涂至电镀层底面,喷涂完成后进行固化形成涂底层;S9.二次精雕制成具有感光变色图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建晓张伦玉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阿特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