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差分功率放大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83313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2 12: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差分功率放大器,包括依次串联的输入匹配网络、第一级放大电路、第一级间匹配网络、第二级放大电路、第二级间匹配网络、第三级放大电路以及输出匹配网络;其中所述第一级放大电路和第二级放大电路为单端输入单端输出电路,所述第三级放大电路为双路输入双路输出电路,所述第二级间匹配网络包括一个第一变压器T1、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一电感L1以及第二电感L2,所述输出匹配网络包括一个第二变压器T2,由此通过将级间匹配网络和输出匹配网络采用变压器来实现,可以有效降低级间匹配难度,可有效优化输入回波损耗和增益,且可以提高输出功率。且可以提高输出功率。且可以提高输出功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差分功率放大器


[0001]本技术涉及功率放大器
,尤其涉及一种差分功率放大器。

技术介绍

[0002]在5G无线通信系统中,关键模块是位于发射机末级的射频功率放大器(RFPower Amplifier),其作用为将输出信号进行放大,由天线将被放大的信号发出。射频功率放大器直接影响和决定发射机系统的输出功率、效率、增益、线性度、工作带宽、反射系数等各项性能指标,从而影响和决定整个5G无线通信系统的各项性能指标。现有的传统匹配结构为一个到几个电容电感之间的串并联组合,电容电感的匹配结构目的是使得功率放大器的输入输出端口与50欧姆端口连接时实现阻抗变化,根据不同放大器的需求达到最大增益传输或最大功率传输等效果。现有阻抗匹配多为“Π型”、“T型”、“L型”匹配网络,可根据不同阻抗点选择最适合的匹配结构和匹配器件。
[0003]5G移动通信中的射频功率放大器的输出功率要求更大,因此设计和实现高功率需要更多的晶体管,增加了匹配的难度;并且在高频下的电容、电感、电阻将产生较大的寄生效应,导致器件的实际值与理想值有一定差距;由此可知高频下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差分功率放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匹配网络、第一级放大电路、第一级间匹配网络、第二级放大电路、第二级间匹配网络、第三级放大电路以及输出匹配网络;其中所述第一级放大电路和第二级放大电路为单端输入单端输出电路,所述第三级放大电路为双路输入双路输出电路,所述第二级间匹配网络包括一个第一变压器T1、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一电感L1以及第二电感L2,所述输出匹配网络包括一个第二变压器T2;所述输入匹配网络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连接单端射频输入信号RFin和第一级放大电路的输入端,所述第一级放大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级间匹配网络的输入端,所述第一级间匹配网络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级放大电路的输入端;所述第一变压器T1的两个输入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二级放大电路的输出端和供电电压Vcc2,将来自所述第二级放大电路的单端信号变为一对差分信号并分别输入至所述第三级放大电路的两个输入端,所述第三级放大电路的两个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变压器T2的两个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变压器T2的一个输出端接地,另一输出端用于输出单端射频输出信号RFout;所述第一电容C1和第二电容C2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变压器T1的两个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C1和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分别接地,所述第一电感L1和所述第二电感L2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变压器T1的两个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感L1和所述第二电感L2的另一端分别接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差分功率放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级放大电路包括一个第一晶体管Q1,所述第二级放大电路包括一个第二晶体管Q2,所述第三级放大电路包括两个第三晶体管Q3;所述第一晶体管Q1的基极、集电极和发射极分别与所述输入匹配网络的输出端、所述第一级间匹配网络的输入端以及接地端连接;所述第二晶体管Q2的基极、集电极和发射极分别与所述第一级间匹配网络的输出端、所述第一变压器T1的一个输入端以及接地端连接;两个所述第三晶体管Q3的基极分别与所述第一变压器T1的两个输出端连接,两个所述第三晶体管Q3的集电极分别与所述第二变压器T2的两个输入端连接,两个所述第三晶体管Q3的发射极分别接地。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差分功率放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差分功率放大器还包括连接在所述第一晶体管Q1的集电极和基极之间的负反馈网络,所述负反馈网络包括串联的第一电阻R1和第三电容C3;所述第一级放大电路还包括第二电阻R2,所述第二电阻R2串联在所述输入匹配网络和所述第一晶体管Q1的基极之间,并与所述负反馈网络并联。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差分功率放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级间匹配网络还包括第四电容C4、第五电容C5以及第三电感L3;所述第四电容C4串联在所述第一变压器T1的一个输出端和一个第三晶体管Q3的基极之间,所述第五电容C5串联在所述第一变压器T1的另一个输出端和另一第三晶体管Q3的基极之间,所述第三电感L3串联在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志远赵宇霆郭嘉帅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飞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