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负极片及含有该负极片的锂离子电池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锂电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负极片及含有该负极片的锂离子电池。
技术介绍
[0002]锂离子电池具有工作电压高、能量密度高、循环寿命长和对环境友好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3C数码产品、电动汽车和军事航天等领域。随着智能数码产品的普及与应用、新能源汽车的广泛应用,对缩短锂离子电池充电时间和提高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的需求变得更加迫切,并进而对锂离子电池的充电速度和电压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0003]目前锂离子电池在动力、电子设备上的普遍应用,对于锂离子电池的需求也日益提升。然而,作为当前负极主要应用的碳材料,其容量已经提升到了极限。在新负极材料的研究方面,硅材料被认为是最具有商业化应用前景的下一代负极材料而得到广泛研究。很多公司也已经推出性能相当的硅氧、硅碳负极材料。
[0004]石墨掺混硅负极材料是当前提高能量密度的有效途径。但是伴随着能量密度的提升,石墨掺硅负极材料中硅颗粒表面与分散在硅颗粒周围的粒径较大的石墨无法很好地接触,尤其是在硅颗粒膨胀/收缩后,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负极片,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负极活性层,所述负极活性层包括第一碳基材料和硅基复合结构单元,所述硅基复合结构单元包括硅基材料和分布在硅基材料颗粒周围的第二碳基材料,所述第二碳基材料粒径小于第一碳基材料粒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活性层中,所述第一碳基材料与第二碳基材料的质量比为1:(0.5~2)。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硅基复合结构单元中,第二碳基材料的质量占比为5~15%。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碳基材料与第二碳基材料可以为同一种碳基材料,也可以为不同种碳基材料。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碳基材料与第二碳基材料的D
V
50可以彼此独立地为3μm~10μm且所述第二碳基材料的D
V
50小于第一碳基材料的D
V
50。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极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瑞年,刘春洋,李素丽,李俊义,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冠宇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