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两芯高速线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81324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2 12: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两芯高速线缆,包括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线缆本体、第一PTFE熟料带层、第二PTFE熟料带层、铝箔和聚酯带绕包层,线缆本体与第一PTFE熟料带层之间设弹性填充部,线缆本体内设灯带,第二PTFE熟料带层与铝箔之间且位于线缆本体的左右两端对称设置地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线缆本体外部绕包PTFE熟料带再拖包铝箔、地线和聚酯带绕包层,采用这种方式生产的线缆的共模阻抗更高,衰减好,具有阻抗更稳定和显示工作状态的优势,便于查找故障点,整体结构简单、稳固,成本低廉,抗压、抗扭、抗干扰,数据传输性能好,且稳定,线缆使用寿命长,适用于制备高速线。适用于制备高速线。适用于制备高速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两芯高速线缆


[0001]本技术属于电缆
,具体涉及一种两芯高速线缆。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的两芯线缆主要为圆形结构,占用空间较大,制作成本较高,而且线缆的衰减性能差,易被外力损坏。因此,设计一种新型的两芯高速线缆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两芯高速线缆。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两芯高速线缆,包括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线缆本体、第一PTFE熟料带层、第二PTFE熟料带层、铝箔和聚酯带绕包层,所述线缆本体与第一PTFE熟料带层之间设置若干个弹性填充部,线缆本体包括阻水包层及设置于阻水包层内的两个平行对称设置的线芯,两个线芯之间的间隙内设置灯带,灯带用于显示两个线芯的工作状态,第二PTFE熟料带层与铝箔之间且位于线缆本体的左右两端对称设置有地线。
[0006]进一步的,每个线芯均包括导体和挤包于导体外部的绝缘层,所述导体的直径为0.28
±
0.008mm,所述绝缘层的厚度为0.16

0.20mm。
[000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PTFE熟料带层和第二PTFE熟料带层分别采用PTFE熟料带,所述第一PTFE熟料带层、第二PTFE熟料带层、铝箔和聚酯带绕包层的重叠绕包率均不小于25%。
[0008]进一步的,所述弹性填充部共有六个,线缆本体外围的左右两端分别布置三个弹性填充部,位于线缆本体同侧的三个弹性填充部呈等腰三角形结构布置,弹性填充部与线缆本体外壁不直接接触。
[0009]进一步的,所述地线采用镀锡铜丝制成,直径为0.16
±
0.008mm。
[0010]进一步的,所述两芯高速线缆的高度为0.87
±
0.05mm,宽度为1.80
±
0.10mm,由线缆本体、第一PTFE熟料带层和第二PTFE熟料带层形成的线缆的高度为0.78
±
0.05mm,宽度为1.43
±
0.10mm。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2]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两芯高速线缆,包括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线缆本体、第一PTFE熟料带层、第二PTFE熟料带层、铝箔和聚酯带绕包层,线缆本体与第一PTFE熟料带层之间设置若干个弹性填充部,线缆本体包括阻水包层及设置于阻水包层内的两个平行对称设置的线芯,两个线芯之间的间隙内设置灯带,灯带用于显示两个线芯的工作状态,第二PTFE熟料带层与铝箔之间且位于线缆本体的左右两端对称设置有地线。本技术提供的两芯高速线缆,在线缆本体外部绕包PTFE熟料带再拖包铝箔、地线和聚酯带绕包层,采用这种方式生产的线缆的共模阻抗更高,衰减好,SCC、SDD、SCD参数优于目前市面上常规线缆结构,同时具有阻抗更稳定和显示工作状态的优势,便于查找故障点,整体结构简单、稳固,成本
低廉,抗压、抗扭,不易断裂,抗干扰性能好,数据传输性能好、效率高,且稳定,线缆使用寿命长,适用于PCIe系列高速线、SAS系列高速线、112G背板系列高速线、机外用(Q)SFP56系列高速线、400GQSFP系列高速线、800GQSFP系列高速线等。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0015]如图1所示,一种两芯高速线缆,包括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线缆本体、第一PTFE熟料带层5、第二PTFE熟料带层7、铝箔8和聚酯带绕包层9,线缆本体与第一PTFE熟料带层5之间设置若干个弹性填充部6,线缆本体包括阻水包层3及设置于阻水包层3内的两个平行对称设置的线芯,两个线芯之间的间隙内设置灯带4,灯带4用于显示两个线芯的工作状态,第二PTFE熟料带层7与铝箔8之间且位于线缆本体外部的左右两端对称设置有地线10。
[0016]每个线芯均包括导体1和挤包于导体1外部的绝缘层2,其中,导体1采用镀银铜导体制成,直径为0.28
±
0.008mm;绝缘层2采用FEP材料,厚度为0.16

0.20mm。
[0017]第一PTFE熟料带层5和第二PTFE熟料带层7分别采用PTFE熟料带,第一PTFE熟料带层5、第二PTFE熟料带层7、铝箔8和聚酯带绕包层9的重叠绕包率均不小于25%,具有阻抗更稳定的优势,铝箔8采用常规铝箔或折叠铝箔,避免信号泄露,抗干扰。
[0018]弹性填充部6共有六个,线缆本体外围的左右两端分别布置三个弹性填充部6,位于线缆本体同侧的三个弹性填充部6呈等腰三角形结构布置,弹性填充部6与线缆本体外壁不直接接触,存在微小间隙,能减小线缆本体受到的压力,进而提高线缆的抗扭性和抗压性。
[0019]地线10采用镀锡铜丝制成,直径为0.16
±
0.008mm。
[0020]本技术的两芯高速线缆的高度为0.87
±
0.05mm,宽度为1.80
±
0.10mm,其中,由线缆本体、第一PTFE熟料带层5和第二PTFE熟料带层7形成的线缆的高度为0.78
±
0.05mm,宽度为1.43
±
0.10mm。
[0021]本技术未具体描述的部分采用现有技术即可,在此不做赘述。
[0022]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两芯高速线缆,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线缆本体、第一PTFE熟料带层、第二PTFE熟料带层、铝箔和聚酯带绕包层,所述线缆本体与第一PTFE熟料带层之间设置若干个弹性填充部,线缆本体包括阻水包层及设置于阻水包层内的两个平行对称设置的线芯,两个线芯之间的间隙内设置灯带,灯带用于显示两个线芯的工作状态,第二PTFE熟料带层与铝箔之间且位于线缆本体的左右两端对称设置有地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两芯高速线缆,其特征在于,每个线芯均包括导体和挤包于导体外部的绝缘层,所述导体的直径为0.28
±
0.008mm,所述绝缘层的厚度为0.16

0.20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两芯高速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PTFE熟料带层和第二PTFE熟料带层分别采用PTFE熟料带,所述第一PTFE熟料带层、第二PTFE熟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雅樑方新春胡太乐杨吉
申请(专利权)人:华迅工业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