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剪力墙高效灌浆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881059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2 12: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预制剪力墙高效灌浆施工方法,包括预制剪力墙、安装漏斗、灌浆、保压、观察等步骤,在剪力墙预制过程中在剪力墙内预埋若干个灌浆套筒和灌浆观测管得到预制剪力墙;预制剪力墙墙体底部设有灌浆通道,灌浆套筒的底部和灌浆观测管的底部均与灌浆通道连通;灌浆观测管顶端的高度高于灌浆套筒顶端的高度;灌浆观测管包括一体连接的竖直部和水平部,竖直部预埋在预制剪力墙墙体内部,水平部伸出预制剪力墙墙体与外界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使用灌浆观测管和漏斗,能够及时发现灌浆是否饱满,如有漏浆现象存在,能够在有效的时间内及时补浆,保证了灌浆的饱满度,能够节省灌浆时间,灌浆效率显著提高。灌浆效率显著提高。灌浆效率显著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制剪力墙高效灌浆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预制剪力墙高效灌浆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预制装配式建筑作为近些年来发展的一种施工高效快速、节能环保、质量有保证的标准化绿色建筑形式,受到了建筑行业的重视,并得到了快速发展。预制装配式建筑的抗震性和完整性是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为提高预制装配式建筑的抗震性和完整性,须确保预制装配式建筑构件之间具有可靠的连接。常用的预制装配式建筑连接方式主要是钢筋套筒灌浆连接,该连接方式有效的保证了预制装配式建筑的完整性,因此也相应地提高了预制装配式建筑的抗震性,广泛用于房建装配式剪力墙、桥梁装配式箱梁及桥梁墩台等建筑结构中。
[0003]在预制剪力墙构件施工中,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是预制剪力墙主要的连接方式。在连接钢筋时通过注入无收缩灌浆料,依靠材料之间的黏结咬合作用连接钢筋与套筒。钢筋节点的连接强度主要依靠套筒内灌浆料的饱满程度,但在灌浆过程中由于注浆机持压时间不充分、封堵不及时以及灌浆结束后套筒中浆体存在的回流现象都有可能导致灌浆不饱满,进而影响到预制剪力墙的整体受力性能和抗震性能。但是,目前缺乏有效的检测手段,验收没有足够的依据,只能根据灌浆套筒出浆孔的出浆顺畅度判定灌浆是否饱满,从而为施工结构的安全性埋下了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预制剪力墙高效灌浆施工方法,该施工方法能够对灌浆套筒内灌浆料的饱满程度进行观察,确保灌浆套筒内灌浆料达到密实,使剪力墙施工质量得到保证。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预制剪力墙高效灌浆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1)预制剪力墙:在剪力墙预制过程中在剪力墙内预埋若干个灌浆套筒和灌浆观测管得到预制剪力墙;所述预制剪力墙墙体底部设有灌浆通道,所述灌浆套筒的底部和灌浆观测管的底部均与灌浆通道连通;所述灌浆观测管顶端的高度高于灌浆套筒顶端的高度;所述灌浆观测管包括一体连接的竖直部和水平部,竖直部预埋在预制剪力墙墙体内部,水平部伸出预制剪力墙墙体与外界连通;优选的,所述灌浆观测管在预埋过程中采用扎丝将其与预制剪力墙内的钢筋绑扎紧密连接在一起,以固定灌浆观测管的位置,避免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损坏;灌浆观测管预埋完成后,采用透明胶带对其水平部出口进行密封,避免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混凝土进入灌浆观测管孔内,造成其孔堵塞,导致后期灌浆过程中不能使用;所述灌浆观测管为透明PVC管,所述灌浆观测管的高度为70cm

80cm,所述灌浆观测管的预埋位置为预制剪力墙墙体厚度的中间位置。所述预制剪力墙内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将预制剪力墙内分成若干个灌浆仓,每个灌浆仓的长度不超过1500mm。
[0008](2)安装漏斗:所述灌浆观测管的水平部出口延伸出预制剪力墙墙体15

25mm;在灌浆观测管的水平部出口位置处安装漏斗;优选的,所述漏斗为透明材质的漏斗,以方便观察漏斗内浆料位置;
[0009](3)灌浆:在灌浆套筒的注浆孔位置处连接灌浆管,利用灌浆设备将搅拌好的浆料通过灌浆管输送至灌浆套筒内,当灌浆套筒的出浆口流出圆柱状浆料后,封堵灌浆套筒的出浆口;当灌浆浆料通过灌浆观测管流入漏斗中并至一定高度后,完成灌浆;
[0010](4)保压:当所有灌浆套筒的出浆孔均排出浆体并封堵后,调低灌浆设备的压力,进行保压;优选的,所述保压的压力为0.1

0.2MPa,保压时间为1

2分钟。保压完成后,拔出灌浆管,封堵注浆孔;
[0011](5)观察:观察漏斗内浆料液面是否下降;如浆料液面高度未下降,则说明未产生回浆情况,说明灌浆套筒内浆料达到饱满,无需进行补浆,完成灌浆施工;如发现漏斗内部浆料高度下降,则说明产生回浆或漏浆情况,则需要在进行补浆处理,直至观察至漏斗内浆料液面高度稳定。优选的,所述补浆处理应在发现漏浆时20min内完成,补浆处理在注浆孔处进行补浆。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3]本专利技术通过在预制剪力墙内部预埋灌浆观测管,使灌浆观测管顶端的高度高于灌浆套筒顶端的高度,灌浆过程中,能够使墙体内剩余气体通过灌浆观测管排出;并在灌浆观测管的外部连接漏斗,漏斗内存储有浆料,一方面,通过漏斗内浆料位置的变化,能够及时发现灌浆是否饱满,如有漏浆现象存在,能够在有效的时间内及时补浆,保证了灌浆的饱满度,能够节省灌浆时间,灌浆效率显著提高;另一方面,漏斗内回流的浆料能够及时填补墙体内浆料的损失,有效减小空隙,提高灌浆密实度。与传统的施工方法,本专利技术具有灌浆效果好,节省时间,操作简单等优点。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剪力墙预制过程中灌浆套筒、灌浆观测管的位置布置示意图;
[0015]附图标记:1

预制剪力墙,2

灌浆套筒,3

灌浆观测管,301

竖直部,302

水平部,4

灌浆通道,5

漏斗。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更进一步的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
[0017]实施例
[0018]一种预制剪力墙高效灌浆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9](1)预制剪力墙:在剪力墙预制过程中在剪力墙内预埋若干个灌浆套筒2和灌浆观测管3得到预制剪力墙;预制剪力墙1墙体底部设有灌浆通道4,灌浆套筒2的底部和灌浆观测管3的底部均与灌浆通道4连通;灌浆观测管3顶端的高度高于灌浆套筒2顶端的高度;灌浆观测管3包括一体连接的竖直部301和水平部302,竖直部301预埋在预制剪力墙1墙体内部,水平部302伸出预制剪力墙墙体与外界连通。具体的,灌浆观测管3为透明PVC管,其高度为80cm,直径为20mm;灌浆观测管3的预埋位置为预制剪力墙1墙体厚度的1/2处;当灌浆观
测管位置确定后,采用扎丝将其与预制剪力墙内的钢筋绑扎紧密连接在一起,以固定灌浆观测管的位置,避免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损坏;在灌浆观测管预埋完成后,采用透明胶带对其水平部出口进行密封,避免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混凝土进入灌浆观测管孔内,造成其孔堵塞,导致后期灌浆过程中不能使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预制剪力墙内设有隔板,隔板将预制剪力墙内分成若干个灌浆仓,每个灌浆仓的长度不超过1500mm。
[0020](2)安装漏斗:去除灌浆观测管水平部出口处的胶带,并安装漏斗5;优选的,漏斗5为透明材质的漏斗,以方便观察漏斗内浆料位置;
[0021](3)灌浆:在灌浆套筒的注浆孔位置处连接灌浆管,利用灌浆设备将搅拌好的浆料通过灌浆管输送至灌浆套筒内,当灌浆套筒的出浆口流出圆柱状浆料后,封堵灌浆套筒的出浆口;当灌浆浆料通过灌浆观测管流入漏斗中并至一定高度后,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剪力墙高效灌浆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预制剪力墙:在剪力墙预制过程中在剪力墙内预埋若干个灌浆套筒和灌浆观测管得到预制剪力墙;所述预制剪力墙墙体底部设有灌浆通道,所述灌浆套筒的底部和灌浆观测管的底部均与灌浆通道连通;所述灌浆观测管顶端的高度高于灌浆套筒顶端的高度;所述灌浆观测管包括一体连接的竖直部和水平部,竖直部预埋在预制剪力墙墙体内部,水平部伸出预制剪力墙墙体与外界连通;(2)安装漏斗:在灌浆观测管的水平部出口位置处安装漏斗;(3)灌浆:在灌浆套筒的注浆孔位置处连接灌浆管,利用灌浆设备将搅拌好的浆料通过灌浆管输送至灌浆套筒内,当灌浆套筒的出浆口流出圆柱状浆料后,封堵灌浆套筒的出浆口;当灌浆浆料通过灌浆观测管流入漏斗中并至一定高度后,完成灌浆;(4)保压:当所有灌浆套筒的出浆孔均排出浆体并封堵后,调低灌浆设备的压力,进行保压;保压完成后,拔出灌浆管,封堵注浆孔;(5)观察:观察漏斗内浆料液面是否下降;如浆料液面高度未下降,则说明未产生回浆情况,说明灌浆套筒内浆料达到饱满,无需进行补浆,完成灌浆施工;如发现漏斗内部浆料高度下降,则说明产生回浆或漏浆情况,则需要在进行补浆处理,直至观察至漏斗内浆料液面高度稳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剪力墙高效灌浆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灌浆观测管为透明P...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露姚东方高媛陈小文刘永丽刘奎俞超明谢义裴仁军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