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精度一体化背光源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8039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2 12: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精度一体化背光源结构,具体涉及背光源结构技术领域,包括下胶框、反射片、导光板、下扩散片、下棱镜片、上棱镜片、上扩散片、遮光胶带和上胶框,所述反射片位于下胶框的上端内表面,所述导光板位于反射片的上端,所述下扩散片位于导光板的上端,所述下棱镜片位于下扩散片的上端,所述上棱镜片位于下棱镜片的上端,所述上扩散片位于上棱镜片的上端,所述遮光胶带位于上扩散片的上端,所述上胶框位于下胶框的上端外表面,所述上胶框的两端外表面设有侧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的时候,通过设置可活动控制的上胶框和下胶框之间的闭合开启结构,避免了对于上胶框和下胶框在开合过程中的损坏,同时方便了LED组件的拆除更换。更换。更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精度一体化背光源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背光源结构
,具体涉及一种高精度一体化背光源结构。

技术介绍

[0002]背光源是位于液晶显示器背后的一种光源,它的发光效果将直接影响到液晶显示模块视觉效果,液晶显示器本身并不发光,背光源主要由光源、导光板、光学用模片、结构件组成,随着国际IT行业迅速发展,使得相关LCD行业不断推陈出新,LCD产品尺寸朝多元化和轻便化方面发展,背光源作为LCD产品的核心组件之一势必配合此发展趋势,致力于产品的多元化和轻便化,LCD产品要求更精密的导光板结构,射出成型导光板必然成为背光源发展主流。
[0003]现有背光源结构在维修的过程中,由于上下胶框之间的闭合结构均采用卡扣结构,在打开的时候可能由于力量过大、上胶框和下胶框比较薄,从而造成上胶框和下胶框的断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此,本技术提供一种高精度一体化背光源结构,通过方便上胶框和下胶框闭合和打开的结构,方便了内部的维修和安装,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上下胶框之间的闭合结构均采用卡扣结构,在打开的时候可能由于力量过大、上胶框和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精度一体化背光源结构,包括下胶框(1)、反射片(2)、导光板(3)、下扩散片(4)、下棱镜片(5)、上棱镜片(6)、上扩散片(7)、遮光胶带(8)和上胶框(9),所述反射片(2)位于下胶框(1)的上端内表面,所述导光板(3)位于反射片(2)的上端,所述下扩散片(4)位于导光板(3)的上端,所述下棱镜片(5)位于下扩散片(4)的上端,所述上棱镜片(6)位于下棱镜片(5)的上端,所述上扩散片(7)位于上棱镜片(6)的上端,所述遮光胶带(8)位于上扩散片(7)的上端,所述上胶框(9)位于下胶框(1)的上端外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胶框(9)的两端外表面设有侧板(10),所述侧板(10)的一端设有第一延伸板(11),所述第一延伸板(11)的下端设有第一活动槽(14),所述第一活动槽(14)的内端设有第一弹簧(13),所述第一弹簧(13)的外端设有活动块(12),所述活动块(12)的外端设有贯穿孔(15),所述贯穿孔(15)的上端设有方形槽(16),所述方形槽(16)的下端设有凸柱(20),所述凸柱(20)的外端设有第二弹簧(19),所述第二弹簧(19)的上端设有活动板(18),所述第一延伸板(11)的下端外表面设有凹槽(1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精度一体化背光源结构,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侧板(10)与上胶框(9)之间固定连接,且侧板(10)的宽度小于上胶框(9)的宽度,两组所述第一延伸板(11)位于两组侧板(10)的内端,且第一延伸板(11)的高度高于侧板(10)的高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精度一体化背光源结构,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第一活动槽(14)分别嵌入安装在两组第一延伸板(11)的一端内表面,所述第一弹簧(13)的一端固定在第一活动槽(14)的内端,所述第一弹簧(13)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活动块(12)的内端,所述活动块(12)沿着第一活动槽(14)呈左右滑动,两组所述方形槽(1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统超
申请(专利权)人:龙南华诚达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