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夜光表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7956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2 12: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机械表的表壳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夜光表壳;包括本体、上盖体、下盖体、孔盖、装饰件、第一发光件及第二发光件;本体设有上凹槽、下凹槽及若干个孔槽,上凹槽凹设于本体的上表面,下凹槽凹设与本体的下表面,孔槽凹设于本体的上表面;第一发光件设于上凹槽内,第一发光件设于下凹槽,第二发光件设于孔槽内;上盖体用于盖合上凹槽,下盖体用于盖合下凹槽,孔盖用于盖合孔槽;装饰件设于本体的上表面,装饰件呈设有若干个凸起;通过在本体加工上凹槽、下凹槽及若干个孔槽,在上凹槽、下凹槽放置第一发光体,在孔槽内放置第二发光体,使得本体的上表面、下表面均发出光,满足夜间查看时间的目的。满足夜间查看时间的目的。满足夜间查看时间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夜光表壳


[0001]本技术涉及机械表的表壳
,尤其涉及一种夜光表壳。

技术介绍

[0002]表壳通常是指手表主体(表头)的外壳部件,其作用是包容并保护手表的内在部件(机芯、表盘、表针等等),通常情况下,在光照充足的环境下,手表时间很容易看到,但是在无光照或光照较弱的夜间,手表时间则不能看到,需要开启光源才可以,故传统所用手表不能满足夜间使用手表看时间的要求,需要改良。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光照不足或无光照的情况下,不能看手机时间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夜光表壳,满足夜间查看时间的目的。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夜光表壳,包括本体、上盖体、下盖体、孔盖、装饰件、第一发光件及第二发光件;
[0006]所述本体设有上凹槽、下凹槽及若干个孔槽,所述上凹槽凹设于本体的上表面,所述下凹槽凹设与本体的下表面,所述孔槽凹设于本体的上表面;
[0007]所述第一发光件设于上凹槽内,所述第一发光件设于下凹槽,所述第二发光件设于孔槽内;
[0008]所述上盖体用于盖合上凹槽,所述下盖体用于盖合下凹槽,所述孔盖用于盖合孔槽;
[0009]所述装饰件设于本体的上表面,所述装饰件至本体中心的距离大于上凹槽至本体的中心距,所述装饰件至本体中心的距离小于孔槽至本体的中心距,所述装饰件呈设有若干个凸起。
[0010]进一步的,所述本体还包括侧凹槽,所述夜光表壳还包括侧盖,所述第一发光件设于侧凹槽,所述侧盖用于盖合侧凹槽。
[0011]进一步的,所述上凹槽呈闭合环状。
[0012]进一步的,所述下凹槽呈闭合环状。
[0013]进一步的,若干个所述孔槽以本体的中心轴线呈环形阵列设置。
[0014]进一步的,所述侧凹槽呈长条状设置。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在本体加工上凹槽、下凹槽及若干个孔槽,在上凹槽、下凹槽放置第一发光体,在孔槽内放置第二发光体,使得本体的上表面、下表面均发出光,满足夜间查看时间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的侧视图;
[0018]图3为本技术的后视图。
[0019]附图标记包括:
[0020]1—本体
ꢀꢀꢀꢀꢀꢀꢀꢀꢀꢀꢀꢀꢀ
2—上盖体
ꢀꢀꢀꢀꢀꢀꢀꢀꢀꢀꢀꢀ
3—下盖体
[0021]4—孔盖
ꢀꢀꢀꢀꢀꢀꢀꢀꢀꢀꢀꢀꢀ
5—装饰件
ꢀꢀꢀꢀꢀꢀꢀꢀꢀꢀꢀꢀ
6—侧盖。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技术的限定。
[0023]请参阅图1至图3,本技术的一种夜光表壳,包括本体1、上盖体2、下盖体3、孔盖4、装饰件5、第一发光件及第二发光件;
[0024]所述本体1设有上凹槽、下凹槽及若干个孔槽,所述上凹槽凹设于本体1的上表面,所述下凹槽凹设与本体1的下表面,所述孔槽凹设于本体1的上表面;
[0025]所述第一发光件设于上凹槽内,所述第一发光件设于下凹槽,所述第二发光件设于孔槽内;
[0026]所述上盖体2用于盖合上凹槽,所述下盖体3用于盖合下凹槽,所述孔盖4用于盖合孔槽;
[0027]所述装饰件5设于本体1的上表面,所述装饰件5至本体1中心的距离大于上凹槽至本体1的中心距,所述装饰件5至本体1中心的距离小于孔槽至本体1的中心距,所述装饰件5呈设有若干个凸起。
[0028]具体的,本实施例中,本体1为金属件制成,在本体1的上表面加工一个用于容置表芯的芯体凹槽,绕芯体凹槽的周边加工上凹槽,上凹槽呈闭合环状,上凹槽与芯体凹槽间距设置,在上凹槽内放置第一发光体,第一发光体呈液态状,然后用透明的上盖体2盖合在上凹槽,在上凹槽内加工六个孔槽,孔槽内放置第二发光体,然后用透明的孔盖4盖合在孔槽,第二发光体呈液态状,优选的,第二发光体的亮度高于第一发光体的亮度,使得夜间使用时,孔槽内发出的光亮过上凹槽内发出的光,在本体1的下表面加工一个下凹槽,下凹槽呈闭合环状,在下凹槽内放置第一发光体,然后用透明的下盖体3盖合在下凹槽,使得表壳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发出光。
[0029]通过在本体加工上凹槽、下凹槽及若干个孔槽,在上凹槽、下凹槽放置第一发光体,在孔槽内放置第二发光体,使得本体的上表面、下表面均发出光,满足夜间使用的目的。
[0030]所述本体1还包括侧凹槽,所述夜光表壳还包括侧盖6,所述第一发光件设于侧凹槽,所述侧盖6用于盖合侧凹槽,侧凹槽呈长条状,在侧凹槽内放置第一发光件,接着用侧盖6盖合在侧凹槽,使得本体1的侧面也能发出光。
[0031]以上内容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技术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夜光表壳,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1)、上盖体(2)、下盖体(3)、孔盖(4)、装饰件(5)、第一发光件及第二发光件;所述本体(1)设有上凹槽、下凹槽及若干个孔槽,所述上凹槽凹设于本体(1)的上表面,所述下凹槽凹设与本体(1)的下表面,所述孔槽凹设于本体(1)的上表面;所述第一发光件设于上凹槽内,所述第一发光件设于下凹槽,所述第二发光件设于孔槽内;所述上盖体(2)用于盖合上凹槽,所述下盖体(3)用于盖合下凹槽,所述孔盖(4)用于盖合孔槽;所述装饰件(5)设于本体(1)的上表面,所述装饰件(5)至本体(1)中心的距离大于上凹槽至本体(1)的中心距,所述装饰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胜华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胜华表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