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溶胶产生装置及其加热组件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87926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2 12: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气溶胶产生装置及其加热组件。所述加热组件包括基体、设置于所述基体外表面的发热体以及分别与所述发热体的两极电性连接的两个导电弹片。每一所述导电弹片均包括套设于所述基体的套接部、与所述套接部连接并与所述发热体弹性接触导通的至少一个弹性臂以及由所述至少一个弹性臂中的一个向远离所述基体的方向延伸的电极部。电极部延伸至远离基体和发热体的位置,从而可便于焊接导线。焊盘在电极部上可灵活设置,且焊盘能够更好地附着在电极部的表面,从而可提高焊接的稳定性。此外,由于焊点与发热体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从而还可避免在发热体加热时导致焊点温度过高融化,增加焊接可靠性。增加焊接可靠性。增加焊接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气溶胶产生装置及其加热组件


[0001]本技术涉及雾化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气溶胶产生装置及其加热组件。

技术介绍

[0002]加热不燃烧型雾化装置是一种通过低温加热不燃烧的方式加热雾化材料形成可抽吸气雾的气溶胶产生装置。目前,气溶胶产生装置的加热方式通常为管式外围加热或中心嵌入加热。其中,管式外围加热是指加热组件围绕于气溶胶产生基质外。现有的采用管式外围加热方式的气溶胶产生装置,其加热组件通常包括一用于收容气溶胶产生基质的加热管以及设置于加热管表面的发热体,发热体的两端通常丝印焊盘后,然后在焊盘上焊接引线以连接电源。由于一方面丝印焊盘厚度较小使得与引线的焊接不稳定,另一方面焊盘与加热管表面的附着强度也影响引线焊接的稳定性,而且焊接时操作不方便,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改进的加热组件及具有该加热组件的气溶胶产生装置。
[0004]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加热组件,用于气溶胶产生装置,包括基体、设置于所述基体外表面的发热体以及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热组件,用于气溶胶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体(11)、设置于所述基体(11)外表面的发热体(13)以及分别与所述发热体(13)的两极电性连接的两个导电弹片(12);每一所述导电弹片(12)均包括套设于所述基体(11)的套接部(121)、与所述套接部(121)连接并与所述发热体(13)弹性接触导通的至少一个弹性臂(122)以及由所述至少一个弹性臂(122)中的一个向远离所述基体(11)的方向延伸的电极部(12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11)呈管状,所述基体(11)内形成有用于收容气溶胶形成基质的收容腔(11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体(13)包括红外辐射发热膜。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导电弹片(12)分别设置于所述基体(11)的两端。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臂(122)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弹性臂(122)沿所述套接部(121)的周向均匀间隔分布。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导电弹片(12)还包括与所述套接部(121)连接并抵靠于所述基体(11)端面上的至少一个限位部(124)。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124)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限位部(124)沿所述套接部(121)的周向均匀间隔分布。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臂(122)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弹性臂(122)与多个所述限位部(124)沿所述套接部(121)的周向错开设置。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臂(122)的数量与所述限位部(124)的数量相同。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臂(122)的数量为3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小力梁峰郭玉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麦时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