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武玥专利>正文

一种大豆种植用补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879081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2 12: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豆种植用补苗装置,包括锥形集料斗和活动安装在锥形集料斗上端两侧一组相对的调节把手,所述锥形集料斗内设有出料计量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位于锥形集料斗内的出料计量机构可对播撒的大豆籽出料量进行自动计量,使大豆籽播撒更加均匀,采用扁平下料管可防止发生豆籽堆一块或稀厚不均匀现象,提高豆籽出苗率,搅拌叶片可对锥形集料斗内的豆籽进行搅拌,便于进行拌种混合防虫药。拌种混合防虫药。拌种混合防虫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豆种植用补苗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大豆种植领域,具体为一种大豆种植用补苗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大豆通称黄豆。豆科大豆属一年生草本,高30

90厘米。茎粗壮,直立,密被褐色长硬毛。大豆植株直立,有分枝,高度从几厘米到2米以上。自花授粉,花白色或微带紫色。种子为黄、绿、褐、黑或双色,每个荚果内含1至4粒种子。大豆在各类土壤中均可栽培,但在温暖、肥沃、排水良好的沙壤土中生长旺盛。
[0003]大豆在机械播种之后,往往会出现缺苗的现象,需要及时进行补苗,否则会导致产量的降低。大豆在进行补苗时,通常通过人工进行播撒豆籽,人工播撒大豆籽播撒不均匀,容易造成豆籽堆一块或稀厚不均匀现象,影响后续出苗,且大豆籽进行播种时需要拌和农药来预防虫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以上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大豆种植用补苗装置,以解决大豆种植用补苗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大豆种植用补苗装置,包括锥形集料斗和活动安装在锥形集料斗上端两侧一组相对的调节把手,所述锥形集料斗内设有出料计量机构;
[0007]出料计量机构包括驱动电机、驱动轴、搅拌轴、若干个搅拌叶片、主动链条齿、隔板、下料仓、下料轴、从动链条齿、传动链条、转动圆盘、若干个大豆拨料槽以及出料口,所述驱动电机水平安装在锥形集料斗一侧,所述驱动轴安装在驱动电机旋转端上,所述搅拌轴活动插装在锥形集料斗内,且前端与驱动轴连接,若干个搅拌叶片均匀安装在搅拌轴上,所述主动链条齿安装在驱动轴上,所述隔板倾斜插装在锥形集料斗内底部,所述下料仓设置在隔板一侧,所述下料轴活动插装在下料仓内,且前端伸出下料仓,所述从动链条齿安装在下料轴前端,所述传动链条套装在主动链条齿和从动链条齿上,所述转动圆盘安装在下料轴上,若干个大豆拨料槽均匀开在转动圆盘外表面上,所述出料口开在下料仓底部一侧。
[0008]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把手底部两侧通过一组固定杆安装在锥形集料斗上端两侧,且调节把手底部活动插装在固定杆内,固定杆上端一侧安装有紧固把手。
[0009]进一步的,所述隔板底部均匀开有若干个条形孔。
[0010]进一步的,所述主动链条齿尺寸小于从动链条齿尺寸。
[0011]进一步的,所述出料口处插装有扁平下料管,扁平下料管可拆卸结构。
[0012]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大豆种植用补苗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通过位于锥形集料斗内的出料计量机构可对播撒的大豆籽出料量进行自动计量,使大豆籽播撒更加均匀,采用扁平下料管可防止发生豆籽堆一块或稀厚不均匀现象,提高豆籽出苗率,搅拌叶片可对锥形集料斗内的豆籽进行搅拌,便于进行拌种混合防虫药。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所述一种大豆种植用补苗装置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所述锥形集料斗剖视图。
[0015]图3为本技术所述隔板示意图。
[0016]图4为本技术所述转动圆盘示意图。
[0017]图5为本技术所述一种大豆种植用补苗装置外观图。
[0018]图中:1、锥形集料斗;2、调节把手;3、驱动电机;4、驱动轴;5、搅拌轴;6、搅拌叶片;7、主动链条齿;8、隔板;9、下料仓;10、下料轴;11、从动链条齿;12、传动链条;13、转动圆盘;14、大豆拨料槽;15、出料口;16、固定杆;17、紧固把手;18、条形孔;19、下料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具体描述,如图1

5所示:一种大豆种植用补苗装置,包括锥形集料斗1和活动安装在锥形集料斗1上端两侧一组相对的调节把手2,所述锥形集料斗1内设有出料计量机构;出料计量机构包括驱动电机3、驱动轴4、搅拌轴5、若干个搅拌叶片6、主动链条齿7、隔板8、下料仓9、下料轴10、从动链条齿11、传动链条12、转动圆盘13、若干个大豆拨料槽14以及出料口15,所述驱动电机3水平安装在锥形集料斗1一侧,所述驱动轴4安装在驱动电机3旋转端上,所述搅拌轴5活动插装在锥形集料斗1内,且前端与驱动轴4连接,若干个搅拌叶片6均匀安装在搅拌轴5上,所述主动链条齿7安装在驱动轴4上,所述隔板8倾斜插装在锥形集料斗1内底部,所述下料仓9设置在隔板8一侧,所述下料轴10活动插装在下料仓9内,且前端伸出下料仓9,所述从动链条齿11安装在下料轴10前端,所述传动链条12套装在主动链条齿7和从动链条齿11上,所述转动圆盘13安装在下料轴10上,若干个大豆拨料槽14均匀开在转动圆盘13外表面上,所述出料口15开在下料仓9底部一侧;所述调节把手2底部两侧通过一组固定杆16安装在锥形集料斗1上端两侧,且调节把手2底部活动插装在固定杆16内,固定杆16上端一侧安装有紧固把手17;所述隔板8底部均匀开有若干个条形孔18;所述主动链条齿7尺寸小于从动链条齿11尺寸;所述出料口15处插装有扁平下料管19,扁平下料管19可拆卸结构。
[0020]本实施方案的工作原理:该装置所使用的用电设备由外接的控制器进行控制,使用时,使用者将需要补苗的大豆籽均匀投入锥形集料斗1内并添加定量的防虫药;
[0021]补苗时:使用者首先在需要补苗的地方打好洞,便于后续播撒大豆籽,调节把手2底部两侧通过一组固定杆16安装在锥形集料斗1上端两侧,且调节把手2底部活动插装在固定杆16内,固定杆16上端一侧安装有紧固把手17,使用者可根据需求调节调节把手2的高度,并通过紧固把手17进行固定,使用者双手握住一组相对的调节把手2,并使锥形集料斗1底部的扁平下料管19位于打好洞内,打开驱动电机3开关,驱动电机3水平安装在锥形集料斗1一侧,驱动轴4安装在驱动电机3旋转端上,搅拌轴5通过紧固轴承活动插装在锥形集料斗1内,且前端与驱动轴4连接,驱动轴4首先带动搅拌轴5开始转动,若干个搅拌叶片6均匀安装在搅拌轴5上,搅拌叶片6可对锥形集料斗1内的大豆籽和防虫药进行拌种混合,主动链条齿7安装在驱动轴4上,隔板8倾斜插装在锥形集料斗1内底部,隔板8底部均匀开有若干个条形孔18,如图3所示,下料仓9设置在隔板8一侧,拌种除虫药后的大豆籽通过条形孔18进入下料仓9内,下料轴10通过紧固轴承活动插装在下料仓9内,且前端伸出下料仓9,从动链
条齿11安装在下料轴10前端,传动链条12套装在主动链条齿7和从动链条齿11上,且主动链条齿7尺寸小于从动链条齿11尺寸,可以起到减速作用,驱动轴4同时通过传动链条12带动下料轴10开始缓慢转动,转动圆盘13安装在下料轴10上,若干个大豆拨料槽14均匀开在转动圆盘13外表面上,如图4所示,转动圆盘13逆时针转动,通过大豆拨料槽14拨动下料仓9内的大豆籽均匀下料,使用者可通过驱动电机3控制大豆籽下料量,从而达到精确计量下料,出料口15开在下料仓9底部一侧,出料口15处插装有扁平下料管19,计量后的大豆籽通过扁平下料管19最后落入打好洞内,扁平下料管19可拆卸结构,便于清理扁平下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豆种植用补苗装置,包括锥形集料斗(1)和活动安装在锥形集料斗(1)上端两侧一组相对的调节把手(2),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集料斗(1)内设有出料计量机构;出料计量机构包括驱动电机(3)、驱动轴(4)、搅拌轴(5)、若干个搅拌叶片(6)、主动链条齿(7)、隔板(8)、下料仓(9)、下料轴(10)、从动链条齿(11)、传动链条(12)、转动圆盘(13)、若干个大豆拨料槽(14)以及出料口(15),所述驱动电机(3)水平安装在锥形集料斗(1)一侧,所述驱动轴(4)安装在驱动电机(3)旋转端上,所述搅拌轴(5)活动插装在锥形集料斗(1)内,且前端与驱动轴(4)连接,若干个搅拌叶片(6)均匀安装在搅拌轴(5)上,所述主动链条齿(7)安装在驱动轴(4)上,所述隔板(8)倾斜插装在锥形集料斗(1)内底部,所述下料仓(9)设置在隔板(8)一侧,所述下料轴(10)活动插装在下料仓(9)内,且前端伸出下料仓(9),所述从动链条齿(11)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红霞武玥曹然
申请(专利权)人:武玥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