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适应QC
‑
LDPC码的确定性构造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适应QC
‑
LDPC码的确定性构造方法,属于卫星信道编码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卫星通信业务的持续扩大以及对卫星组网需求的不断提升,卫星转发器也朝着向具备再生式处理功能的方向发展。相比于透明转发器,处理转发器虽然在频谱利用率、链路性能、通信容量、组网灵活性等方面具有优越性,但由于增大了星上处理设备的复杂度,也增加了对卫星载荷和电源功率的要求,因此限制了编码方式的灵活选择。
[0003]码的结构决定了LDPC码的性能。借助于计算机搜索,人们已经提出一些大围长LDPC码的构造方法,虽然纠错性能较好,但其校验矩阵中非零元素的分布没有规律,导致其节点信息无法用映射关系或者递推公式表征,因此在编解码时需要存储校验矩阵和生成矩阵的所有列向量,从而在VLSI上的实现变得困难。以DVB
‑
S2标准为例,它对长码和短码分别规定了11种和10种码率,由此可见,其QC
‑
LDP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适应QC
‑
LDPC码的确定性构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1)将稀疏校验矩阵分为校验部分和信息部分,其中校验部分采用双对角线结构;(2)利用信息部分与单位矩阵生成等效矩阵,提取等效矩阵的循环移位系数形成基矩阵;(3)按照递推公式对基矩阵进行赋值;(4)求解基矩阵中各元素的最大值,作为循环移位矩阵尺寸的下界;(5)根据卫星信道状态对编码参数进行自适应调整;(6)利用构造好的校验矩阵直接对信息进行编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适应QC
‑
LDPC码的确定性构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稀疏校验矩阵H分为校验部分H
a
和信息部分H
b
的具体形式为:其中,m、n、p均为正整数,p
m,n
为循环移位系数,I(p
m,n
)表示一个p
×
p的循环移位矩阵;H
a
为双对角线结构,大小为mp
×
mp,对角线位置由单位阵I和零矩阵0构成;H
b
大小为mp
×
np。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适应QC
‑
LDPC码的确定性构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的利用信息部分与单位矩阵生成的等效矩阵为: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适应QC
‑
LDPC码的确定性构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轶,翟盛华,李雄飞,翟继强,杨磊,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空间无线电技术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