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电缆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复合电缆。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中国电力工业、数据通信业、城市轨道交通业、汽车业以及造船等行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对电线电缆的性能和使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电缆一般都只包括外被层以及设置于外被层中的电缆芯,外被层不仅起到绝缘作用,还对内部的电缆芯起到保护作用,使得电缆能更加耐用;在现有技术中电缆依旧存在以下问题:
[0003]1.现有的电缆在铺设时,由于现场较为混乱,经常会出现踩踏电缆或者过车碾压电缆的现象,由于现有电缆只是在电缆芯的外层包裹了一层外被层,在受压时不仅外被层会受到损伤,电缆芯也会受力变形,从而会影响电缆的使用寿命;
[0004]2.现有的电缆在使用时,经常会对电缆进行拖拽,使得外被层会和地面产生摩擦,长时间会损坏外被层,造成漏电;
[0005]3.现有的电缆在长时间工作时,由于电阻的原因会产生大量热量,而电缆的外被层又会阻止散热,严重时会出现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6]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合电缆包括:底板;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上开设有第一条形滑槽,所述第二支撑板上开设有第二条形滑槽,所述底板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块与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一条形滑槽内,所述第二连接块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二条形滑槽内,所述第一支撑板端部设置有插接块,所述第二支撑板端部设置有连接槽,所述插接块能够伸入所述连接槽内;外被层,覆设于所述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底板外侧,从而使所述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底板之间形成内腔;安装座,固定设置于所述底板上,并位于所述内腔内;至少一个缆线,设置于所述安装座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上设置有第一活塞与第二活塞,所述第一活塞与第二活塞对称设置,并能够沿水平方向滑移,所述第一活塞与所述底板之间形成第一活塞腔,所述第二活塞与所述底板之间形成第二活塞腔,所述第一活塞腔内设置有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一端抵接于所述第一活塞,另一端抵接于所述底板,所述第二活塞腔内设置有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一端抵接于所述第二活塞,另一端抵接于所述底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电缆还包括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板中部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活塞铰接,所述第二连杆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板中部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活塞铰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被层上开设有第一连通孔与第二连通孔,所述第一连通孔连通所述内腔与大气,所述安装座上开设有散热通道,所述底板上设置有第一单向阀组件与第二单向阀组件,所述底板上还设置有四通管道,所述四通管道的四端分别连接第一活塞腔、第二活塞腔、第一单向阀组件、第二单向阀组件,所述第一单向阀组件使空气能够单向的从第二连接孔进入第一活塞腔以及第二活塞腔,...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