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树卫专利>正文

一种康复科用肌肉恢复锻炼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87756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2 12: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锻炼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康复科用肌肉恢复锻炼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实现全面锻炼、具有放置机构和自动限位的康复科用肌肉恢复锻炼装置。一种康复科用肌肉恢复锻炼装置,包括:支架、按摩轮、摆动机构、限位机构和转动机构,支架上转动式均匀设有八个按摩轮,支架上侧设有摆动机构,支架上侧设有限位机构,按摩轮、支架与限位机构之间连接有转动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人们握住握手,随后人们向内侧移动握手,从而使得连接块转动,进而第一扭力弹簧扭转形变,达到了锻炼手臂的效果。达到了锻炼手臂的效果。达到了锻炼手臂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康复科用肌肉恢复锻炼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锻炼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康复科用肌肉恢复锻炼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偏瘫、截瘫、瘫痪以及长期卧床的患者,为了尽快康复,一般都会在康复科室中进行专项治疗,传统的治疗方法多为理疗和药物治疗,但治疗效果不太明显,这时人们会使用器械进行锻炼恢复,现有的锻炼装置项目比较单一,不能对患者肌肉进行全面的锻炼,所以,需要设计一种锻炼装置。
[0003]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实现全面锻炼、具有放置机构和自动限位的康复科用肌肉恢复锻炼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现全面锻炼、具有放置机构和自动限位的康复科用肌肉恢复锻炼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锻炼装置单一的缺点。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康复科用肌肉恢复锻炼装置,包括:支架、按摩轮、摆动机构、限位机构和转动机构,支架上转动式均匀设有八个按摩轮,支架上侧设有摆动机构,支架上侧设有限位机构,按摩轮、支架与限位机构之间连接有转动机构。
[0006]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摆动机构包括:支架左右两侧均转动式设有转轴,两个转轴上对称设有连接块,连接块上下两侧与支架之间均连接有第一扭力弹簧,第一扭力弹簧绕在转轴上,第一扭力弹簧有四个,连接块前侧设有握手。
[0007]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限位机构包括:支架两侧均设有固定架,两个固定架上对称转动式设有夹块,夹块上下两侧与相邻的固定架之间均连接有第二扭力弹簧,第二扭力弹簧有四个,第二扭力弹簧绕在夹块上,夹块上侧设有第一转块,支架两侧均设有第一固定块,两个第一固定块上对称滑动式设有第一滑块,同侧的第一转块和同侧的连接块均与第一滑块配合,两个第一固定块内侧均设有两个第一固定杆,第一滑块与同侧的两个第一固定杆滑动式连接,第一滑块上下两侧与相邻的第一固定块之间均连接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绕在第一固定杆上,第一弹簧有四个。
[0008]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转动机构包括:按摩轮两侧均设有第二转块,第二转块与支架之间连接有第三扭力弹簧,第三扭力弹簧绕在按摩轮上,第三扭力弹簧有十六个,支架下侧设有第二固定块,第二固定块下部两侧均设有第二固定杆,两个第二固定杆与第二固定块之间滑动式设有第二滑块,第二滑块两侧与同侧的第二固定杆之间均连接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绕在第二固定杆上,两个固定架上对称滑动式设有拨块,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均与拨块配合,拨块上下两侧与相邻的固定架之间均连接有第三弹簧,第三弹簧有四个。
[0009]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还包括有刮动机构,刮动机构包括:支架下侧均匀设有三个滑轨,三个滑轨之间滑动式设有刮块,刮块下部两侧与同侧的滑轨之间均连接有第四
弹簧,第四弹簧绕在滑轨上。
[0010]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还包括有扭动机构,扭动机构包括:支架两侧均设有导轨,两个导轨之间滑动式设有支撑块,支撑块中部转动式设有转盘,转盘下部与支撑块之间连接有第四扭力弹簧,第四扭力弹簧绕在转盘上,支撑块下部两侧均对称转动式设有两个轮子,轮子的数量为八个。
[0011]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还包括有放置机构,放置机构包括:中部的滑轨上设有第三固定块,第三固定块与支架之间连接有储物箱,储物箱上转动式设有挡板,挡板两侧与储物箱之间均连接有第五扭力弹簧,第五扭力弹簧绕在挡板上。
[0012]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滑轨上设有固定杆。
[0013]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通过人们握住握手,随后人们向内侧移动握手,从而使得连接块转动,进而第一扭力弹簧扭转形变,达到了锻炼手臂的效果,由于是手动控制,人们可根据自身需要移动握手,避免拉伤;2、通过第一弹簧复位带动第一滑块复位,从而使得第二扭力弹簧复位带动夹块和第一转块复位,达到了限位的效果,以便实现更好的锻炼效果;3、通过第三弹簧被拉伸,使得第二滑块向下移动,进而第二弹簧被压缩,使得第二转块和按摩轮转动,继而第三扭力弹簧扭转形变,达到了按摩背部的效果;4、通过第二滑块向下移动带动刮块沿着滑轨向下移动,从而使得第四弹簧被压缩,达到了按摩腿部的效果;5、通过人们手动向前移动支撑块,从而使得滚轮转动,进而转盘向前移动,随后人们站在转盘上,当人们转动身体时转盘转动,从而使得第四扭力弹簧扭转形变,达到了转动身体的效果;6、通过可手动向后转动挡板,从而使得第五扭力弹簧扭转形变,随后人们将物品放在储物箱内,随后松开挡板,从而使得第五扭力弹簧复位带动挡板复位,达到了放置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专利技术摆动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专利技术限位机构的第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5为本专利技术限位机构的第二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6为本专利技术转动机构的第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7为本专利技术转动机构的第二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8为本专利技术刮动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9为本专利技术扭动机构的剖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10为本专利技术扭动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11为本专利技术放置机构的剖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12为本专利技术放置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6]其中:1

支架,2

按摩轮,3

摆动机构,31

转轴,32

第一扭力弹簧,33

连接块,34

握手,4

限位机构,41

固定架,42

夹块,43

第二扭力弹簧,44

第一转块,45

第一固定块,46

第一滑块,47

第一固定杆,48

第一弹簧,5

转动机构,51

第二转块,52

第三扭力弹簧,53

第二固定块,54

第二滑块,55

第二固定杆,56

第二弹簧,57

拨块,58

第三弹簧,6

刮动机构,61

滑轨,62

刮块,63

第四弹簧,7

扭动机构,71

导轨,72

支撑块,73

转盘,74

第四扭力弹簧,75

滚轮,8

放置机构,81

第三固定块,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康复科用肌肉恢复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1)、按摩轮(2)、摆动机构(3)、限位机构(4)和转动机构(5),支架(1)上转动式均匀设有八个按摩轮(2),支架(1)上侧设有摆动机构(3),支架(1)上侧设有限位机构(4),按摩轮(2)、支架(1)与限位机构(4)之间连接有转动机构(5)。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康复科用肌肉恢复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摆动机构(3)包括:支架(1)左右两侧均转动式设有转轴(31),两个转轴(31)上对称设有连接块(33),连接块(33)上下两侧与支架(1)之间均连接有第一扭力弹簧(32),第一扭力弹簧(32)绕在转轴(31)上,第一扭力弹簧(32)有四个,连接块(33)前侧设有握手(34)。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康复科用肌肉恢复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限位机构(4)包括:支架(1)两侧均设有固定架(41),两个固定架(41)上对称转动式设有夹块(42),夹块(42)上下两侧与相邻的固定架(41)之间均连接有第二扭力弹簧(43),第二扭力弹簧(43)有四个,第二扭力弹簧(43)绕在夹块(42)上,夹块(42)上侧设有第一转块(44),支架(1)两侧均设有第一固定块(45),两个第一固定块(45)上对称滑动式设有第一滑块(46),同侧的第一转块(44)和同侧的连接块(33)均与第一滑块(46)配合,两个第一固定块(45)内侧均设有两个第一固定杆(47),第一滑块(46)与同侧的两个第一固定杆(47)滑动式连接,第一滑块(46)上下两侧与相邻的第一固定块(45)之间均连接有第一弹簧(48),第一弹簧(48)绕在第一固定杆(47)上,第一弹簧(48)有四个。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康复科用肌肉恢复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转动机构(5)包括:按摩轮(2)两侧均设有第二转块(51),第二转块(51)与支架(1)之间连接有第三扭力弹簧(52),第三扭力弹簧(52)绕在按摩轮(2)上,第三扭力弹簧(5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树卫
申请(专利权)人:刘树卫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