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深地下连续墙结构的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87703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2 12: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超深地下连续墙结构的施工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特制的双轮铣槽机,在超深地下连续墙结构的待开挖基层上自地面向下施工,施工出Ⅰ型槽段第一孔和Ⅰ型槽段第二孔,对Ⅰ型槽段第一孔和Ⅰ型槽段第二孔之间得到第一段Ⅰ型槽段,下放Ⅰ型槽段钢筋笼,浇灌混凝土形成第一段Ⅰ型地连墙体;采用相同的方法形成第二段Ⅰ型地连墙体,得到第一段Ⅱ型槽段,形成第一段Ⅱ型地连墙体、第三段Ⅰ型槽段、第二段Ⅱ型槽段,形成第二段Ⅱ型地连墙体;能够保证Ⅰ型槽段和Ⅱ型槽段内槽型平整的要求,施工周期短,保证了施工质量。证了施工质量。证了施工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型槽段第一孔和Ⅰ型槽段第二孔之后,分别利用升降杆带动马达下降,使得第一辅助轮和第二辅助轮下降至第一铣轮和第二铣轮前后之间下方区域,利用所述第一辅助轮和第二辅助轮对Ⅰ型槽段第一孔和Ⅰ型槽段第二孔内的第一铣轮和第二铣轮之间的铣槽盲区进行磨平;
[0006]步骤二、利用双轮铣槽机在所述超深地下连续墙结构的待开挖基层上,对所述Ⅰ型槽段第一孔和所述Ⅰ型槽段第二孔之间的区域进行自地面向下施工,直至与所述Ⅰ型槽段第一孔和所述Ⅰ型槽段第二孔深度相同,得到第一段Ⅰ型槽段;
[0007]步骤三、向所述第一段Ⅰ型槽段内下放Ⅰ型槽段钢筋笼,所述Ⅰ型槽段钢筋笼的尺寸与所述第一段Ⅰ型槽段的内部尺寸相匹配;
[0008]步骤四、向所述Ⅰ型槽段钢筋笼内浇灌混凝土,形成第一段Ⅰ型地连墙体;
[0009]步骤五、采用相同的方法在所述第一段Ⅰ型槽段的一侧施工得到第二段Ⅰ型槽段,所述第二段Ⅰ型槽段与所述第一段Ⅰ型槽段平行间隔布置,并在所述第二段Ⅰ型槽段内下放Ⅰ型槽段钢筋笼后浇灌混凝土,形成第二段Ⅰ型地连墙体;所述第二段Ⅰ型槽段与所述第一段Ⅰ型槽段之间区域的宽度小于所述双轮铣槽机的铣槽宽度;
[0010]步骤六、利用双轮铣槽机在所述超深地下连续墙结构的待开挖基层上,对第二段Ⅰ型槽段与所述第一段Ⅰ型槽段之间区域进行自地面向下施工,直至与所述第二段Ⅰ型槽段与所述第一段Ⅰ型槽段深度相同,得到第一段Ⅱ型槽段;
[0011]步骤七、向所述第一段Ⅱ型槽段内下放Ⅱ型槽段钢筋笼,所述Ⅱ型槽段钢筋笼的尺寸与所述Ⅱ型槽段的内部尺寸相匹配;
[0012]步骤八、向所述Ⅱ型槽段钢筋笼内浇灌混凝土,形成第一段Ⅱ型地连墙体;
[0013]步骤九、采用相同的方法在所述第二段Ⅰ型槽段的一侧施工得到第三段Ⅰ型槽段,所述第三段Ⅰ型槽段与所述第二段Ⅰ型槽段平行间隔布置,并在所述第三段Ⅰ型槽段内下放Ⅰ型槽段钢筋笼后浇灌混凝土,形成第三段Ⅰ型地连墙体;所述第三段Ⅰ型槽段与所述第二段Ⅰ型槽段之间区域的宽度小于所述双轮铣槽机的铣槽宽度;
[0014]步骤十、利用双轮铣槽机在所述超深地下连续墙结构的待开挖基层上,对第三段Ⅰ型槽段与所述第二段Ⅰ型槽段之间区域进行自地面向下施工,直至与所述第三段Ⅰ型槽段与所述第二段Ⅰ型槽段深度相同,得到第二段Ⅱ型槽段;
[0015]步骤十一、向所述第二段Ⅱ型槽段内下放Ⅱ型槽段钢筋笼,所述Ⅱ型槽段钢筋笼的尺寸与所述Ⅱ型槽段的内部尺寸相匹配;
[0016]步骤十二、向所述Ⅱ型槽段钢筋笼内浇灌混凝土,形成第二段Ⅱ型地连墙体。
[0017]进一步地,所述步骤一中,先在所述超深地下连续墙结构的待开挖基层上自地面向下利用液压抓斗成槽机施工成槽至30米深度后,再利用双轮铣槽机向下施工,施工出Ⅰ型槽段第一孔和Ⅰ型槽段第二孔。
[0018]进一步地,成槽前采用导向架进行定位。
[0019]进一步地,所述步骤一中,双轮铣槽机的切削速度为每分钟12厘米。
[0020]进一步地,所述步骤六中,在第二段Ⅰ型槽段与所述第一段Ⅰ型槽段内的Ⅰ型地连墙体强度达70%后,利用双轮铣槽机在所述超深地下连续墙结构的待开挖基层上,对第二段Ⅰ型槽段与所述第一段Ⅰ型槽段之间区域进行自地面向下施工。
[002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辅助轮和第二辅助轮的辅助轮刀呈圆盘结构,所述圆盘结构上设置有四个圆形镂空部,所述四个圆形镂空部以所述圆盘结构的中心为轴呈圆周均匀分
布,所述圆形镂空部的边缘贯穿圆盘结构的外周面。
[0022]进一步地,所述机座前后表面设置有竖直延伸的限位槽,所述马达可升降地设置于所述限位槽内。
[0023]进一步地,所述所述第一铣轮和第二铣轮的铣轮刀中心设置有铣轮轴,所述第一辅助轮和第二辅助轮的辅助轮刀端部位于第一铣轮和第二铣轮的铣轮轴之间,所述辅助轮刀的厚度小于所述铣轮刀之间的间距。
[0024]进一步地,所述Ⅰ型槽段和所述Ⅱ型槽段的施工过程中,利用升降杆带动马达下降,使得第一辅助轮和第二辅助轮下降至第一铣轮和第二铣轮前后之间下方区域,利用所述第一辅助轮和第二辅助轮对Ⅰ型槽段和所述Ⅱ型槽段内的第一铣轮和第二铣轮之间的铣槽盲区进行磨平。
[0025]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利用升降杆带动马达移动,使得第一辅助轮和第二辅助轮移动至第一铣轮和第二铣轮之间,利用所述第一辅助轮和第二辅助轮的辅助轮刀对第一铣轮和第二铣轮的铣轮刀之间进行清理。
[002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超深地下连续墙结构的施工方法,采用特制的双轮铣槽机,在所述超深地下连续墙结构的待开挖基层上自地面向下施工,施工出Ⅰ型槽段第一孔和Ⅰ型槽段第二孔,对Ⅰ型槽段第一孔和Ⅰ型槽段第二孔之间的区域进行自地面向下施工,得到第一段Ⅰ型槽段,向第一段Ⅰ型槽段内下放Ⅰ型槽段钢筋笼,浇灌混凝土,形成第一段Ⅰ型地连墙体;采用相同的方法在第一段Ⅰ型槽段的一侧施工得到第二段Ⅰ型槽段,形成第二段Ⅰ型地连墙体;对第二段Ⅰ型槽段与第一段Ⅰ型槽段之间区域进行自地面向下施工,得到第一段Ⅱ型槽段;向第一段Ⅱ型槽段内下放Ⅱ型槽段钢筋笼,浇灌混凝土,形成第一段Ⅱ型地连墙体;采用相同的方法在第二段Ⅰ型槽段的一侧施工得到第三段Ⅰ型槽段,利用双轮铣槽机在超深地下连续墙结构的待开挖基层上,对第三段Ⅰ型槽段与第二段Ⅰ型槽段之间区域进行自地面向下施工,得到第二段Ⅱ型槽段;向第二段Ⅱ型槽段内下放Ⅱ型槽段钢筋笼,浇灌混凝土,形成第二段Ⅱ型地连墙体;能够保证Ⅰ型槽段和Ⅱ型槽段内槽型平整的要求,施工周期短,保证了施工质量。
附图说明
[002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8]图1为超深地下连续墙结构示意图;
[0029]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超深地下连续墙结构的施工方法的双轮铣槽机示意图;
[0030]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超深地下连续墙结构的施工方法的双轮铣槽机俯视图;
[0031]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超深地下连续墙结构的施工方法的双轮铣槽机局部放大图。
[0032]图示说明:1
‑Ⅰ
型地连墙体;2
‑Ⅱ
型地连墙体;3

双轮铣槽机;31

第一铣轮;32

第二铣轮;33

机座;34

第一辅助轮;35

第二辅助轮;36

马达;37

升降杆;341

圆形镂空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33]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深地下连续墙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超深地下连续墙结构包括三组尺寸相同的Ⅰ型地下连续墙区和位于三组Ⅰ型地下连续墙区之间的两组尺寸相同的Ⅱ型地下连续墙区,所述Ⅰ型地下连续墙区包括Ⅰ型槽段和施工于Ⅰ型槽段内的Ⅰ型地连墙体(1),所述Ⅱ型地下连续墙区包括Ⅱ型槽段和施工于Ⅱ型槽段内的Ⅱ型地连墙体(2),所述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利用双轮铣槽机(3)在所述超深地下连续墙结构的待开挖基层上自地面向下施工,施工出Ⅰ型槽段第一孔和Ⅰ型槽段第二孔,所述Ⅰ型槽段第一孔和所述Ⅰ型槽段第二孔平行间隔分布且深度相同,所述Ⅰ型槽段第一孔和所述Ⅰ型槽段第二孔之间的区域宽度小于所述双轮铣槽机(3)的铣槽宽度;其中,所述双轮铣槽机(3)包括第一铣轮(31)、第二铣轮(32)、机座(33)、第一辅助轮(34)和第二辅助轮(35),所述第一铣轮(31)和第二铣轮(32)设置于所述机座(33)下方两侧,所述第一辅助轮(34)和第二辅助轮(35)分别设置于所述机座(33)的前后两侧,所述第一铣轮(31)和第二铣轮(32)分别有数个平行间隔分布的铣轮刀构成,所述第一辅助轮(34)和第二辅助轮(35)分别有数个平行间隔分布的辅助轮刀构成,所述第一辅助轮(34)的辅助轮刀交错位于机座(33)前方的铣轮刀之间,所述第二辅助轮(35)的辅助轮刀交错位于机座(33)前方的铣轮刀之间;所述第一辅助轮(34)和第二辅助轮(35)分别安装于马达(36)的马达轴(35)上,两个马达(36)设置于所述机座(33)的前后两侧,所述马达(36)顶部连接有升降杆(37);施工出Ⅰ型槽段第一孔(5)和Ⅰ型槽段第二孔(6)之后,分别利用升降杆(37)带动马达(36)下降,使得第一辅助轮(34)和第二辅助轮(35)下降至第一铣轮(31)和第二铣轮(32)前后之间下方区域,利用所述第一辅助轮(34)和第二辅助轮(35)对Ⅰ型槽段第一孔和Ⅰ型槽段第二孔内的第一铣轮(31)和第二铣轮(32)之间的铣槽盲区进行磨平;步骤二、利用双轮铣槽机(3)在所述超深地下连续墙结构的待开挖基层上,对所述Ⅰ型槽段第一孔和所述Ⅰ型槽段第二孔之间的区域进行自地面向下施工,直至与所述Ⅰ型槽段第一孔和所述Ⅰ型槽段第二孔深度相同,得到第一段Ⅰ型槽段;步骤三、向所述第一段Ⅰ型槽段内下放Ⅰ型槽段钢筋笼,所述Ⅰ型槽段钢筋笼的尺寸与所述第一段Ⅰ型槽段的内部尺寸相匹配;步骤四、向所述Ⅰ型槽段钢筋笼内浇灌混凝土,形成第一段Ⅰ型地连墙体(1);步骤五、采用相同的方法在所述第一段Ⅰ型槽段的一侧施工得到第二段Ⅰ型槽段,所述第二段Ⅰ型槽段与所述第一段Ⅰ型槽段平行间隔布置,并在所述第二段Ⅰ型槽段内下放Ⅰ型槽段钢筋笼后浇灌混凝土,形成第二段Ⅰ型地连墙体(1);所述第二段Ⅰ型槽段与所述第一段Ⅰ型槽段之间区域的宽度小于所述双轮铣槽机(3)的铣槽宽度;步骤六、利用双轮铣槽机(3)在所述超深地下连续墙结构的待开挖基层上,对第二段Ⅰ型槽段与所述第一段Ⅰ型槽段之间区域进行自地面向下施工,直至与所述第二段Ⅰ型槽段与所述第一段Ⅰ型槽段深度相同,得到第一段Ⅱ型槽段;步骤七、向所述第一段Ⅱ型槽段内下放Ⅱ型槽段钢筋笼,所述Ⅱ型槽段钢筋笼的尺寸与所述Ⅱ型槽段的内部尺寸相匹配;步骤八、向所述Ⅱ型槽段钢筋笼内浇灌混凝土,形成第一段Ⅱ型地连墙体(2);步骤九、采用相同的方法在所述第二段Ⅰ型槽段的一侧施工得到第三段Ⅰ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茂兴谢志杰刘则邹刘志军吴超瑜饶明文汪国胜蔡凯祥梁何龙陈运彬杨鹏尊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源天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