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剪力墙垂直度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87660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2 12: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检测装置设备技术领域,尤其为剪力墙垂直度检测装置领域,包括底部测板、连接板、转动轴A、中部测板、转动轴B、转动板、上部测板、剪力墙体,所述底部测板的内侧设置有测板内槽A,所述底部测板的左端设置有底部检测锥,当上部检测锥与剪力墙体相接触后,推动上部测板垂直向下移动,然后上部测板带动伸缩杆的收缩,并同步对转动板产生压力,然后转动板受力进行转动,进而带动中部测板逐步向剪力墙体的位置移动,然后直至中部检测锥与剪力墙体相接触,然后观察底部检测锥、中部检测锥、上部检测锥是否位于同一垂直线位置,同时通过水准泡A、水准泡B、水准泡C的设置,用于检测底部测板、中部测板、上部测板是否位于水平位置。位置。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剪力墙垂直度检测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检测装置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剪力墙垂直度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剪力墙又称抗风墙、抗震墙、结构墙,是房屋或构筑物中主要承受风荷载或地震作用引起的水平荷载和竖向荷载的墙体。
[0003]剪力墙分平面剪力墙和筒体剪力墙,平面剪力墙用于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升板结构、无梁楼盖体系中,为增加结构的刚度、强度及抗倒塌能力,在某些部位可现浇或预制装配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现浇剪力墙与周边梁、柱同时浇筑,整体性好,筒体剪力墙用于高层建筑、高耸结构和悬吊结构中,由电梯间、楼梯间、设备及辅助用房的间隔墙围成,筒壁均为现浇钢筋混凝土墙体,其刚度和强度较平面剪力墙高可承受较大的水平荷载。
[0004]剪力墙按结构材料可以分为钢筋混凝土剪力墙、钢板剪力墙、型钢混凝土剪力墙和配筋砌块剪力墙。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传统的方法在对剪力墙垂直度进行检测时,是使用靠尺或激光仪进行测量,利用靠尺对剪力墙垂直度进行检测时,不易准确的检测剪力墙垂直度,利用激光仪测量模板的垂直度时,由于激光仪需要调平后方可进行检测,如果检测区域的地面不平整则很难调平激光仪,进而会造成一定误差。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剪力墙垂直度检测装置,具有当上部检测锥与剪力墙体相接触后,推动上部测板垂直向下移动,然后上部测板带动伸缩杆的收缩,并同步对转动板产生压力,然后转动板受力进行转动,进而带动中部测板逐步向剪力墙体的位置移动,然后直至中部检测锥与剪力墙体相接触,然后观察底部检测锥、中部检测锥、上部检测锥是否位于同一垂直线位置,同时通过水准泡A、水准泡B、水准泡C的设置,用于检测底部测板、中部测板、上部测板是否位于水平位置的特点。
[0006]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剪力墙垂直度检测装置,包括底部测板、连接板、转动轴A、中部测板、转动轴B、转动板、上部测板、剪力墙体,所述底部测板的内侧设置有测板内槽A,所述底部测板的左端设置有底部检测锥,所述底部测板的前端设置有水准泡A,所述连接板的上端固定设置有伸缩杆,所述中部测板的前端设置有水准泡B,所述中部测板的左端设置有中部检测锥,所述中部测板的内侧设置有测板内槽B,所述转动板的内侧设置有连接孔E,所述上部测板的前端设置有水准泡C,所述上部测板的左端设置有上部检测锥。
[0007]其中,所述底部测板为长方形结构设置,底部测板的宽度是其自身高度的两倍,底部测板的内侧设置有连接孔A,连接孔A为圆柱形结构的通孔,连接孔A的长度与底部测板的宽度相同;当使用检测装置时,先将底部测板平稳且水平的放置于地面上方,通过连接孔A的设置,用于底部测板与连接板的连接。
[0008]其中,所述测板内槽A为长方形结构的凹型槽,测板内槽A的前、后两端均开设有连接孔B,连接孔B为圆柱形结构的通孔,连接孔B的直径为连接孔A直径的二分之一;通过测板
内槽A的设置,为转动板的转动提供空间,通过连接孔B的设置,用于底部测板、上部测板与转动板的连接。
[0009]其中,所述底部检测锥的前视面为等边三角形,底部检测锥的长度与底部测板的宽度相同,底部检测锥的宽度与底部测板的高度相同,底部检测锥与底部测板为一体成型设置;当将底部测板平稳且水平的放置于地面上方后,逐步推动底部测板向剪力墙体的位置移动,然后直至底部检测锥与剪力墙体相接触。
[0010]其中,所述连接板为U型结构设置,连接板共设置有两个,两个连接板对称安装设置,每个连接板的内侧设置有两个连接孔C,连接孔C的直径与连接孔A的直径相同,且连接孔C的直径与转动轴A的直径相匹配;通过转动轴A的设置,用于连接板与底部测板的活动连接,以及另一个连接板与上部测板的活动连接。
[0011]其中,所述中部测板为长方形结构设置,中部测板的长度是其自身宽度的两倍,中部测板的高度与其自身的宽度相同,且中部测板的长度与底部测板的宽度相同,中部检测锥的尺寸与底部检测锥相同,中部检测锥与中部测板为一体成型设置;通过中部测板与中部检测锥的设置,用于保障检测的准确性。
[0012]其中,所述测板内槽B共设置有两个,两个测板内槽B对称设置,每个测板内槽B的前、后两端均开设有连接孔D,连接孔D为圆柱形结构的通孔,连接孔D的尺寸与转动轴B的尺寸相匹配;通过连接孔D与转动轴B的设置,用于中部测板与转动板的活动连接,通过测板内槽B的设置,为转动板的转动提供空间。
[0013]其中,所述上部测板为长方形结构设置,上部测板的宽度是其自身高度的两倍,上部测板的内侧设置有连接孔A,上部测板的尺寸与底部测板的尺寸相同,上部测板的内侧设置有测板内槽A;当将底部测板平稳且水平的放置于地面上方后,逐步推动上部测板向剪力墙体的位置移动,然后直至上部检测锥与剪力墙体相接触。
[0014]其中,所述转动板为长方形结构设置,转动板的左、右两端均为弧形设置,转动板共设置有两块,两块转动板对称安装设置,每块转动板的内侧设置有两个连接孔E,连接孔E为圆柱形结构的通孔,连接孔E的直径与连接孔D直径相同;当上部检测锥与剪力墙体相接触后,推动上部测板垂直向下移动,然后上部测板带动伸缩杆的收缩,并同步对转动板产生压力,然后转动板受力进行转动,进而带动中部测板逐步向剪力墙体的位置移动,然后直至中部检测锥与剪力墙体相接触,然后观察底部检测锥、中部检测锥、上部检测锥是否位于同一垂直线位置,同时通过水准泡A、水准泡B、水准泡C的设置,用于检测底部测板、中部测板、上部测板是否位于水平位置。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测板内槽A的设置,为转动板的转动提供空间,通过连接孔B的设置,用于底部测板、上部测板与转动板的连接,通过中部测板与中部检测锥的设置,用于保障检测的准确性,通过连接孔D与转动轴B的设置,用于中部测板与转动板的活动连接,通过测板内槽B的设置,为转动板的转动提供空间,当上部检测锥与剪力墙体相接触后,推动上部测板垂直向下移动,然后上部测板带动伸缩杆的收缩,并同步对转动板产生压力,然后转动板受力进行转动,进而带动中部测板逐步向剪力墙体的位置移动,然后直至中部检测锥与剪力墙体相接触,然后观察底部检测锥、中部检测锥、上部检测锥是否位于同一垂直线位置,同时通过水准泡A、水准泡B、水准泡C的设置,用于检测底部测板、中部测板、上部测板是否位于水平位置。
[0016]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前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中底部测板与连接板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中底部测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中中部测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本技术中连接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6为本技术中转动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1、底部测板;2、连接孔A;3、测板内槽A;4、连接孔B;5、底部检测锥;6、水准泡A;7、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剪力墙垂直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部测板、连接板、转动轴A、中部测板、转动轴B、转动板、上部测板、剪力墙体,所述底部测板的内侧设置有测板内槽A,所述底部测板的左端设置有底部检测锥,所述底部测板的前端设置有水准泡A,所述连接板的上端固定设置有伸缩杆,所述中部测板的前端设置有水准泡B,所述中部测板的左端设置有中部检测锥,所述中部测板的内侧设置有测板内槽B,所述转动板的内侧设置有连接孔E,所述上部测板的前端设置有水准泡C,所述上部测板的左端设置有上部检测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剪力墙垂直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测板为长方形结构设置,底部测板的宽度是其自身高度的两倍,底部测板的内侧设置有连接孔A,连接孔A为圆柱形结构的通孔,连接孔A的长度与底部测板的宽度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剪力墙垂直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板内槽A为长方形结构的凹型槽,测板内槽A的前、后两端均开设有连接孔B,连接孔B为圆柱形结构的通孔,连接孔B的直径为连接孔A直径的二分之一。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剪力墙垂直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检测锥的前视面为等边三角形,底部检测锥的长度与底部测板的宽度相同,底部检测锥的宽度与底部测板的高度相同,底部检测锥与底部测板为一体成型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剪力墙垂直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雄兵张留伟姬旭李磊刘亚俊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一公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