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翌翀专利>正文

一种具有阀杆防爆设计的燃气管道球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7516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2 12: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阀杆防爆设计的燃气管道球阀,包括:阀门、转接管、阀杆、螺纹檐、燃气感应器;所述阀门呈矩形状,且阀门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转接管,并且转接管与阀门为一体式结构;所述阀杆设置在阀门的顶部中间位置,且阀杆贯穿阀门;所述螺纹檐设置在阀门的顶部表面上,且螺纹檐与阀门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燃气感应器设置在阀门顶部的一侧,且燃气感应器与阀门通过内嵌方式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对一种具有阀杆防爆设计的燃气管道球阀的改进,具有防止燃气泄漏、防爆罩具有防爆功能、减缓燃气蔓延、可磁吸锁定的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现有装置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有效的解决了现有装置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有效的解决了现有装置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阀杆防爆设计的燃气管道球阀


[0001]本技术涉及球阀
,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阀杆防爆设计的燃气管道球阀。

技术介绍

[0002]球阀最初问世于20世纪50年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生产工艺及产品结构的不断改进,在短短的几十年里,已迅速发展成为一种主要的阀类,在西方工业发达的国家,球阀的使用正在逐年不断的上升,在我国,球阀被广泛的应用在石油炼制、长输管线、制药、水利、电力、化工、造纸、钢铁等行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具有旋转90度的动作,旋塞体为球体,有圆形通道或者通孔通过其轴线。
[0003]而燃气球阀是用一种带有圆形通道的球体作启闭件,球体可随阀杆转动实现启闭动作的阀门,既适用于经常操作,启闭迅速、轻便,结构简单,维修方便,而且密封性能好不受安装方向的限制,介质的流向可任意,无振动;但是在现有的一些燃气球阀在使用过程中球阀的密封圈易磨损和老化,燃气容易泄露,因而亟需一种具有防爆功能和防止燃气意外泄漏截留保护的燃气管道球阀。
[0004]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问题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具有阀杆防爆设计的燃气管道球阀,旨在通过该技术,达到解决问题与提高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阀杆防爆设计的燃气管道球阀,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和不足。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阀杆防爆设计的燃气管道球阀,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0007]一种具有阀杆防爆设计的燃气管道球阀,包括:阀门、转接管、法兰盘、阀杆、螺纹檐、防护套、密封圈、凹槽、报警器、燃气感应器、防爆罩、球体、磁石贴片、压力感应器、发热球、伸缩弹簧、拉杆、拉绳、卡环;所述阀门呈矩形状,且阀门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转接管,并且转接管与阀门为一体式结构;所述法兰盘设置在转接管的一侧,且法兰盘与转接管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阀杆正视呈T形,且阀杆设置在阀门的顶部中间位置,且阀杆贯穿阀门;所述螺纹檐俯视呈圆弧形,且螺纹檐设置在阀门的顶部表面上,并且螺纹檐与阀门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防护套呈圆环形,且防护套设置在阀杆正视图的下部,并且防护套与阀杆通过套合的方式相连接;所述密封圈设置在防护套的内部,且密封圈与防护套通过扣合方式相连接;所述凹槽呈T形状,且凹槽开设在密封圈与阀门相接处的中间位置;所述报警器设置在阀门顶部的一侧,且报警器与阀门通过内嵌方式相连接;所述燃气感应器设置在阀门顶部的一侧,且燃气感应器与阀门通过内嵌方式相连接;所述防爆罩呈矩形状,且防爆罩设置在螺纹檐的外部,并且防爆罩与螺纹檐通过螺纹旋转方式相连接;所述球体设置在阀杆的底部,且球体与阀杆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磁石贴片呈片状,且磁石贴片设置
在阀杆的下部,并且磁石贴片与阀杆通过胶粘方式相连接;所述压力感应器呈矩形状,且压力感应器设置在密封圈的右侧内部位置,并且压力感应器与密封圈通过内嵌方式相连接;所述发热球呈球形,且发热球设置在凹槽内部,并且发热球与凹槽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伸缩弹簧设置在发热球横向位置的一侧,且伸缩弹簧与发热球通过螺栓固定方式相连接;所述拉杆呈圆柱形,且拉杆设置在伸缩弹簧的另一侧,并且拉杆与伸缩弹簧通过螺栓固定方式相连接;所述拉绳设置在发热球和拉杆之间位置,且拉绳分别与发热球和拉杆通过拴系固定;所述卡环呈片状,且卡环设置在拉杆的右侧,并且卡环与拉杆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
[0008]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具有阀杆防爆设计的燃气管道球阀所述转接管正视呈矩形状。
[0009]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具有阀杆防爆设计的燃气管道球阀所述螺纹檐共设有两处,且所述的这两处呈对称式分布。
[0010]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具有阀杆防爆设计的燃气管道球阀所述密封圈与阀杆通过弹力伸缩密封固定。
[0011]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具有阀杆防爆设计的燃气管道球阀所述凹槽内共设有两处,且所述的这两处呈对称式分布。
[0012]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具有阀杆防爆设计的燃气管道球阀所述压力感应器、发热球、伸缩弹簧、拉杆、拉绳和卡环的组合式结构构成燃气管道球阀的防泄漏装置。
[0013]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具有阀杆防爆设计的燃气管道球阀所述防爆罩设置在阀杆的上部,且防爆罩与螺纹檐通过螺纹拧接组成阀杆的防爆装置。
[0014]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具有阀杆防爆设计的燃气管道球阀所述燃气感应器具有检测燃气泄漏的功能,且燃气感应器和报警器的组合式结构构成燃气管道球阀的检测和报警装置。
[0015]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0016]1、本技术一种具有阀杆防爆设计的燃气管道球阀,通过设置压力感应器、发热球、伸缩弹簧、拉杆、拉绳和卡环的组合式结构构成燃气管道球阀的防泄漏装置,在密封圈磨损严重的情况下,压力感应器感应到压力变化会给发热球提供发热电源,使发热球发热并熔断拉绳,从而使受压缩后的伸缩弹簧弹伸,从而拉杆和卡环向中间阀杆中心位置靠拢,并卡紧阀杆,防止燃气泄露。
[0017]2、本技术一种具有阀杆防爆设计的燃气管道球阀,通过设置防爆罩设置在阀杆的上部,且防爆罩与螺纹檐通过螺纹拧接组成阀杆的防爆装置,可极大限度的降低的燃气的蔓延速度,而且阀门位置一旦发生爆破可极大限度的保护阀门,保护了周围环境和使用人群,提高了安全使用指数。
[0018]3、本技术一种具有阀杆防爆设计的燃气管道球阀,通过设置磁石贴片为软磁片,且磁石贴片与卡环通过磁力吸合固定锁紧阀杆,可在阀杆失灵或者密封圈磨损严重的泄露的情况下切断阀门,阻断燃气泄漏。
[0019]4、本技术通过对一种具有阀杆防爆设计的燃气管道球阀的改进,具有防止燃气泄漏、防爆罩具有防爆功能、减缓燃气蔓延、可磁吸锁定的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现有
装置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
附图说明
[0020]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1]图1为本技术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的正剖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本技术的防爆罩正剖结构示意图。
[0025]图中:阀门1、转接管2、法兰盘3、阀杆4、螺纹檐5、防护套6、密封圈7、凹槽8、报警器9、燃气感应器10、防爆罩11、球体12、磁石贴片13、压力感应器14、发热球15、伸缩弹簧16、拉杆17、拉绳18、卡环19。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阀杆防爆设计的燃气管道球阀,包括:阀门(1)、转接管(2)、法兰盘(3)、阀杆(4)、螺纹檐(5)、防护套(6)、密封圈(7)、凹槽(8)、报警器(9)、燃气感应器(10)、防爆罩(11)、球体(12)、磁石贴片(13)、压力感应器(14)、发热球(15)、伸缩弹簧(16)、拉杆(17)、拉绳(18)、卡环(19);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1)呈矩形状,且阀门(1)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转接管(2),并且转接管(2)与阀门(1)为一体式结构;所述法兰盘(3)设置在转接管(2)的一侧,且法兰盘(3)与转接管(2)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阀杆(4)正视呈T形,且阀杆(4)设置在阀门(1)的顶部中间位置,且阀杆(4)贯穿阀门(1);所述螺纹檐(5)俯视呈圆弧形,且螺纹檐(5)设置在阀门(1)的顶部表面上,并且螺纹檐(5)与阀门(1)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防护套(6)呈圆环形,且防护套(6)设置在阀杆(4)正视图的下部,并且防护套(6)与阀杆(4)通过套合的方式相连接;所述密封圈(7)设置在防护套(6)的内部,且密封圈(7)与防护套(6)通过扣合方式相连接;所述凹槽(8)呈T形状,且凹槽(8)开设在密封圈(7)与阀门(1)相接处的中间位置;所述报警器(9)设置在阀门(1)顶部的一侧,且报警器(9)与阀门(1)通过内嵌方式相连接;所述燃气感应器(10)设置在阀门(1)顶部的一侧,且燃气感应器(10)与阀门(1)通过内嵌方式相连接;所述防爆罩(11)呈矩形状,且防爆罩(11)设置在螺纹檐(5)的外部,并且防爆罩(11)与螺纹檐(5)通过螺纹旋转方式相连接;所述球体(12)设置在阀杆(4)的底部,且球体(12)与阀杆(4)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磁石贴片(13)呈片状,且磁石贴片(13)设置在阀杆(4)的下部,并且磁石贴片(13)与阀杆(4)通过胶粘方式相连接;所述压力感应器(14)呈矩形状,且压力感应器(14)设置在密封圈(7)的右侧内部位置,并且压力感应器(14)与密封圈(7)通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翌翀常亮赵然马克浩
申请(专利权)人:李翌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