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物联网的立体储物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874539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2 12: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立体储物系统,包括储物柜本体以及设置于储物柜本体用于存储和取件的控制单元;所述储物柜本体内设置有多层标准箱承载层,每个标准箱承载层设置一个输出口;每一层标准箱承载层由多个结构相同的标准箱承载驱动单元拼接组成;所述标准箱承载驱动单元包括底板、四个全向轮、四个驱动电机以及驱动控制器;所述四个全向轮可转动设置于底板的上表面且标准箱搁置于四个全向轮上,所述四个驱动电机与四个全向轮一一对应且每一个驱动电机独立驱动相对应的全向轮正转或者反转,所述驱动控制器的控制输出端与四个驱动电机的控制输入端连接,所述驱动控制器与控制单元通信连接,能够使得储物柜不增加高度的基础上能够存储更多的物品。的基础上能够存储更多的物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物联网的立体储物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储物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立体储物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对于超市、写字楼或者小区等一般均设置有储物柜,用于快递等进行物品存储,现有的储物柜一般为单格式,即储物柜中设置有多个储物单格,每个单格具有一个柜门,用户通过输入相应的取件码后打开储物柜进行货物存取,但是,上述结构的储物柜使得储物的空间受到限制,所存储的物品少,如果增加储物柜的单格数量,那么将导致储物柜的高度增加,不方便用户使用,如果每个单格存储多个用户的物品,那么将导致用户的物品的安全得不到保障。
[0003]因此,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亟需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手段。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立体储物系统,能够使得储物柜不增加高度的基础上能够存储更多的物品,而且能够方便用户存取,并确保用户物品的安全。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立体储物系统,包括储物柜本体以及设置于储物柜本体用于存储和取件的控制单元;
[0006]所述储物柜本体内设置有多层标准箱承载层,每个标准箱承载层设置一个输出口;
[0007]每一层标准箱承载层由多个结构相同的标准箱承载驱动单元拼接组成;
[0008]所述标准箱承载驱动单元包括底板、四个全向轮、四个驱动电机以及驱动控制器;
[0009]所述四个全向轮可转动设置于底板的上表面且标准箱搁置于四个全向轮上,所述四个驱动电机与四个全向轮一一对应且每一个驱动电机独立驱动相对应的全向轮正转或者反转,所述驱动控制器的控制输出端与四个驱动电机的控制输入端连接,所述驱动控制器与控制单元通信连接;
[0010]所述标准箱承载驱动单元还包括电子标签读写器,所述电子标签读写器的输出端与控制单元连接且用于读取设置于标准箱的电子标签的信息;
[0011]控制单元通过如下方式控制标准箱运转:
[0012]S1.控制单元将每个标准箱承载驱动单元的电子标签读写器进行位置标定并向电子标签读写器反馈位置信息,电子标签读写器存储位置信息;
[0013]S2.控制单元将对应于输出口的标准箱承载驱动单元设置为常空位置,该常空位置为对应于输出口的标准箱承载驱动单元保持不放置标准箱的状态;
[0014]S3.向控制单元输入储物信息,将被存储物品存储标准箱后,将存入物品后的标准箱放置于常空位置,控制单元通过常空位置的标准箱承载驱动单元的电子标签读写器向电子标签写入存货信息,且控制单元输出包含存货信息的取物码;
[0015]S4.控制单元判断当前标准箱承载层中标准箱是否存入物品,根据存有物品的标准箱以及空闲标准箱的位置规划当前常空位置的标准箱的存放运转轨迹,根据存放运转轨迹将当前存入物品的标准箱转运至运转轨迹中的目标位置;
[0016]S5.向控制单元输入取物码,控制单元通过电子标签读写器获取各标准箱的电子标签信息,电子标签读写器将所获取的电子标签信息以及电子标签读写器自身的位置信息一并发送至控制单元;
[0017]S6.控制单元判断电子标签读写器发送的信息中是否包含有取物码中的存货信息,如有,则获取对应的电子标签读写器的位置信息,根据位置信息规划取物轨迹,根据取物轨迹将目标标准箱运转至常空位置。
[0018]进一步,所述四个全向轮中相邻两个全向轮的轴线相互垂直且正对两个全向轮的轴线共线。
[0019]进一步,所述底板为正方形结构,所述全向轮的轴线与底板对角线重合。
[0020]进一步,所述相邻两个标准箱承载驱动单元上的全向轮距离的最小值小于标准箱的宽度。
[0021]进一步,所述控制单元包括处理器、存储器、移动通信模块以及触控显示器;
[0022]所述处理器的输入端与电子标签读写器的输出端通信连接,所述处理器与存储器通信连接,所述处理器通过移动通信模块与管理平台通信连接,所述处理器与触控显示器通信连接,所述处理器的控制输出端与驱动控制器的控制输入端连接。
[002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本专利技术,能够使得储物柜不增加高度的基础上能够存储更多的物品,而且能够方便用户存取,并确保用户物品的安全。
附图说明
[002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0025]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储物柜结构示意图。
[0026]图2为本专利技术标准箱承载驱动单元结构示意图。
[0027]图3为图2中的俯视图。
[0028]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标准箱移动分析示意图。
[0029]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电气结构示意图。
[0030]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标准箱承载驱动单元一种分布实施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出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立体储物系统,包括储物柜本体以及设置于储物柜本体1用于存储和取件的控制单元;
[0033]所述储物柜本体1内设置有多层标准箱承载层,每个标准箱承载层设置一个输出口2;当然,输出口设置于仓门,当目标标准箱运动到常空的空位上时,仓门打开,当取货时,仓门关闭,需要归还标准箱时,需要通过触控显示器输入归还标准箱,此时仓门再次打开,归还完后,立即关闭,其仓门的驱动控制由现有技术实现;
[0034]每一层标准箱承载层由多个结构相同的标准箱承载驱动单元拼接组成;
[0035]所述标准箱承载驱动单元包括底板4、四个全向轮5、四个驱动电机以及驱动控制器;其中,驱动电机和驱动控制器设置在底板的下表面(图中未示出);驱动电机和全向轮之间的传动连接通过现有技术完成,在此不进行赘述;
[0036]所述四个全向轮可转动设置于底板的上表面且标准箱搁置于四个全向轮上,所述四个驱动电机与四个全向轮一一对应且每一个驱动电机独立驱动相对应的全向轮正转或者反转,所述驱动控制器的控制输出端与四个驱动电机的控制输入端连接,所述驱动控制器与控制单元通信连接;
[0037]所述标准箱承载驱动单元还包括电子标签读写器6,所述电子标签读写器的输出端与控制单元连接且用于读取设置于标准箱的电子标签的信息;电子标签设置于标准箱的外侧底部;
[0038]控制单元通过如下方式控制标准箱运转:
[0039]S1.控制单元将每个标准箱承载驱动单元的电子标签读写器进行位置标定并向电子标签读写器反馈位置信息,电子标签读写器存储位置信息;
[0040]S2.控制单元将对应于输出口的标准箱承载驱动单元设置为常空位置,该常空位置为对应于输出口的标准箱承载驱动单元保持不放置标准箱的状态;
[0041]S3.向控制单元输入储物信息,将被存储物品存储标准箱后,将存入物品后的标准箱放置于常空位置,控制单元通过常空位置的标准箱承载驱动单元的电子标签读写器向电子标签写入存货信息,且控制单元输出包含存货信息的取物码;
[0042]S4.控制单元判断当前标准箱承载层中标准箱是否存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立体储物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储物柜本体以及设置于储物柜本体用于存储和取件的控制单元;所述储物柜本体内设置有多层标准箱承载层,每个标准箱承载层设置一个输出口;每一层标准箱承载层由多个结构相同的标准箱承载驱动单元拼接组成;所述标准箱承载驱动单元包括底板、四个全向轮、四个驱动电机以及驱动控制器;所述四个全向轮可转动设置于底板的上表面且标准箱搁置于四个全向轮上,所述四个驱动电机与四个全向轮一一对应且每一个驱动电机独立驱动相对应的全向轮正转或者反转,所述驱动控制器的控制输出端与四个驱动电机的控制输入端连接,所述驱动控制器与控制单元通信连接;所述标准箱承载驱动单元还包括电子标签读写器,所述电子标签读写器的输出端与控制单元连接且用于读取设置于标准箱的电子标签的信息;控制单元通过如下方式控制标准箱运转:S1.控制单元将每个标准箱承载驱动单元的电子标签读写器进行位置标定并向电子标签读写器反馈位置信息,电子标签读写器存储位置信息;S2.控制单元将对应于输出口的标准箱承载驱动单元设置为常空位置,该常空位置为对应于输出口的标准箱承载驱动单元保持不放置标准箱的状态;S3.向控制单元输入储物信息,将被存储物品存储标准箱后,将存入物品后的标准箱放置于常空位置,控制单元通过常空位置的标准箱承载驱动单元的电子标签读写器向电子标签写入存货信息,且控制单元输出包含存货信息的取物码;S4.控制单元判断当前标准箱承载层中标准箱是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亚君张义刘俊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云尚物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