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灯头座
本技术涉及灯头座,特别涉及便于制造安装、通电性能可靠的灯头座。
技术介绍
现有的灯头座的导电端子为嵌装在灯头腔体内的导电条或导电螺圈,在制造和安装均麻烦。并且在使用时安装灯时,容易出现接触不良的缺点。申请日为1999年3月29日的中国技术专利ZL99203834.0《灯头座》所描述的如上述灯头座,适用于灯头接电端子为预定固定尺寸的短圆柱形灯泡,包括基座件,弹簧,金属条电源线,盖,铆钉,其中,两电源线各连接两金属条的一端,被置入基座件内预定位置,弹簧使金属条受其弹力地被置于基座件内预定位置,该位置在金属条的外方,盖上有两个将电源线从缺口处引出的缺口,并盖与基座件以铆接方式连接,金属条是上下有弯折,口字缺一边结构,这种结构使灯泡装配后稳固,虽增大电接触面积,通电性能可靠性有所增加。但存在的问题尚未根本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缺陷,而提供便于制造安装、通电性能可靠的灯头座。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灯头座,包括基座件,基座件顶部有经左铆钉铆接的左导电簧片、经右铆钉铆接的右导电簧片,基座件腔体顶面经左铆钉铆接左导电端子 ...
【技术保护点】
灯头座,包括基座件(1),基座件(1)顶部有经左铆钉(21)铆接的左导电簧片(31)、经右铆钉(22)铆接的右导电簧片(32),基座件(1)腔体顶面经左铆钉(21)铆接左导电端子(41)、经右铆钉(22)铆接右导电端子(42),其特征是:所述的基座件(1)腔体内壁中部制有的内螺纹凸体(1a),所述的基座件(1)内螺纹凸体(1a)纹接装有固定螺圈(5),所述的固定螺圈(5)间隙配合所述的左导电端子(41)和右导电端子(42)。
【技术特征摘要】
1、灯头座,包括基座件(1),基座件(1)顶部有经左铆钉(21)铆接的左导电簧片(31)、经右铆钉(22)铆接的右导电簧片(32),基座件(1)腔体顶面经左铆钉(21)铆接左导电端子(41)、经右铆钉(22)铆接右导电端子(42),其特征是:所述的基座件(1)腔体内壁中部制有的内螺纹凸体(1a),所述的基座件(1)内螺纹凸体(1a)纹接装有固定螺圈(5),所述的固定螺圈(5)间隙配合所述的左导电端子(4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加龙,
申请(专利权)人:余姚市长虹电器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