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螺栓跟转齿形垫片及高强度螺栓连接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7355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2 12: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防螺栓跟转齿形垫片及高强度螺栓连接副,包括垫片本体,所述垫片本体的两个端面上分别设有沿着径向的放射状齿形;所述放射状齿形包括多个从垫片的外圆面位置沿端面向内侧延伸的外齿形,多个从垫片的内孔位置沿端面向外侧延伸的内齿形,所述外齿形与内齿形相互交错间隔布置,两个相邻的外齿形和内齿形之间的间隔较小,外齿形和内齿形设置的比较密,数量多。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垫圈,在对螺栓螺母配合施加扭矩拧紧过程中,不会出现螺栓及垫圈跟转的情况发生,能够可靠地将螺母拧紧,保证装配可靠性和设备的安装质量,从而保障设备安全。本发明专利技术特别适用于使用环境恶劣的户外环境,以及作业现场工况比较恶劣、作业难度较大的场所。的场所。的场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螺栓跟转齿形垫片及高强度螺栓连接副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螺栓连接结构
,特别涉及一种防螺栓跟转齿形垫片及高强度螺栓连接副。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一些高强度螺栓连接副装配时,螺栓头下通常都是装配平垫。采用平垫存在的问题是,在施加扭矩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螺栓及平垫跟转的情况,螺栓及平垫跟转会导致设定数值失稳,从而导致装配失效,甚至影响到设备的安装质量,影响人身和设备安全。另外,此类高强度螺栓连接副的使用场合往往在户外,使用环境恶劣,以及作业现场工况比较恶劣,作业难度较大。如果因跟转而产生装配失效,容易存在安全隐患,同时在更换连接副时,操作繁琐,人工成本、备件成本以及工期延误成本都会增加,大大增加了使用维护成本,影响企业效益。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防螺栓跟转齿形垫片及高强度螺栓连接副。本专利技术防螺栓跟转齿形垫片的垫片本体两个端面上分别设有沿着径向的放射状齿形;所述放射状齿形包括多个从垫片的外圆面位置沿端面向内侧延伸的外齿形,多个从垫片的内孔位置沿端面向外侧延伸的内齿形,所述外齿形与内齿形相互交错间隔布置。采用本专利技术的垫圈,在对螺栓螺母配合施加扭矩拧紧过程中,不会出现螺栓及垫圈跟转的情况发生,能够可靠地将螺母拧紧,保证装配可靠性和设备的安装质量,从而保障设备安全。本专利技术特别适用于使用环境恶劣的户外环境,以及作业现场工况比较恶劣、作业难度较大的场所。
[0004]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br/>[0005]一种防螺栓跟转齿形垫片,包括垫片本体,所述垫片本体的两个端面上分别设有沿着径向的放射状齿形;所述放射状齿形包括多个从垫片的外圆面位置沿端面向内侧延伸的外齿形,多个从垫片的内孔位置沿端面向外侧延伸的内齿形,所述外齿形与内齿形相互交错间隔布置,两个相邻的外齿形和内齿形之间的间隔较小,外齿形和内齿形设置的比较密,数量多。
[0006]所述外齿形从外圆面位置宽度向内逐渐变窄,高度逐渐变低,内齿形从内孔位置宽度向外逐渐变窄,高度逐渐变低。
[0007]所述内齿形的长度约为垫片从内孔到外圆面实体径向长度的一半;所述内齿形的末端在靠近垫片实体径向的中间位置与垫片端面相贯。
[0008]所述外齿形的长度大于垫片从内孔到外圆面实体径向长度的一半,外齿形向相邻的两个内齿形延伸形成延伸部。
[0009]每个所述外齿形在外圆面位置的宽度为内齿形在内孔位置的宽度的.

倍。
[0010]所述外齿形与内齿形的法向截面为近似凸起的三角形结构。
[0011]本专利技术的外齿形与内齿形通过冷冲压工艺得到。
[0012]一种高强度螺栓连接副,包括被连接件一、被连接件二、螺栓、螺母,被连接件一与被连接件二通过螺栓与螺母配合连接,在螺栓头部与被连接件一之间设有防螺栓跟转齿形垫片。
[0013]在被连接件二与螺母之间设有螺母垫片。
[0014]所述螺母垫片为平垫。
[001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6]1.本专利技术的防螺栓跟转齿形垫片,垫片本体的两个端面上分别设有沿着径向的放射状齿形;所述放射状齿形包括多个从垫片的外圆面位置沿端面向内侧延伸的外齿形,多个从垫片的内孔位置沿端面向外侧延伸的内齿形,所述外齿形与内齿形相互交错间隔布置。采用本专利技术的垫圈,在对螺栓螺母配合施加扭矩拧紧过程中,不会出现螺栓及垫圈跟转的情况发生,能够可靠地将螺母拧紧,保证装配可靠性和设备的安装质量,从而保障设备安全。本专利技术特别适用于使用环境恶劣的户外环境,以及作业现场工况比较恶劣、作业难度较大的场所。避免由于螺栓及垫圈跟转因跟转产生装配失效引起的安全隐患,降低使用维护成本,长期稳定地保障设备运行和安全生产,提高企业效益。
[0017]2.由于本专利技术防螺栓跟转齿形垫片的外齿形从外圆面位置宽度向内逐渐变窄,高度逐渐变低,内齿形从内孔位置宽度向外逐渐变窄,高度逐渐变低。由于垫片外圆面与内孔的直径不同,而外齿形与内齿形的齿数相同,形成了内齿形宽度较窄、外齿形宽度较大的多齿形结构。
[0018]实际施加扭矩的过程中,由于两个相邻的外齿形和内齿形之间的间隔较小,外齿形和内齿形设置的比较密,数量多,齿形面的齿顶比较尖,相对于现有技术的平垫,接触面积减小50%以上,相同的轴力产生的压强就大,而内齿形相对于外齿形而言,产生的压强更大。
[0019]所以在施加扭矩的初期,由于压强作用,内齿形的齿比较容易与螺栓的支承面进行咬合,从而在紧固的初期阶段即可起到防跟转作用。
[0020]随着紧固轴力的不断加大、直到满足设计要求为止,此时外齿形的齿逐渐加强与螺栓支承面咬合程度,同时咬合过程至始至终贯穿于整个紧固过程中,从而很好地起到螺栓与垫片防跟转的作用,可靠地避免因出现螺栓及平垫跟转产生的装配失效的问题。
[0021]3.由于本专利技术的外齿形的长度大于垫片从内孔到外圆面实体径向长度的一半,外齿形向相邻的两个内齿形延伸形成延伸部。所述外齿形在外圆面位置的宽度为内齿形在内孔位置的宽度的1.5

2倍。外齿形与内齿形的法向截面为近似凸起的三角形结构。在两端面上形成内外相互交错的放射状齿形。在保证接触面积减少的同时,保证内齿形、外齿形足够的强度,保证受力时塑性变形小,保证连接可靠性高,避免由于螺栓及垫圈跟转因跟转产生装配失效引起的安全隐患。
[0022]4.由于外齿形与内齿形通过冷冲压工艺得到,从而产生冷作硬化效果提高外齿形与内齿形的强度,保证受力时塑性变形小,保证连接可靠性高。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图1的左视图;
[0025]图3为图1的I局部放大图;
[0026]图4为图2的II局部放大图,即齿形横切图;
[0027]图5为本专利技术螺栓连接副结构示意图。
[0028]图中,1、螺栓,2、防螺栓跟转齿形垫片,3、被连接件一,4、被连接件二,5、螺母垫片,6、螺母,21、垫片本体,211、端面,212外齿形,213、内齿形,214、外圆面,215、内孔,216、三角形齿形。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30]实施例1
[0031]如图1

5所示,一种防螺栓跟转齿形垫片2,包括垫片本体21,所述垫片本体的两个端面211上分别设有沿着径向的放射状齿形;所述放射状齿形包括多个从垫片的外圆面214位置沿端面向内侧延伸的外齿形212,多个从垫片的内孔215位置沿端面向外侧延伸的内齿形213,所述外齿形与内齿形相互交错间隔布置,两个相邻的外齿形和内齿形之间的间隔较小,外齿形和内齿形设置的比较密,数量多。
[0032]所述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螺栓跟转齿形垫片,包括垫片本体,其特征是,所述垫片本体的两个端面上分别设有沿着径向的放射状齿形;所述放射状齿形包括多个从垫片的外圆面位置沿端面向内侧延伸的外齿形,多个从垫片的内孔位置沿端面向外侧延伸的内齿形,所述外齿形与内齿形相互交错间隔布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螺栓跟转齿形垫片,其特征是,所述外齿形从外圆面位置宽度向内逐渐变窄,高度逐渐变低,内齿形从内孔位置宽度向外逐渐变窄,高度逐渐变低。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螺栓跟转齿形垫片,其特征是,所述内齿形的长度为垫片从内孔到外圆面实体径向长度的一半;所述内齿形的末端在靠近垫片实体径向的中间位置与垫片端面相贯。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螺栓跟转齿形垫片,其特征是,所述外齿形的长度大于垫片从内孔到外圆面实体径向长度的一半,外齿形向相邻的两个内齿形延伸形成延伸部。5.如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计勇赵鹏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中船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