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临床耳鼻咽喉科的注射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72649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2 12: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临床耳鼻咽喉科的注射器,包括筒体;筒体的内部安装有注液机构,且注液机构的内部安装有保护结构,筒体的底部铰接有稳定装置,保护结构包括有置物槽、固定块、保护壳、针头、拉杆、伸缩杆和封堵块,置物槽一端内壁的上下两侧安装有固定块,置物槽的内部安装有保护壳,且保护壳的内部安装有针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注液机构的内部安装有保护结构,在按压板的内部开设有置物槽将保护壳插入至按压板和连杆的内部,然后通过封堵块将针头和保护壳固定在连杆的内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保护壳进行保护,并且便于装置的贮存和运输,节约空间。节约空间。节约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临床耳鼻咽喉科的注射器


[0001]本技术涉及注射器
,具体为一种用于临床耳鼻咽喉科的注射器。

技术介绍

[0002]耳鼻喉科注射时,一般都是在耳道、鼻腔或咽喉等这些较深的部位,这些部位由于给药部位深,光线暗,很难看清确切部位,并且因用药部位较深,有时需要调整注射角度,有时注射时不是很稳定,因此需要一种用于临床耳鼻咽喉科的注射器。
[0003]现有的用于临床耳鼻咽喉科的注射器的缺陷是:
[0004]1、现有的用于临床耳鼻咽喉科的注射器多数注射器都是将针头安装在针管上,在针头外表面套设有保护壳对针头进行防护,针头以及外层的保护增加了注射器的长度,增加了存放与运输过程中所占的空间,不便运输,而且会因为外部挤压等对针头造成损坏。
[0005]2、现有的用于临床耳鼻咽喉科的注射器不含有能保持稳定的结构,有时会因为医疗人员在进行注射时发生抖动,对患者造成伤害,从而引发医疗事故,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用于临床耳鼻咽喉科的注射器来解决现有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临床耳鼻咽喉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临床耳鼻咽喉科的注射器,包括筒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的内部安装有注液机构(3),且注液机构(3)的内部安装有保护结构(4),所述筒体(1)的底部铰接有稳定装置(7);所述保护结构(4)包括有置物槽(401)、固定块(402)、保护壳(403)、针头(404)、拉杆(405)、伸缩杆(406)和封堵块(407),所述置物槽(401)一端内壁的上下两侧安装有固定块(402),所述置物槽(401)的内部安装有保护壳(403),且保护壳(403)的内部安装有针头(404),所述保护壳(403)一端的下方安装有拉杆(405),且固定块(402)的一端设置有伸缩杆(406),所述伸缩杆(406)的一端安装有封堵块(407);所述稳定装置(7)包括有交接杆(701)、安装槽(702)、第一转动杆(703)、第二转动杆(704)、固定孔(705)、稳定块(706)、连接杆(707)、吸盘(708)、进气块(709)和卡合槽(710),所述交接杆(701)的一端与筒体(1)的一端下方铰接,且交接杆(701)的内侧开设有安装槽(702),所述交接杆(701)的另一端与第一转动杆(703)的底部铰接,且第一转动杆(703)的内部安装有第二转动杆(704),所述第二转动杆(704)的表面等间距开设有固定孔(705),且第一转动杆(703)与固定孔(705)对称位置处设置有稳定块(706),所述交接杆(701)的一端的下方通过连接杆(707)连接有吸盘(708),且吸盘(708)的表面安装有进气块(709),所述筒体(1)的底部与第二转动杆(704)对应位置处开设有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伟
申请(专利权)人:古蔺县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