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载充电器与TWS蓝牙耳机一体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86474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2 11: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扬声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载充电器与TWS蓝牙耳机一体化装置,包括车载充电器和耳机,所述车载充电器包含相互组装的车载充电器上盖和车载充电器下盖,所述车载充电器上盖及车载充电器下盖组成的内腔内还固定有车载充电器PCBA,所述车载充电器PCBA一侧的车载充电器上盖内部还固定有车载充电器磁铁,所述车载充电器磁铁一侧的车载充电器上盖上还固定有与车载充电器PCBA电性连接的充电针板,所述耳机包含相互组装的耳机后壳和耳机下壳,所述耳机后壳与耳机下壳组成的空腔内还固定有耳机PCBA,所述耳机PCBA一侧的耳机后壳内固定有与耳机PCBA相连的电池。本结构解决耳机充电问题跟耳机拿取的位置固定,符合市场需求。合市场需求。合市场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载充电器与TWS蓝牙耳机一体化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扬声器
,尤其涉及一种车载充电器与 TWS蓝牙耳机一体化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扬声器是一种把电信号转变为声信号的换能器件,扬声器的性能优劣对音质的影响很大。扬声器在音响设备中是一个最薄弱的器件,而对于音响效果而言,它又是一个最重要的部件。扬声器的种类繁多,而且价格相差很大。音频电能通过电磁,压电或静电效应,使其纸盆或膜片振动并与周围的空气产生共振(共鸣)而发出声音。
[0003]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车载充电器被广泛应用,呈现出多功能性、便携性、时尚性的特征普及越来越广,在消费群体中有与手机充电跟其他设备充电日益增加的需求中,车载充电器在此消费中实用普遍,同时车载的蓝牙TWS刚刚才开始有使用,蓝牙TWS耳机的主要功能为消费者与手机连接,方便在开车过程中的安全及通话部分的私密性,此部分也日益增长,但是需要单独充电且无固定位置存放,这种单纯的TWS耳机给消费者在使用拿取连接过程中存在严重的行车安全隐患。
[0004]本技术即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研究提出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车载充电器与TWS蓝牙耳机一体化装置,将蓝牙耳机完全固定在车载充电器上,解决充电问题跟耳机拿取的位置固定,可实现盲取功能,完全解决在行车中及任何时候可以方便拿取,随时充电功能,符合市场需求。
[0006]本技术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7]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载充电器与TWS蓝牙耳机一体化装置,包括车载充电器和耳机,所述车载充电器包含相互组装的车载充电器上盖和车载充电器下盖,所述车载充电器上盖及车载充电器下盖组成的内腔内还固定有车载充电器PCBA,所述车载充电器PCBA一侧的车载充电器上盖内部还固定有车载充电器磁铁,所述车载充电器磁铁一侧的车载充电器上盖上还固定有与车载充电器PCBA电性连接的充电针板,所述耳机包含相互组装的耳机后壳和耳机下壳,所述耳机后壳与耳机下壳组成的空腔内还固定有耳机PCBA,所述耳机PCBA一侧的耳机后壳内固定有与耳机PCBA相连的电池,所述耳机后壳内部与车载充电器磁铁对应位置固定有耳机磁铁,所述耳机后壳上还固定有与充电针板相互组装的充电柱板,所述耳机下壳底部还固定有耳机前嘴,所述耳机前嘴内部还固定有喇叭。在车载充电器的车载充电器上盖内部固定车载充电器磁铁,并在车载充电器上盖上设置充电针板,蓝牙耳机上与充电针板对应位置设置有充电柱板,并且在耳机内部与车载充电器磁铁对应位置固定有与车载充电器磁铁相互吸引的耳机磁铁,耳机充电时,将耳机放置在车载充电器上,车载充电器磁铁与耳机磁铁相互吸引后自动将耳机定位固定,充电柱板自动到达充电针板位
置与充电针板接触,通过充电针板与充电柱板接触后对耳机进行充电,解决耳机充电问题跟耳机拿取的位置固定,可实现盲取功能,完全解决在行车中及任何时候可以方便拿取,随时充电功能,符合市场需求。
[0008]优选的,所述耳机磁铁与车载充电器磁铁相互吸引。
[0009]优选的,所述充电柱板通过耳机PCBA与电池电性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耳机前嘴上还固定有包裹耳机前嘴的橡胶耳塞。
[0011]本技术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有如下优点:
[0012]TWS耳机可以在车载充电器上实现固定跟充电,固定方式为磁铁固定,充电是通过车载充电器的充电功能经过充电弹针实现充电,同时可以保证耳机的单独使用也不影响车载充电器的充电功能,并且可实现盲取放功能,完全解决在行车中及任何时候可以方便拿取,随时充电功能,符合市场需求。
【附图说明】
[001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
[0014]图1为本技术的爆炸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剖视图;
[0016]图中:1、车载充电器上盖;3、车载充电器磁铁;4、车载充电器PCBA;5、车载充电器下盖;6、充电针板;10、耳机磁铁;11、充电柱板;12、耳机后壳;14、耳机PCBA;16、电池;17、耳机下壳;19、喇叭;20、耳机前嘴;21、耳塞;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0018]如图1至图2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载充电器与TWS蓝牙耳机一体化装置,包括车载充电器和耳机,车载充电器包含相互组装的车载充电器上盖1和车载充电器下盖5,车载充电器上盖1及车载充电器下盖5组成的内腔内还固定有车载充电器PCBA4,车载充电器PCBA4一侧的车载充电器上盖1内部还固定有车载充电器磁铁3,车载充电器磁铁3一侧的车载充电器上盖1上还固定有与车载充电器 PCBA4电性连接的充电针板6,耳机包含相互组装的耳机后壳12和耳机下壳17,耳机后壳12与耳机下壳17组成的空腔内还固定有耳机 PCBA14,耳机PCBA14一侧的耳机后壳12内固定有与耳机PCBA14相连的电池16,耳机后壳12内部与车载充电器磁铁3对应位置固定有耳机磁铁10,耳机后壳12上还固定有与充电针板6相互组装的充电柱板11,耳机下壳17底部还固定有耳机前嘴20,耳机前嘴20内部还固定有喇叭19。在车载充电器的车载充电器上盖1内部固定车载充电器磁铁3,并在车载充电器上盖1上设置充电针板6,蓝牙耳机上与充电针板6对应位置设置有充电柱板11,并且在耳机内部与车载充电器磁铁3对应位置固定有与车载充电器磁铁3相互吸引的耳机磁铁10,耳机充电时,将耳机放置在车载充电器上,车载充电器磁铁3与耳机磁铁10相互吸引后自动将耳机定位固定,充电柱板11自动到达充电针板6位置与充电针板6接触,通过充电针板6与充电柱板11接触后对耳机进行充电,解决耳机充电问题跟耳机拿取的位置固定,可实现盲取功能,完全解决在行车中及任何时候可以方便拿取,随时充电功能,符合市场需求。
[0019]其中,车载充电器和耳机组装后,耳机磁铁10与车载充电器磁铁3相互吸引。
[0020]其中,充电柱板11通过耳机PCBA14与电池16电性连接。
[0021]其中,耳机前嘴20上还固定有包裹耳机前嘴20的橡胶耳塞21。
[0022]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原理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这些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载充电器与TWS蓝牙耳机一体化装置,包括车载充电器和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充电器包含相互组装的车载充电器上盖和车载充电器下盖,所述车载充电器上盖及车载充电器下盖组成的内腔内还固定有车载充电器PCBA,所述车载充电器PCBA一侧的车载充电器上盖内部还固定有车载充电器磁铁,所述车载充电器磁铁一侧的车载充电器上盖上还固定有与车载充电器PCBA电性连接的充电针板,所述耳机包含相互组装的耳机后壳和耳机下壳,所述耳机后壳与耳机下壳组成的空腔内还固定有耳机PCBA,所述耳机PCBA一侧的耳机后壳内固定有与耳机PCBA相连的电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金贵龙恩华魏红岗
申请(专利权)人:信丰谷丰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