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栽培多种蔬菜的立体化雾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864544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2 11: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栽培多种蔬菜的立体化雾培装置,包括支撑结构和栽培结构,支撑结构包括:第一下横梁、第二下横梁、支撑杆、框架、立柱、第一上横梁、第二上横梁和茎杆固持件;与第一下横梁、第二下横梁的垂直方向设有茎杆固持件,所述茎杆固持件固设于立柱上;栽培结构包括:栽培板和栽培孔,栽培孔设于栽培板,所述栽培孔的轴线与前栽培板或后栽培板的底面的夹角范围是3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栽培多种蔬菜的立体化雾培装置


[0001]本技术是关于栽培装置,特别是关于一种适用于栽培多种蔬菜的立体化雾培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雾培又称气雾栽培,是蔬果栽培领域的先进农业生产技术,其原理是将植物的根系置于一个密闭空间中,采用适当的装置,将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液导入该密闭空间中,并通过喷雾装置将营业液气雾化为小雾滴状,然后直接喷射到植物根系,使植物根系通过气雾吸收水分及营养,提供植物生产所需的水分和养分的一种无土栽培技术。
[0003]雾培种植可以免去因除草造成的人力物力消耗,同时避免了除草剂的污染,降低了生产成本;该种植方式易于通过环境控制及对植物生长营养液的处理,便于植物根系的精准控制与观察,降低栽培过程中植物病虫害的发生,可以少用甚至不使用农药,可促进植物生长潜能,生产周期短。因此,雾培种植被认为是一种先进的无土栽培模式,较常规的无土栽培更具实用性、高效性和普及推广性,是实现农业高产、优质、高效的重要途径,符合未来农业生产发展的方向。
[0004]但是现有技术中的气雾栽培装置中栽培装置空间利用率不高,占地面积大,植物有效光照面积小,光合效率低,植物生长缓慢且造价高昂,无法实现批量生产。另外,现有气雾栽培装置只适合栽培的叶类蔬菜,当一年生攀援藤本蔬菜如葫芦科南瓜、丝瓜、西葫芦、黄瓜、苦瓜、冬瓜等以及茎秆过高的蔬菜如西红柿(体高0.6~2米)生长的一定阶段容易倒伏,现有气雾栽培装置不能够满足这类蔬菜的栽培。
[0005]公开于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雾培系统用立体化栽培装置,其能够解决现有雾培装置在栽培过程中蔬菜容易倒伏的技术问题,并且还能够较好地固定植物根部,不会使得植物从栽培板掉下来,使得植物能够充分接受阳光照射,提高了栽培装置的空间利用率,栽培装置占地面积大大减少。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雾培系统用立体化栽培装置,所述立体化雾培装置是中空结构,包括支撑结构和栽培结构,支撑结构包括:第一下横梁、第二下横梁、支撑杆、框架、立柱、第一上横梁、第二上横梁和茎杆固持件;其中,第一下横梁设置与左侧两个支撑杆之间,第二下横梁设置与右侧两个支撑杆之间,支撑杆一端固接于框架的四个直角位置,立柱低端固接于框架的四个直角位置,右侧两个立柱的上部设有第一上横梁,左侧两个立柱的上部设有第二上横梁,与第一下横梁、第二下横梁的垂直方向设有茎杆固持件,茎杆固持件固设于立柱上;立柱、第一上横梁、第二上横梁和茎杆固持件置于栽培结构的外
部;栽培结构包括:栽培板和栽培孔,栽培板包括前栽培板、后栽培板、上栽培板、右栽培板和左栽培板;其中,前栽培板、后栽培板贴附于支撑杆和框架组成的平面的外表面;上栽培板贴附于框架的上表面;左栽培板贴附于支撑杆、框架和第一下横梁组成的平面的外表面;右栽培板贴附于支撑杆、框架和第二下横梁组成的平面的外表面;栽培孔设于栽培板,栽培孔的轴线与前栽培板或后栽培板的底面的夹角范围是 30
°‑
90
°
;右栽培板的下底边长度大于其上底边长度,左栽培板的下底边长度大于其上底边长度。
[0008]上述栽培结构在支撑结构的下部,并通过第一下横梁、第二下横梁、支撑杆、框架进行支撑。
[0009]应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通过在第一下横梁、第二下横梁的垂直方向设有茎杆固持件,当本立体化栽培装置栽培的蔬菜在伏倒前,用绳子的一端捆绑住蔬菜,绳子的另一端捆绑在茎杆固持件上,从而使得栽培的蔬菜不会产生伏倒情况,而且还能够使得一年生攀援藤本蔬菜如葫芦科南瓜、丝瓜、西葫芦、黄瓜、苦瓜、冬瓜等能够沿着绳子和茎杆固持件充分攀援,并方便该瓜类摘取,易于蔬菜管理,避免了蔬菜伏倒的情况,进而避免由于伏倒影响蔬菜生长的问题。
[0010]进一步地,前栽培板、后栽培板、上栽培板、右栽培板、左栽培板是聚合物泡沫板。进一步地,聚合物泡沫板的基体选自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聚苯乙烯共聚物、聚碳酸酯、聚砜、聚醚砜、聚对

苯醚、乙二醇改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氨酯、聚酰亚胺、聚乙烯

醋酸乙烯酯、聚丙烯酰亚胺中的任意一种。
[0011]进一步地,前栽培板、后栽培板、上栽培板均设有栽培孔。
[0012]进一步地,立体化雾培装置的横截面是梯形。进一步地,立体化雾培装置的横截面是等腰梯形。
[0013]进一步地,茎杆固持件是金属部件、塑料部件、木制部件中的任意一种。
[0014]进一步地,金属部件是金属丝、金属棒中的任意一种。
[0015]进一步地,塑料部件是塑料管。
[0016]进一步地,木制部件是长木条、长木棍中的任意一种。
[0017]进一步地,栽培板的厚度是1

5cm。进一步地,栽培板的厚度是2

4cm。
[0018]进一步地,栽培孔的轴线与前栽培板或后栽培板的底面的夹角范围是40
ꢀ°‑
70
°
。进一步地,栽培孔的轴线与前栽培板或后栽培板的底面的夹角范围是 90
°
。另外,栽培孔再放置海绵,无需再设置其他部件,就能够较好地固定植物根部,不会使得植物从左、右栽培板掉下来,而且能够使得每个栽培孔植物能够充分接受阳光照射,光合作用率高,能够让植物保持稳定生长状态。
[0019]进一步地,梯形的上底与下底的长度比值是1:3

4:5。进一步地,梯形的上底与下底的长度比值是1:2。
[0020]进一步地,梯形的高与下底长度的比值是1:4

2:1。进一步地,梯形的高与下底长度的比值是1:1

5:3。进一步地,梯形的高与下底长度的比值是3:2。
[0021]进一步地,第一下横梁、第二下横梁、支撑杆、框架、立柱、第一上横梁、第二上横梁所用材料是金属;第一下横梁、第二下横梁、支撑杆、框架、立柱、第一上横梁、第二上横梁7通过焊接方式进行固定。
[0022]与现有技术相比,根据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3](1)本技术通过在第一下横梁、第二下横梁的垂直方向设有茎杆固持件,当本立体化栽培装置栽培的蔬菜在伏倒前,用绳子的一端捆绑住蔬菜,绳子的另一端捆绑在茎杆固持件上,解决现有雾培装置在栽培过程中蔬菜容易倒伏的技术问题,从而使得栽培的蔬菜不会产生伏倒情况,而且还能够使得一年生攀援藤本蔬菜如葫芦科南瓜、丝瓜、西葫芦、黄瓜、苦瓜、冬瓜等能够沿着绳子和茎杆固持件充分攀援,并方便该瓜类摘取,易于蔬菜管理,避免了蔬菜伏倒情况,进而避免由于伏倒影响蔬菜生长的问题。
[0024](2)本技术中栽培孔的轴线与栽培板的底面的角度范围是30
°‑
90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栽培多种蔬菜的立体化雾培装置,所述立体化雾培装置是中空结构,包括支撑结构(1)和栽培结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1)包括:第一下横梁(11)、第二下横梁(12)、支撑杆(13)、框架(14)、立柱(15)、第一上横梁(16)、第二上横梁(17)和茎杆固持件(18);其中,所述第一下横梁(11)设置与左侧两个支撑杆(13)之间,所述第二下横梁(12)设置与右侧两个支撑杆(13)之间,所述支撑杆(13)一端固接于框架(14)的四个直角位置,所述立柱(15)低端固接于框架(14)的四个直角位置,右侧两个立柱(15)的上部设有第一上横梁(16),左侧两个立柱(15)的上部设有第二上横梁(17),与第一下横梁(11)、第二下横梁(12)的垂直方向设有茎杆固持件(18),所述茎杆固持件(18)固设于立柱(15)上;所述立柱(15)、第一上横梁(16)、第二上横梁(17)和茎杆固持件(18)置于栽培结构(2)的外部;所述栽培结构(2)包括:栽培板和栽培孔(26),所述栽培板包括前栽培板(21)、后栽培板(22)、上栽培板(23)、右栽培板(24)和左栽培板(25);其中,所述前栽培板(21)、后栽培板(22)贴附于支撑杆(13)和框架(14)组成的平面的外表面;所述上栽培板(23)贴附于框架(14)的上表面;所述左栽培板(25)贴附于支撑杆(13)、框架(14)和第一下横梁(11)组成的平面的外表面;所述右栽培板(24)贴附于支撑杆(13)、框架(14)和第二下横梁(12)组成的平面的外表面;所述栽培孔(26)设于栽培板,所述栽培孔(26)的轴线与前栽培板(21)或后栽培板(22)的底面的夹角范围是30
°‑
90
°
;所述右栽培板(24)的下底边长度大于其上底边长度,所述左栽培板(25)的下底边长度大于其上底边长度。2.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连成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中农俊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