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固定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64240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2 11: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固定件,包括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具有卡接部、连接部和压接部,卡接部和压接部通过连接部连接,所述卡接部可插入待安装工件的槽状结构内并与其槽口卡接,所述压接部可贴合并安装在安装面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简化连接关系与连接步骤,提高工件的安装效率。件的安装效率。件的安装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固定件


[0001]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固定件,尤其适用于将光伏组件安装固定在屋顶等安装位上。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对各类能源的依赖程度逐渐增大。随着化石燃料等不可再生能源的日趋减少,太阳能已成为人类使用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不断得到发展。光伏发电是利用太阳电池半导体材料的光伏效应,将太阳光辐射能直接转换为电能的一种新型发电系统,是有效利用太阳能的途径之一。
[0003]光伏发电系统一般建设在荒山、大面积水域、屋顶等太阳辐照丰富的区域。在安装时,光伏组件一般通过连接件固定在导轨上,再通过导轨固定在安装位上。组件在导轨上安装时,一般需要固定件将组件定在导轨上。现有的固定件一般采用压块,压块分为中压块和边压块。边压块一般用于在支架排列的最边上的光伏组件的固定,需要与光伏板的厚度匹配型号,以达到良好的固定性能;中压块主要用于两块光伏组件中间的连接,以加强整套光伏电站的稳定性和抗风性。
[0004]这种结构的固定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较好地将组件固定在导轨上,但是,其安装工序较为繁琐,有待进一步简化。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固定件,简化连接关系与安装步骤,从而提高安装的效率。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固定件,包括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具有卡接部、连接部和压接部,卡接部和压接部通过连接部连接,所述卡接部可插入待安装工件的槽状结构内并与其槽口卡接,所述压接部可贴合并安装在安装面上。通过卡接部与压接部分别连接待安装工件与安装位,省去了现有技术中的导轨结构,连接的同时,起到压块压紧的作用,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0008]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部向上延伸第一高度后向内弯折依次形成垂直梁和水平板,所述垂直梁和水平板可分别在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贴合待安装工件。增大与工件的接触面积及摩擦力,增强了固定的效果。
[0009]进一步地,在所述连接部的下方形成安装槽,该安装槽与待安装工件的槽口边相适配。安装时,待安装工件的槽口边位于该安装槽内,进一步增加固定的效果。
[0010]进一步地,在所述卡接部上设置第一安装孔。可通过紧固件将本固定件与待安装工件进行连接与紧固。增强紧固效果。
[0011]进一步地,在所述压接部上设置第二安装孔。可通过紧固件将本固定件与安装位进行连接与紧固。增强紧固效果。
[00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安装孔的数量大于第二安装孔的数量,且第一安装孔与第二安装孔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均错开设定的距离。从而在水平方向上与垂直方向上均形成稳固的支撑面。
[001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安装孔的数量为第二安装孔数量的两倍,且在水平方向上,没有第二安装孔均位于一对第一安装孔的中线上。形成稳固且均匀的支撑面。
[0014]进一步地,所述卡接部和压接部具有相互垂直的安装面。满足安装工件与安装位之间安装角度的要求。
[0015]进一步地,在所述连接部的水平板上朝向待安装工件的面上设置有锯齿结构。增加与待安装工件之间的摩擦力,使连接更加稳固。
[0016]进一步地,所述待安装工件为光伏组件,在所述光伏组件的边框上形成可与卡接部连接的槽状结构。用于光伏组件的连接于紧固,简化安装结构与安装工序,提高安装效率。
[0017]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
[0018]1.本固定件可以通过卡接部插入待安装工件的槽状结构并在该槽状结构中滑动,定位方便;定位可通过安装孔进行定位。定位后通过紧固件进行紧固,将待安装工件进行固定,防止其移位,保证了待安装工件的平稳安装。
[0019]2.根据设计方案及载荷数据,设计压接部的尺寸,从而满足不同安装环境下的安装需求,如抗风性能、抗拉性能以及防形变性能等要求。
[0020]3.固定件比直接打固定螺栓固定的方式灵活,一旦需要拆除或移位,固定件可以更快捷方便地被移除。
[0021]本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安装状态下的示意图;
[0024]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安装状态下的示意图;
[0026]图中,本体1,卡接部2,连接部3,垂直梁31,水平板32,锯齿结构33,压接部4,安装槽5,第一安装孔6,第二安装孔7;光伏组件100,槽状结构101,槽口边102;屋顶板200。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0028]实施例1:
[0029]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固定件,包括本体1,所述本体具有卡接部2、连接部3和压接部4,卡接部2和压接部4通过连接部3连接,所述卡接部2可插入待安装工件的槽状结构内并与其槽口卡接,所述压接部4可贴合并安装在安装面上。
[0030]在连接部3的下方形成安装槽5,该安装槽5与待安装工件的槽口边相适配,具体
地,安装时,待安装工件的槽口边位于该安装槽内,如图2所示。应当理解,此次所谓的“相适配”,是指安装槽与槽口边在形状及大小上相适应,适合装配。
[0031]在卡接部上设置第一安装孔6,在压接部上设置第二安装孔 7,上述安装孔可分别与待安装工件及安装面上的安装位进行连接与紧固。
[0032]为了获得更好的固定效果,第一安装孔6的数量大于第二安装孔7的数量,且第一安装孔6与第二安装孔7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均错开设定的距离。该设定的距离可以根据实际施工过程中对各项性能指标的要求(如光伏组件的抗风性能、抗震性能等)进行设定。从而在水平方向上与垂直方向上均形成稳固的支撑面。
[0033]为了获得更好的固定效果,第一安装孔6的数量为第二安装孔7数量的两倍,且在水平方向上,每一第二安装孔7均位于一对第一安装孔6的中线上,形成稳固且受力均匀的等腰三角支撑面。
[0034]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卡接部2和压接部4具有相互垂直的安装面,如图1所示。
[0035]作为一种具体的应用场景,所述待安装工件为光伏组件100,光伏组件100具有边框,在所述边框上形成槽状结构101,槽状结构101的开口处形成槽口边102。所述安装面为建筑物顶,具体地,建筑物顶采用屋顶板200铺设而成。固定件的卡接部2与光伏组件边框上的槽状结构101连接,固定件的压接部4通过紧固件与屋顶板200连接。具体地,固定件的卡接部2插入光伏组件边框上的槽状结构101内,在连接部3的下方形成安装槽5,该安装槽5与光伏组件边框上的槽口边102相适配,具体地,安装时,该槽口边102位于该安装槽5内,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固定件,包括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具有卡接部、连接部和压接部,卡接部和压接部通过连接部连接,所述卡接部可插入待安装工件的槽状结构内并与其槽口卡接,所述压接部可贴合并安装在安装面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向上延伸第一高度后向内弯折依次形成垂直梁和水平板,所述垂直梁和水平板可分别在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贴合待安装工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连接部的下方形成安装槽,该安装槽与待安装工件的槽口边相适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卡接部上设置第一安装孔。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固定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压接部上设置第二安装孔。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晓燕孙华文焦海军张荣敏王勇程强
申请(专利权)人: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