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量子点发光二极管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量子点发光器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量子点发光二极管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量子点发光二极管(QLED)近年来广泛受到关注,主要是因其具有发光光谱连续可调、亮度高、色纯度高等的独特光学物理特性,成为下一代显示和照明领域的有力竞争者。QLED器件的效率在研究者的不懈努力下不断提高,但就现阶段的器件效率和寿命还相对较低,其工业应用受到巨大的挑战。但是在QLED器件中广泛采用无机有机载流子传输层混合的结构,即由阳极、有机空穴传输层、发光层、无机电子传输层和阴极构成,该结构的器件存在以下缺陷:一方面器件内部各功能层之间的界面,如电子传输层与量子点发光层之间的界面,电荷容易在该界面处被淬灭,阻碍电荷的界面传输;另一方面利用分散性良好的纳米颗粒作为电子传输材料,该电子传输材料通过一定方式制备出的电子传输层,其内部是无数个纳米颗粒堆积而成的,这就无形中产生了无数的颗粒之间的界面,影响电子在传输层内部之间的传输,同时为了维持纳米颗粒的量子点特性,制备时引入的长链的有机配体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量子点发光二极管,包括:阳极、阴极、设置于所述阳极和阴极之间的量子点发光层、设置于所述阴极和量子点发光层之间的电子传输层,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电子传输层和量子点发光层之间的界面修饰层,所述界面修饰层包括MrGO-AD复合纳米片;所述MrGO-AD复合纳米片包括:石墨烯纳米片、MXene纳米片和1-氨基芘-二琥珀酸二酯分子,所述Mxene纳米片设置于两相邻石墨烯纳米片之间的间隙,所述两相邻石墨烯纳米片之间通过所述1-氨基芘-二琥珀酸二酯分子交联;其中所述MXene为Ti3C2T
x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量子点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界面修饰层由MrGO-AD复合纳米片组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量子点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界面修饰层的厚度为1-50n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量子点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两相邻石墨烯纳米片相互隔开形成间隙,所述Mxene纳米片设置于所述两相邻石墨烯纳米片之间的间隙中。5.一种量子点发光二极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在阳极上形成量子点发光层;在所述量子点发光层上形成界面修饰层,所述界面修饰层包括MrGO-AD复合纳米片;在所述界面修饰层上形成电子传输层;在所述电子传输层上形成阴极,得到所述量子点发光二极管;或者,在阴极上形成电子传输层;在所述电子传输层上形成界面修饰层,所述界面修饰层包括MrGO-AD复合纳米片;在所述界面修饰层上形成量子点发光层;在所述量子点发光层上形成阳极,得到所述量子点发光二极管;其中,所述MrGO-AD复合纳米片包括:石墨烯纳米片、MXene纳米片和1-氨基芘-二琥珀酸二酯分子,所述Mxene纳米片设置于两相邻石墨烯纳米片之间的间隙,所述两相邻石墨烯纳米片之间通过所述1-氨基芘-二琥珀酸二酯分子交联;其中所述MXene为Ti3C2T
x
,T
x
为表面官能团,x代表官能团的个数。6.一种量子点发光二极管,包括:阳极、阴极、设置于所述阳极和阴极之间的量子点发光层,其特征在于,所述量子点发光层中掺杂有MrGO-AD复合纳米片;所述MrGO-AD复合纳米片包括:石墨烯纳米片、MXene纳米片和1-氨基芘-二琥珀酸二酯分子,所述Mxene纳米片设置于两相邻石墨烯纳米片之间的间隙,所述两相邻石墨烯纳米片之间通过所述1-氨基芘-二琥珀酸二酯分子交联;其中所述MXene为Ti3C2T
x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量子点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量子点发光层的厚度为10-200nm。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量子点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MrGO-AD复合纳米片占所述量子点发光层的质量比为0.1%-10%。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量子点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两相邻石墨烯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学森,严怡然,张建新,敖资通,杨帆,
申请(专利权)人:TCL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