壳体及其制作方法、电子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3286278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2 11:44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壳体及其制作方法、电子设备,其中,所述壳体包括基体、贴合层及液晶光学膜,所述贴合层设置于所述基体的一侧;所述液晶光学膜设置于所述贴合层的远离所述基体的一侧,其中,所述液晶光学膜包含经过取向的液晶,以使得进入所述液晶光学膜的入射光能够经所述液晶反射而出,且反射光的波长随所述入射光的入射角度的改变而变化。通过上述方式,本申请能够丰富壳体的呈现效果,提高壳体的美感,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壳体及其制作方法、电子设备


[0001]本申请涉及壳体
,特别是涉及一种壳体及其制作方法、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出于外观以及功能等方面的需求,诸多生产、生活工具,例如电子设备、家用电器等都具有壳体。
[0003]然而当前各种设备壳体所呈现的效果较为单一,无法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壳体及其制作方法、电子设备,能够丰富壳体的呈现效果,提高壳体的美感,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壳体,包括:基体;贴合层,设置于所述基体的一侧;及液晶光学膜,设置于所述贴合层的远离所述基体的一侧,其中,所述液晶光学膜包含经过取向的液晶,以使得进入所述液晶光学膜的入射光能够经所述液晶反射而出,且反射光的波长随所述入射光的入射角度的改变而变化。。。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壳体的制作方法,包括:提供一液晶膜片,其中,所述液晶膜片包括液晶光学膜,所述液晶光学膜包括经过取向的液晶,以使得进入所述液晶光学膜的入射光能够经所述液晶反射而出,且反射光的波长随所述入射光的入射角度的改变而变化;在所述液晶膜片的一侧形成贴合层;及在所述贴合层的远离所述液晶膜片的一侧通过模内注塑形成基体,从而得到所述壳体。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又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壳体,定义有容置空间;功能器件,容置于所述容置空间内;其中,所述壳体为如上所述的壳体。
[0008]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申请壳体包括基体、贴合层及液晶光学膜,液晶光学膜设置于贴合层的远离基体的一侧,且包含经过取向的液晶,一方面使得进入液晶光学膜的入射光能够被该经过取向的液晶反射,从而提高壳体整体的亮度、光泽度;另一方面,该经过取向的液晶对光线进行反射后呈现一定的主颜色,而且反射光的波长随入射光的入射角度的改变而不同,从而在用户的观察角度的不同时,所观察到的液晶光学膜所呈现的颜色会随观察角度的变化而发生红移或者蓝移,从而使得壳体整体具有炫彩效果。
附图说明
[000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
[0010]图1是本申请电子设备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2是本申请壳体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3是本申请壳体一实施方式中液晶光学膜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4是本申请壳体一实施方式中光线入射液晶光学膜的路径示意图;
[0014]图5是本申请壳体另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6是本申请壳体又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7是本申请壳体又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8是本申请壳体又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9是本申请壳体又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10是本申请壳体又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11是相关技术中壳体一结构示意图;
[0021]图12是本申请壳体又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13是相关技术中壳体另一结构示意图;
[0023]图14是本申请壳体又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15是本申请壳体的制作方法一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
[0025]图16是图15中步骤S20的流程示意图;
[0026]图17是本申请壳体的制作方法一实施方式的部分流程示意图;
[0027]图18是图15中步骤S20之后及步骤S40之前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的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29]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请参阅图1,在一实施方式中,电子设备包括壳体10及功能器件20。其中,该壳体10定义有容置空间10a,功能器件20设置于该容置空间10a内,该壳体10能够起到保护功能器件20(例如,主板、电池等)的作用。
[0030]具体地,电子设备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智能手环、智能手表等,此处不做限定。
[0031]请一并参阅图2,在一实施方式中,壳体10可以包括基体11、贴合层12及液晶光学膜13。其中,基体11设置于贴合层12的一侧,液晶光学膜13可设置于贴合层12的远离基体11的一侧,即贴合层12位于基体11和液晶光学膜13之间。
[0032]本实施方式中,基体11的材质可以为高分子材料,具体可以是能够进行模内注塑的塑料,如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PC)、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 methacrylate,PMMA)、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crylonitrile Butadiene Styrene,ABS)等中的至少一种。
[0033]需要指出的是,基体11可以通过模内注塑的方式形成在贴合层12的远离液晶光学膜13的一侧。当然,在其它实施方式中也可以采用其它方式形成。
[0034]贴合层12的材质可以为能够实现与基体11之间良好结合的材料,以提升基体11与
液晶光学膜13之间的粘附力,从而提高壳体10的可靠性。具体地,贴合层12的材质可以为PU光油,厚度可以为15-20μm,例如15μm、17μm、19μm、20μm等。
[0035]在实际使用时,液晶光学膜13可位于壳体10的朝向电子设备外部的一侧,而基体11则可位于壳体10的朝向电子设备内部的功能器件20的一侧,基体11及贴合层12既可以透光也可以不透光,具体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当然,在一些应用场景中,液晶光学膜13可位于壳体10的朝向电子设备内部的功能器件20的一侧,而基体11位于电子设备的外部一侧,此时,基体11以及贴合层12可具有一定透光率,从而使得外界光线能够经基体11贴合层12而进入液晶光学膜13。
[0036]进一步地,液晶光学膜13可包含经过取向的液晶。
[0037]需要指出的是,由于液晶光学膜13可包含经过取向的液晶,一方面使得进入液晶光学膜13的入射光能够被该经过取向的液晶反射,从而提高壳体10整体的亮度、光泽度;另一方面,该经过取向的液晶对光线进行反射后呈现一定的主颜色,而且反射光的波长随入射光的入射角度的改变而不同,从而在用户的观察角度的不同时,所观察到的液晶光学膜13所呈现的颜色会随观察角度的变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壳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基体;贴合层,设置于所述基体的一侧;及液晶光学膜,设置于所述贴合层的远离所述基体的一侧,其中,所述液晶光学膜包含经过取向的液晶,以使得进入所述液晶光学膜的入射光能够经所述液晶反射而出,且反射光的波长随所述入射光的入射角度的改变而变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光的波长满足:λ=2np sinθ,其中,λ为所述反射光的波长、n为所述经过取向的液晶的平均折射率,p为所述经过取向的液晶的螺距,θ为所述入射光的入射角度的余角。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光学膜包括:液晶层,设置于所述贴合层的远离所述基体的一侧,其中,所述液晶层包含所述经过取向的液晶;及取向层,设置于所述液晶层远离所述贴合层的一侧,以对所述液晶层中的液晶进行取向;其中,所述取向层的厚度小于1μm,所述液晶层的厚度为2-3μ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为胆甾相液晶,所述胆甾相液晶包括可聚合单体、向列相液晶、手性分子及光引发剂。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的材质为聚碳酸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基体通过模内注塑形成在所述贴合层的远离所述液晶光学膜的一侧;所述贴合层的厚度为15-20μm。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纹理层,设置于所述液晶光学膜与所述贴合层之间,具有纹理图案;及反射层,设置于所述纹理层的远离所述液晶光学膜的一侧,用于对入射的光线进行反射。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纹理层的材质为紫外光固化胶,所述反射层的材质为铟、锡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反射层的厚度为25-45nm。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颜色层,设置于所述液晶光学膜与所述纹理层之间,具有预设颜色。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标识层,设置于所述反射层与所述贴合层之间,具有预设标识。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遮光层,设置于所述反射层与所述贴合层之间,包括至少一层油墨层。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冲层,设置于所述遮光层与所述贴合层之间,用于防护所述遮光层,其中,所述防冲层的厚度为25-40μm。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保护层,设置于所述液晶光学膜的远离所述贴合层的一侧,厚度为6-9μm,所述壳体于所述保护层一侧的硬度不小于铅笔硬度3H。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在入射光线与所述壳体的入射面的夹角为60
°
时,所述壳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挺顺戚泽万
申请(专利权)人: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