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顶板水平井末端双料混合装置、系统及随充凝固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861510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30 19: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顶板水平井末端双料混合装置、系统及随充凝固方法,设置双料搅拌混合腔,所述的双料搅拌混合腔为筒形体;所述的双料搅拌混合腔外设置搅拌电机,双料搅拌混合腔内沿轴向设置搅拌组件;所述的搅拌组件与搅拌电机轴接;所述的搅拌组件设置与搅拌电机轴接的转动轴,在所述的转动轴上沿径向设置多个搅拌杆。采用双料输送、在通道末端混合,避免地面混合充注后的凝结堵管风险,又能使通道末端混合后的充填材料在充注入采空区后能尽快凝结,缩短时间。缩短时间。缩短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顶板水平井末端双料混合装置、系统及随充凝固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煤矿开采
,具体涉及一种顶板水平井末端双料混合装置、系统及随充凝固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煤炭开采后采空区区域地表沉陷或裂缝带来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充填开采是一种解决采区覆岩沉降的途径。目前的充填开采方式中采煤和充填采用串行的作业方式,充填作业需要采煤作业完全停止,辅助作业时间较长,并且膏体材料在充注入采空区后凝结时间长,只适合于生产规模小于年产一百万吨的矿井,不适用于现代化高产高效矿井。针对上述问题,亟需开发一种充填材料不仅能够通过独立于巷道和工作面的输送通道向采空区快速充注、而且在注入采空区后快速凝结的工作面充填开采新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顶板水平井末端双料混合装置、系统及随充凝固方法,利用地面水平井群替代井下有限的充填材料输送管路,实现通道群并行充注,提升充注效率。采用双料输送、在通道末端混合,避免地面混合充注后的凝结堵管风险,又能使通道末端混合后的充填材料在充注入采空区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顶板水平井末端双料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双料搅拌混合腔(51),所述的双料搅拌混合腔(51)为筒形体;所述的双料搅拌混合腔(51)外设置搅拌电机(53),双料搅拌混合腔(51)内沿轴向设置搅拌组件(54);所述的搅拌组件(54)与搅拌电机(53)轴接;所述的搅拌组件(54)设置与搅拌电机(53)轴接的转动轴(541),在所述的转动轴(541)上沿径向设置多个搅拌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板水平井末端双料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还设置连接杆组件(52),所述的连接杆组件(52)设置与双料搅拌混合腔(51)连接的混合料入口架(522),混合料入口架(522)为锥形的框架体;在所述混合料入口架(522)的轴心设置电机连接支架(521),所述的搅拌电机(53)安装在电机连接支架(521)上。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顶板水平井末端双料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双料搅拌混合腔(51)两端分别设置第一支撑轴架(523)和第二支撑轴架(524);所述的转动轴(541)穿过第一支撑轴架(523)和第二支撑轴架(524)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顶板水平井末端双料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个搅拌杆包括沿转动轴(541)依次间隔排设的一级搅拌杆(542)、二级搅拌杆(543)和三级搅拌杆(544)。5.一种顶板水平井末端双料混合系统,其特征在于,设置充注主通道(2),在所述的充注主通道(2)内放置顶板水平井末端双料混合装置(5),所述的顶板水平井末端双料混合装置(5)为权利要求1

4任一所述的顶板水平井末端双料混合装置(5);同时与所述的顶板水平井末端双料混合装置(5)连通设置充注管路(4)。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顶板水平井末端双料混合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充注主通道(2)的尾端下部设置液压支架(6)、套管切割装置(8)和挡护装置(7)。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顶板水平井末端双料混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液压支架(6)为“工”字型架体,在液压支架(6)一侧设第一液压杆(61);在液压支架(6)的另一侧设置挡护装置(7),所述的挡护装置(7)沿纵向设置下挡护板(71),下挡护板(71)与液压支架(6)间沿水平方向设置第二液压杆(73),与液压支架(6)铰接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海军张群贾立龙姜在炳舒建生陈崇枫吴信波范耀李贵红
申请(专利权)人: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