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桥头跳车的桥头路基复合结构及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861214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30 19: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止桥头跳车的桥头路基复合结构,自上而下包括沥青面层、路面结构层、搭板和枕梁;搭板一端搭接在桥台耳背墙的牛腿上、与桥台抵接,另一端搭接在枕梁上,通过钢筋接头实现枕梁与搭板的整体性;搭板下方及枕梁两侧设置第一级配碎石垫层,第一级配碎石垫层内置排水设施;第一级配碎石垫层外侧面包裹无纺土工布反滤层,土工布反滤层上表面与路面结构层相接。承台旁还可设置第二级配碎石垫层,第二级配碎石垫层内设置横向排水设施。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所述桥头路基复合结构的施工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桥头路基复合结构,改变路基持力特征,减少路面载荷对路基的作用,增强路基的承载力和强度,减少路基不均匀沉降;优化桥头路基排水系统,有效避免路基积水;耐久性好,稳定性高;施工方便,推广性强。推广性强。推广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止桥头跳车的桥头路基复合结构及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桥梁建筑
,尤其是涉及一种防止桥头跳车的桥头路基复合结构及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桥头跳车是指由于桥涵构造物与桥涵台后的路堤之间的沉降等超过某一限定值造成汽车经过该路段时车轮产生上下振动的现象。这种沉降现象会影响高等级公路的正常使用和人们对高等级公路的总体评价,同时车轮的上下振动也会影响行车安全、速度和舒适度以及汽车和桥梁的使用寿命。
[0003]桥头跳车是由刚性支撑的桥台与相对柔性填筑的路堤之间的沉降差异造成的。针对这一问题,国际上的解决方案是在刚性桥台和柔性路堤间加30

50m长的渐变段,填料级配酌情逐渐变化,到桥头过渡完毕。此方法虽然会降低差异沉降量,缓解桥头跳车,但是并没有给出明确具体的设计方法,只是笼统地建议对桥头跳车作为一个独立的设计问题,并把预防其产生作为设计目标之一。此外,国内许多专家学者提出的增加桥头搭板结构构造的设计方法、预抛高法、桥头路基进行特殊处理等方法不能完全解决桥头跳车问题,需要和其它处理措施一起运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止桥头跳车的桥头路基复合结构,设置于桥头承台(11)处,所述承台(11)上端一体成型有带牛腿的桥台耳背墙(4),其特征在于:自上而下包括沥青面层(1)、路面结构层(5)、搭板(6)和枕梁(7);所述搭板(6)一端搭接在桥台耳背墙(4)的牛腿上、与桥台抵接,所述搭板另一端搭接在枕梁(7)上,所述枕梁(7)横向设置,上端预留钢筋接头,通过钢筋接头实现所述枕梁(7)与搭板(6)的整体性;所述搭板(6)下方及枕梁(7)两侧设置第一级配碎石垫层(91),所述第一级配碎石垫层(91)内置软式透水管(81),所述软式透水管(81)通过锥坡泄水孔接入路基两侧排水系统;所述第一级配碎石垫层(91)外侧面包裹无纺土工布反滤层(101),所述土工布反滤层(101)上表面与路面结构层(5)相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桥头跳车的桥头路基复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枕梁(7)的截面尺寸为50
×
50c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桥头跳车的桥头路基复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搭板(6)为钢筋网绑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天灏韩宏帅刘亮军刘树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