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烧结多孔陶粒及其制备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59940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30 19: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免烧结多孔陶粒及其制备工艺,制备工艺包括:将淀粉、颗粒酶制剂混合后加入造粒机中造粒,在造粒过程中,将清水以雾化形式加入造粒盘中的物料中,制备得到陶粒成孔基质;铸造废灰以及水泥混合后加入一定量的第一清水,在搅拌机中搅拌,生成混合料;将混合料加入造粒盘中,之后加入已用水雾润湿的陶粒成孔基质,混合造粒,将第二清水以雾化形式加入造粒盘中的物料中,制备得到半成品陶粒;将半成品陶粒送入堆场堆放养护,制备得到免烧结多孔陶粒。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铸造废灰的处理利用问题,而且制备工艺过程简单,制备出来的免烧结多孔陶粒比表面积大、强度高、密度低、孔隙率高,应用领域广泛。应用领域广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免烧结多孔陶粒及其制备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陶粒制备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免烧结多孔陶粒的及其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0002]现有陶粒主要由黏土、页岩以及污泥等原料加工制粒,然后经过高温烧结或者烧胀而成,是一种轻集料。其中,黏土材料主要取自耕地,页岩需要开山取石,这两种陶粒原材料的获取方式都会破坏生态环境,不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也不符合我国注重环保节能的基本国策。污泥原料虽然不破坏生态环境,但是污水处理厂的污泥极易释放有毒物质;污泥也不能直接使用,要经过脱水和干燥处理,需消耗能源。因此,急需开发新原料制备陶粒的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免烧结多孔陶粒及其制备工艺,以铸造废灰为主要原材料,不仅解决了铸造废灰的处理利用问题,而且制备工艺过程简单,制备出来的免烧结多孔陶粒比表面积大、强度高、密度低、孔隙率高,应用领域广泛。
[0004]值得说明的是,铸造废灰是指铸造生产或铸造废砂通过物理、化学或者加热处理后恢复砂子的铸造工艺性能过程中产生的微小粉尘。国内目前缺少对铸造废灰的有效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免烧结多孔陶粒,其特征在于,包括由淀粉基质内芯养护分解后得到的封闭孔洞结构和包覆层,所述包覆层由铸造废灰、水泥、水经造粒工艺制备而成,所述淀粉基质内芯主要由淀粉、颗粒酶制剂、水经造粒工艺制备而成。2.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免烧结多孔陶粒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淀粉、颗粒酶制剂混合后加入造粒机中造粒,在造粒过程中,将清水以雾化形式加入造粒盘中的物料中,其中淀粉、颗粒酶制剂、清水的质量配比为(100

150):(10

15):(20

30),制备得到陶粒成孔基质;将铸造废灰、水泥混合,加入适量清水,搅拌均匀,生成混合料;将所述混合料加入造粒盘中,再加入所述陶粒成孔基质,混合造粒,将适量清水以雾化形式加入造粒盘中的物料中,所述铸造废灰、所述水泥、所述清水、所述陶粒成孔基质的质量配比为(100

150):(30

45):(30

70):(35

65),制备得到半成品陶粒;将半成品陶粒送入堆场堆放养护,制备得到免烧结多孔陶粒。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免烧结多孔陶粒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将半成品陶粒送入堆场堆放养护,制备得到免烧结多孔陶粒,包括以下步骤:向清水中添加氯化钙,清水与氯化钙的质量配比为100:(2

5),并且调节pH值为5

6,配制养护液;将养护液以雾化形式喷洒到半成品陶粒表面,控制含水量为30%

40%,温度为50℃

60℃,持续养护3天,以激活陶粒成孔基质中的颗粒酶制剂,分解淀粉,形成孔洞结构;将清水以雾化形式喷洒润湿陶粒,控制润湿后含水量为30%

40%,继续养护直至养护持续时间满7天,淀粉被淀粉酶分解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卓情尹海军冯俊龙包羽冲孙贤洋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仁创砂业铸造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