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敏变色图案手机背板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85859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30 19: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热敏变色图案手机背板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成型基材制作;成型基材的抛光打磨及清洗;图案区域的制备;磨砂区域的加工;渐变热敏变色层涂抹加工;纹理层的制备;硬化层的制备;金属电镀层的制备;盖底层的制备;清洗烘干。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纹理图案及logo图案上分别涂抹第一热敏变色油墨及第二热敏变色油墨,使得手机背板上的图案由外往中心位置渐变变色的外观效果,且所述第一热敏变色油墨及第二热敏变色油墨均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色,使得纹理图案及logo图案具有变换性,提高手机背板的外观效果,提高外观美感,对消费者的视觉冲击较强,满足消费者的消费体验及需求。及需求。及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热敏变色图案手机背板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手机背板制作的
,具体涉及一种热敏变色图案手机背板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手机产品的要素包括外观、硬件和软件。在现有的手机产品在硬件条件一致的情况下,由于消费者首先看到的是手机产品的外观,手机产品的外观对消费者是否购买该产品至关重要。现有的手机都是尽量减少按键的使用,屏幕尽可能的大,因此消费者首先看到的是手机背板,因此,如何做出外观美观的手机背板是每个公司首要的任务,各大手机公司不断研发新的工艺,希望采用新工艺降低生产成本,以提高公司市场竞争力。现有的手机背板的的外观多为单一颜色的亮面外观效果,且图案不具备渐变变色的外观效果,不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换出不同颜色的外观展示,外观变换性较低,容易引起消费者的审美疲劳,随着消费者对手机背板效果的多样化的追求,目前手机背板单一的外观效果已经无法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项专利技术是针对现在的技术不足,提供一种热敏变色图案手机背板的制备方法。
[0004]本专利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热敏变色图案手机背板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0006](1)成型基材制作:将复合板材放置到裁切设备进行裁切加工得背板片材,然后通过CNC设备对复合片材进行孔位加工及边缘废料进行处理得到成型基材;
[0007](2)成型基材的抛光打磨及清洗:将成型基材进行抛光打磨处理,去除杂质及毛刺,将抛光打磨完成的成型基材放入至超声波清洗设备中进行清洗,清洗完毕后进行干燥烘干处理;
[0008](3)图案区域的制备:采用激光镭雕设备对成型基材进行图案区域的加工,在图案区域中由外往中心位置分别雕刻出纹理图案及logo图案,所述logo图案设置在所述纹理图案的中心位置上;
[0009](4)磨砂区域的加工:通过数控打磨设备对图案区域以外的表面进行打磨加工,在成型基材的表面形成磨砂区域,所述磨砂区域设置在所述图案区域外侧;
[0010](5)渐变热敏变色层涂抹加工:制备第一热敏变色油墨及第二热敏变色油墨,所述第一热敏变色油墨及第二热敏变色油墨中均设有可逆热敏变色粉末,然后分别通过搅拌设备进行充分搅拌,制备丝印网版,所述第一热敏变色油墨及第二热敏变色油墨分别通过丝印网版丝印至纹理图案及logo图案的表面,丝印完成后通过烘干设备进行烘干成型得到渐变热敏变色层;
[0011](6)纹理层的制备:制备丝印网版,并且制备UV纹理油墨,通过丝印网版将UV纹理油墨涂抹至磨砂区域上,涂抹完成后将涂有UV纹理油墨的成型基材放置到UV光固设备进行
UV纹理油墨的固化形成纹理层;
[0012](7)硬化层的制备:在纹理层的表面涂抹一层透明硬化液,然后固化形成硬化层;
[0013](8)金属电镀层的制备:在成型基材的底面采用真空磁控阴极溅射方法电镀形成金属电镀层;
[0014](9)盖底层的制备:在金属电镀层的底面涂抹盖底液,固化形成盖底层,得到手机背板成品;
[0015](10)清洗烘干:将手机背板成品放入至清洗设备进行清洗,清洗完毕后放置烘干设备进行烘干,得到热敏变色图案手机背板,然后通过贴膜设备对热敏变色图案手机背板贴附保护膜。
[0016]作进一步改进,所述复合板材为透明PMMA材料制成的透明PMMA复合板材,所述复合板材的厚度为1

6mm。
[0017]作进一步改进,所述纹理层的厚度为3

6μm,所述丝印网版包括丝印区域及遮挡区域,所述遮挡区域设置在所述丝印区域的中心位置,所述丝印区域设有多条遮挡条,所述遮挡区域及条纹遮挡条用于防止UV纹理油墨的透出,使得UV纹理油墨由遮挡区域及条纹遮挡条以外的区域透出丝印至成型基材的磨砂区域的表面上,形成具有磨砂纹理的外观效果。
[0018]作进一步改进,所述硬化层的厚度为2

8μm,所述透明硬化液包括树脂15~47份,光引发剂0.3~8份,表面活性剂0.05~1份,纳米颗粒3.0~14份,溶剂45~82份。
[0019]作进一步改进,所述树脂由多官能度聚氨酯丙烯酸酯与丙烯酸酯组成,两者之间的重量比为1:9~9:1,纳米颗粒与树脂之间的重量比为1:10~9:10,表面活性剂为含有羟基官能团或丙烯酸官能团的有机硅聚醚、聚酯或聚醚聚酯改性表面活性剂。
[0020]作进一步改进,所述真空磁控阴极溅射方法中,炉内真空度为3.0

4mTorr,溅镀时氩气量为25cc

60cc,采用直流电轰击,电压为180V

200V,电流为10A

15A。
[0021]作进一步改进,所述溅镀时间为210s

250s。
[0022]作进一步改进,所述渐变热敏变色层的厚度为5

6μm,所述第一热敏变色油墨的变色温度为在23℃
±
1℃,所述第二热敏变色油墨的变色温度为34℃
±
1℃。
[0023]作进一步改进,所述金属电镀层的厚度为2

8μm。
[0024]作进一步改进,所述盖底层的厚度为1

2mm。
[002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在纹理图案及logo图案上分别涂抹第一热敏变色油墨及第二热敏变色油墨,使得手机背板上的图案由外往中心位置渐变变色的外观效果,且所述第一热敏变色油墨及第二热敏变色油墨均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色,使得纹理图案及logo图案具有变换性,大大提高手机背板的外观效果,提高外观美感;通过设置磨砂区域并在磨砂区域的表面制备纹理层,通过磨砂区域与UV纹理油墨构成磨砂条纹效果,使得手机背板具有亮面条纹与磨砂条纹的相结合的外观效果,大大降低消费者的审美疲劳,提高手机背板的外观美感,对消费者的视觉冲击较强,满足消费者的消费体验及需求。
[0026]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0027]图1为本实施例的热敏变色图案手机背板的制备方法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以下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因此而限定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9]实施例,参见附图1,一种热敏变色图案手机背板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0030](1)成型基材制作:将复合板材放置到裁切设备进行裁切加工得背板片材,然后通过CNC设备对复合片材进行孔位加工及边缘废料进行处理得到成型基材;
[0031](2)成型基材的抛光打磨及清洗:将成型基材进行抛光打磨处理,去除杂质及毛刺,将抛光打磨完成的成型基材放入至超声波清洗设备中进行清洗,清洗完毕后进行干燥烘干处理;
[0032](3)图案区域的制备:采用激光镭雕设备对成型基材进行图案区域的加工,在图案区域中由外往中心位置分别雕刻出纹理图案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敏变色图案手机背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1)成型基材制作:将复合板材放置到裁切设备进行裁切加工得背板片材,然后通过CNC设备对复合片材进行孔位加工及边缘废料进行处理得到成型基材;(2)成型基材的抛光打磨及清洗:将成型基材进行抛光打磨处理,去除杂质及毛刺,将抛光打磨完成的成型基材放入至超声波清洗设备中进行清洗,清洗完毕后进行干燥烘干处理;(3)图案区域的制备:采用激光镭雕设备对成型基材进行图案区域的加工,在图案区域中由外往中心位置分别雕刻出纹理图案及logo图案,所述logo图案设置在所述纹理图案的中心位置上;(4)磨砂区域的加工:通过数控打磨设备对图案区域以外的表面进行打磨加工,在成型基材的表面形成磨砂区域,所述磨砂区域设置在所述图案区域外侧;(5)渐变热敏变色层涂抹加工:制备第一热敏变色油墨及第二热敏变色油墨,所述第一热敏变色油墨及第二热敏变色油墨中均设有可逆热敏变色粉末,然后分别通过搅拌设备进行充分搅拌,制备丝印网版,所述第一热敏变色油墨及第二热敏变色油墨分别通过丝印网版丝印至纹理图案及logo图案的表面,丝印完成后通过烘干设备进行烘干成型得到渐变热敏变色层;(6)纹理层的制备:制备丝印网版,并且制备UV纹理油墨,通过丝印网版将UV纹理油墨涂抹至磨砂区域上,涂抹完成后将涂有UV纹理油墨的成型基材放置到UV光固设备进行UV纹理油墨的固化形成纹理层;(7)硬化层的制备:在纹理层的表面涂抹一层透明硬化液,然后固化形成硬化层;(8)金属电镀层的制备:在成型基材的底面采用真空磁控阴极溅射方法电镀形成金属电镀层;(9)盖底层的制备:在金属电镀层的底面涂抹盖底液,固化形成盖底层,得到手机背板成品;(10)清洗烘干:将手机背板成品放入至清洗设备进行清洗,清洗完毕后放置烘干设备进行烘干,得到热敏变色图案手机背板,然后通过贴膜设备对热敏变色图案手机背板贴附保护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敏变色图案手机背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板材为透明PMMA材料制成的透明PMMA复合板材,所述复合板材的厚度为1

6mm。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敏变色图案手机背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纹理层的厚度为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建晓张伦玉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阿特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