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轮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5787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30 19: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轮椅,包括:轮椅主体,所述轮椅主体上设有座椅,所述座椅的两侧设有可自动收纳的侧帘,所述座椅的上方设有可自动收纳的顶棚,所述轮椅主体上设有用于检测使用者是否处于睡眠状态的第一检测装置,还设有用于检测路面状况的第二检测装置。通过设置顶棚和侧帘,使得轮椅具备遮风挡雨的功能,并且顶棚和侧帘可根据需要选择性的进行打开或关闭,以满足使用者的不同需求,通过第一检测装置实时监测使用者是否为睡眠状态,以对轮椅进行调节并为使用者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睡眠环境,通过第二检测装置实时监测轮椅行驶时的路面情况,以对轮椅的行驶状态进行调节并为使用者提供更加便捷舒适的乘坐体验。用者提供更加便捷舒适的乘坐体验。用者提供更加便捷舒适的乘坐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轮椅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轮椅
,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智能轮椅。

技术介绍

[0002]轮椅是装有轮子可以帮助替代行走的椅子,分为电动和手动折叠轮椅,用于伤员、病员、残疾人居家康复、周转运输、就诊、外出活动的重要移动工具,轮椅它不仅满足肢体伤残者和行动不便人士的代步,更重要的是方便家属移动和照顾病员,使病员借助于轮椅进行身体锻炼和参与社会活动;普通轮椅一般由可折叠框架、前后车轮、左右护膝和脚踏板、左右可拆卸扶手、把手刹车装置、座椅、靠背等部分组成,手摇轮椅在普通轮椅基础上,增加手摇装置,电动轮椅在普通轮椅基础上,增加电子助力系统,减轻了使用者的体力消耗,智能轮椅在电动轮椅的基础上,增加了定位移动、站立移动、遥控移动以及相关互联网等辅助生活。现有的智能轮椅大多还不具备以下功能:无法在雨天使用,不具备遮风挡雨的功能;不具备判断使用者在轮椅上是否为清醒或睡眠状态,以调节轮椅的使用状态;在轮椅行驶时,不具备对行驶的路面情况监测的功能。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智能轮椅,以至少部分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在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0004]为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轮椅,包括:轮椅主体,所述轮椅主体上设有座椅,所述座椅的两侧设有可自动收纳的侧帘,所述座椅的上方设有可自动收纳的顶棚,所述轮椅主体上设有用于检测使用者是否处于睡眠状态的第一检测装置,还设有用于检测路面状况的第二检测装置。
[0005]优选的是,所述轮椅主体上设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后侧设有背板,所述支撑架的左右两侧设有侧板,所述支撑架的顶部设有顶板,所述侧板的内部滑动收纳设有侧帘,所述顶板的内部滑动收纳设有顶棚,所述侧帘通过第一驱动部与设置在轮椅主体上的控制部通讯连接,所述顶棚通过第二驱动部与控制部通讯连接。
[0006]优选的是,所述轮椅主体上还设有语音控制模块,所述语音控制模块用于识别和判断使用者的语音指令,并通过所述控制部分别控制所述第一驱动部和第二驱动部工作。
[0007]优选的是,所述第一检测装置包括第一监测模块和第二监测模块,所述第一监测模块设于所述座椅的前端,且其用于对使用者的眼部进行监测,判断使用者是否处于睡眠状态;所述第二监测模块设于所述座椅上,且与使用者的腕部脉搏贴合,所述第二监测模块用于监测使用者的心率,并判断使用者是否处于睡眠状态。
[0008]优选的是,所述第二检测装置包括路面检测模块,所述路面检测模块设置在所述轮椅主体上,其用于在轮椅行驶过程中,自动监测路面状况。
[0009]优选的是,所述侧帘包括第一遮挡板和第一百叶板,所述第一遮挡板和第一百叶板均滑动收纳于所述侧板内,且所述第一百叶板设于所述第一遮挡板的内侧,通过所述第一驱动部可分别对所述第一遮挡板和第一百叶板的移动进行控制;
[0010]所述顶棚包括第二遮挡板和第二百叶板,所述第二遮挡板和第二百叶板均滑动收纳于所述顶板内,且所述第二百叶板设于所述第一遮挡板的内侧,通过所述第二驱动部可分别对所述第二遮挡板和第二百叶板的移动进行控制;
[0011]所述支撑架的前端设有收纳盒,所述收纳盒内转动设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一端设有第三驱动部,所述转轴的外侧通过卷簧连接有前帘,所述收纳盒的底部设有开口,所述前帘的底端设有第一磁铁,所述轮椅主体上设有与所述第一磁铁相互吸附的第二磁铁,所述前帘可穿过所述开口向下展开,并通过所述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将所述前帘的底端进行固定。
[0012]优选的是,所述轮椅主体上还设有多媒体设备,所述轮椅主体的底部设有轮子,所述轮子上设有自锁模块,所述多媒体设备和自锁模块均与所述轮椅主体的控制部电连接;
[0013]当所述第一监测模块和第二监测模块均判断使用者为睡眠状态时,通过所述控制部控制打开的多媒体设备关闭或是自动调低音量、控制所述座椅的靠背自动调节到预设角度、控制顶棚和侧帘均为打开状态以及控制所述自锁模块将所述轮子锁紧。
[0014]优选的是,还包括减震调节模块、声音提醒模块以及自动刹车模块;
[0015]所述减震调节模块用于在所述路面检测模块监测到路面不平时,通过所述轮椅主体的控制部控制减震调节模块对轮椅主体的轮子上设有的减震装置的弹性进行调节;
[0016]所述声音提醒模块用于在所述路面检测模块监测到路面有障碍时,通过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声音提醒模块发出提醒,若使用者在预设时间内未作出规避障碍的操作,则通过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轮椅主体启动自动避障功能;
[0017]所述自动刹车模块用于在所述路面检测模块监测到路面为斜坡时,通过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自动刹车模块对轮椅主体的轮子进行刹车调节,控制轮椅的行驶速度。
[0018]优选的是,所述座椅的椅垫和轮椅主体的连接处设有第一稳定机构,所述第一稳定机构包括上连接板,所述上连接板与所述椅垫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轮椅主体的顶面固定连接有下连接板,所述上连接板的底面设有多个第一插杆,所述下连接板的顶面设有多个第一套筒,所述第一插杆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一套筒内,所述第一插杆的底面和所述第一套筒的内底面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
[0019]所述上连接板的底面且位于两个所述第一插杆之间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内滑动设有弹性组件的一端,所述弹性组件的另一端活动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与所述下连接板固定连接;
[0020]所述弹性组件包括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柱的侧面铰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通过两个交叉设置的第一弹性件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一滑槽内,所述第一滑块远离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一侧设有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的另一端与固定在所述第一滑槽的端部的固定块连接。
[0021]优选的是,所述座椅的椅垫后端两侧设有连接部,两个所述连接部之间转动设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通过固定支撑件与所述座椅的靠背固定连接,所述连接轴通过第四驱动部驱动其转动,所述第四驱动部与所述轮椅主体的控制部电连接;
[0022]所述连接部与所述连接轴连接的一侧依次设有转动槽和稳定槽,所述连接轴的两端设有延伸轴,所述延伸轴的直径小于所述连接轴的直径,所述延伸轴的端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转动槽内,所述延伸轴位于所述稳定槽的外侧设有第二稳定机构;
[0023]所述第二稳定机构包括第一柱体,所述第一柱体固定连接在所述稳定槽的底面,所述第一柱体的外侧设有两个弧形板,所述弧形板设置在所述稳定槽与所述延伸轴形成的空隙内,两个所述弧形板之间滑动设有缓冲组件;
[0024]所述缓冲组件包括移动框,所述移动框的一端内侧设有第二套筒,所述第二套筒内活动插接有第二插杆,所述第二插杆远离所述第二套筒的一端设有铰接块,所述铰接块和所述第二套筒之间设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轮椅,其特征在于,包括:轮椅主体(1),所述轮椅主体(1)上设有座椅(2),所述座椅(2)的两侧设有可自动收纳的侧帘(3),所述座椅(2)的上方设有可自动收纳的顶棚(4),所述轮椅主体(1)上设有用于检测使用者是否处于睡眠状态的第一检测装置,还设有用于检测路面状况的第二检测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椅主体(1)上设有支撑架(5),所述支撑架(5)的后侧设有背板,所述支撑架(5)的左右两侧设有侧板(510),所述支撑架(5)的顶部设有顶板(520),所述侧板(510)的内部滑动收纳设有侧帘(3),所述顶板(520)的内部滑动收纳设有顶棚(4),所述侧帘(3)通过第一驱动部与设置在轮椅主体(1)上的控制部通讯连接,所述顶棚(4)通过第二驱动部与控制部通讯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椅主体(1)上还设有语音控制模块,所述语音控制模块用于识别和判断使用者的语音指令,并通过所述控制部分别控制所述第一驱动部和第二驱动部工作。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检测装置包括第一监测模块和第二监测模块,所述第一监测模块设于所述座椅(2)的前端,且其用于对使用者的眼部进行监测,判断使用者是否处于睡眠状态;所述第二监测模块设于所述座椅(2)上,且与使用者的腕部脉搏贴合,所述第二监测模块用于监测使用者的心率,并判断使用者是否处于睡眠状态。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检测装置包括路面检测模块,所述路面检测模块设置在所述轮椅主体(1)上,其用于在轮椅行驶过程中,自动监测路面状况。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帘(3)包括第一遮挡板(310)和第一百叶板(320),所述第一遮挡板(310)和第一百叶板(320)均滑动收纳于所述侧板(510)内,且所述第一百叶板(320)设于所述第一遮挡板(310)的内侧,通过所述第一驱动部可分别对所述第一遮挡板(310)和第一百叶板(320)的移动进行控制;所述顶棚(4)包括第二遮挡板(410)和第二百叶板(420),所述第二遮挡板(410)和第二百叶板(420)均滑动收纳于所述顶板(520)内,且所述第二百叶板(420)设于所述第一遮挡板(310)的内侧,通过所述第二驱动部可分别对所述第二遮挡板(410)和第二百叶板(420)的移动进行控制;所述支撑架(5)的前端设有收纳盒(6),所述收纳盒(6)内转动设有转轴(610),所述转轴(610)的一端设有第三驱动部(620),所述转轴(610)的外侧通过卷簧(630)连接有前帘(640),所述收纳盒(6)的底部设有开口(650),所述前帘(640)的底端设有第一磁铁,所述轮椅主体(1)上设有与所述第一磁铁相互吸附的第二磁铁,所述前帘(640)可穿过所述开口(650)向下展开,并通过所述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将所述前帘(640)的底端进行固定。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椅主体(1)上还设有多媒体设备,所述轮椅主体(1)的底部设有轮子(7),所述轮子(7)上设有自锁模块,所述多媒体设备和自锁模块均与所述轮椅主体(1)的控制部电连接;当所述第一监测模块和第二监测模块均判断使用者为睡眠状态时,通过所述控制部控制打开的多媒体设备关闭或是自动调低音量、控制所述座椅(2)的靠背(210)自动调节到预设角度、控制顶棚(4)和侧帘(3)均为打开状态以及控制所述自锁模块将所述轮子(7)锁紧。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轮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减震调节模块、声音提醒模块以及自动刹车模块;所述减震调节模块用于在所述路面检测模块监测到路面不平时,通过所述轮椅主体(1)的控制部控制减震调节模块对轮椅主体(1)的轮子(7)上设有的减震装置的弹性进行调节;所述声音提醒模块用于在所述路面检测模块监测到路面有障碍时,通过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声音提醒模块发出提醒,若使用者在预设时间内未作出规避障碍的操作,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俐佼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竞本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