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铅分离抑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285749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30 19: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铜铅硫化矿物浮选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铜铅分离抑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为了解决现有抑制剂对铜铅分离效果差,且药剂毒性强,对环境污染大、废水难处理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铜铅分离抑制剂。其原料包括:亚硫酸钠、羧甲基纤维素、硅酸钠;其中,亚硫酸钠:羧甲基纤维素:硅酸钠质量比为:5.5~6.5:1.8~2.2:2.7~3.3。该分离抑制剂具有分离效果好,对环境污染小,废水好处理等优点,可以广泛的应用到浮选工艺中。应用到浮选工艺中。应用到浮选工艺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铜铅分离抑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铜铅硫化矿物浮选
,具体涉及铜铅分离抑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铜、铅在现代化工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我国拥有丰富的铜铅矿资源。但是铜、铅浮选精矿分离一直是选矿中的一大难题。目前传统的铜铅分离的方法主要有:(1)重铬酸盐法:通过重铬酸盐抑制方铅矿而浮选铜矿物,重铬酸盐是方铅矿的有效抑制剂,也是目前国内使用范围最广的铅抑制剂。对方铅矿抑制效果好,但是重铬酸盐是剧毒,对环境不利。(2)氰化物法:用氰化物抑制铜矿物而浮选铅矿物。氰化物能抑制黄铁矿、黄铜矿等,对方铅矿不产生抑制作用。同时,如果矿物分选中铜矿物次生铜含量较高,则分选效果差,此时会用铁氰化物(黄血盐和赤血盐)来抑制次生铜矿物浮选铅矿物。但是氰化物也是剧毒产品,运输不方便,对环境污染大,不适宜大规模使用。(3)亚硫酸法(二氧化硫法):即用二氧化硫气体或亚硫酸处理混合精矿,使铅矿物被抑制而铜矿物受到活化。为了加强抑制,可再添加重铬酸钾或连二亚硫酸锌等,也可将矿浆加温(加温浮选法),最后都必须用石灰将矿浆pH调整到5~7,然后进行铜矿物的浮选。但是抑制效果不够稳定。
[0003]铜铅混合精矿分离困难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由于混合精矿中含有过剩的药剂,即捕收剂和起泡剂存在的缘故。在混合精矿分离前除去矿浆中过剩的药剂和从矿物表面上除去捕收剂薄膜可以大大的改善混合精矿的分离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现有抑制剂对铜铅分离效果差,且药剂毒性强,对环境污染大、废水难处理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铜铅分离抑制剂,该分离抑制剂具有分离效果好,对环境污染小,废水好处理等优点,可以广泛的应用到浮选工艺中。
[0005]本专利技术首先提供了一种铜铅分离抑制剂,其原料包括:亚硫酸钠、羧甲基纤维素、硅酸钠;其中,亚硫酸钠:羧甲基纤维素:硅酸钠质量比为:5.5~6.5:1.8~2.2:2.7~3.3。
[0006]优选地,亚硫酸钠:羧甲基纤维素:硅酸钠质量比为:6:2:3。
[0007]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铜铅分离抑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铜铅分离抑制剂原料直接按比例混合,即可。
[0008]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铜铅分离抑制剂在铜铅混合精矿分离中的应用。
[0009]其中,所述应用中,铜铅混合精矿分离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0010]a、先对铜铅混合精矿用活性炭、硫化钠进行脱药处理,然后加入铜铅分离抑制剂抑制方铅矿,随后加入捕收剂和起泡剂,粗选得到铜粗精矿和铅粗精矿;
[0011]b、对铜粗精矿进行精选,每次精选添加铜铅分离抑制剂,最后得到铜精矿;对铅粗精矿进行扫选,扫选尾矿即为铅精矿。
[0012]优选地,所述应用中,铜铅混合精矿分离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0013]a、首先添加500~1500克/吨活性炭、300~800克/吨硫化钠进行脱药处理,并搅拌10~15分钟,让铜铅金属矿物表面脱掉附着的各种药剂;然后加入铜铅分离抑制剂,并搅拌10~15分钟,抑制方铅矿,随后加入捕收剂、起泡剂,粗选得到铜粗精矿和铅粗精矿;
[0014]b、对铜粗精矿进行精选,每次精选添加铜铅分离抑制剂,最后得到铜精矿;对铅粗精矿进行扫选,扫选尾矿即为铅精矿。
[0015]其中,铜铅分离抑制剂粗选用量为300

1500克/吨,每次精选用量为粗选用量的0.1~0.8倍。
[0016]其中,捕收剂为Z

200,粗选用量为10~30克/吨,每次扫选用量为粗选用量的0.2~0.8倍。
[0017]其中,起泡剂为二号油,粗选用量为5~20克/吨,每次扫选用量为粗选用量的0~0.5倍。
[0018]其中,精选1~3次,并每次添加铜铅分离抑制剂;扫选2~3次,每次添加捕收剂。
[0019]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铜铅分离抑制剂应用于铜铅分离,具有分离效果好,可以获得更好品质的铜精矿、铅精矿;药剂环保,对现场生产环节具有对人体危害小,生产废水方便处理,保护环境和提高现场生产效益。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专利技术铜铅分离抑制剂在实施例中的闭路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本专利技术首先提供了一种铜铅分离抑制剂,其原料包括:亚硫酸钠、羧甲基纤维素、硅酸钠;其中,亚硫酸钠:羧甲基纤维素:硅酸钠质量比为:5.5~6.5:1.8~2.2:2.7~3.3。
[0022]优选地,亚硫酸钠:羧甲基纤维素:硅酸钠质量比为:6:2:3。
[0023]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铜铅分离抑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铜铅分离抑制剂原料直接按比例混合,即可。
[0024]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铜铅分离抑制剂在铜铅混合精矿分离中的应用。
[0025]其中,所述应用中,铜铅混合精矿分离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0026]a、先对铜铅混合精矿用活性炭、硫化钠进行脱药处理,然后加入铜铅分离抑制剂抑制方铅矿,随后加入捕收剂和起泡剂,粗选得到铜粗精矿和铅粗精矿。
[0027]b、对铜粗精矿进行精选,每次精选添加铜铅分离抑制剂,最后得到铜精矿;对铅粗精矿进行扫选,扫选尾矿即为铅精矿。
[0028]优选地,所述应用中,铜铅混合精矿分离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0029]a、首先添加500~1500克/吨活性炭、300~800克/吨硫化钠进行脱药处理,并搅拌10~15分钟,让铜铅金属矿物表面脱掉附着的各种药剂;然后加入铜铅分离抑制剂,并搅拌10~15分钟,抑制方铅矿,随后加入捕收剂、起泡剂,粗选得到铜粗精矿和铅粗精矿;
[0030]b、对铜粗精矿进行精选,每次精选添加铜铅分离抑制剂,最后得到铜精矿;对铅粗精矿进行扫选,扫选尾矿即为铅精矿。
[0031]其中,铜铅分离抑制剂粗选用量为300

1500克/吨,每次精选用量为粗选用量的0.1~0.8倍。
[0032]其中,捕收剂为Z

200,粗选用量为10~30克/吨,每次扫选用量为粗选用量的0.2~0.8倍。
[0033]其中,起泡剂为二号油,粗选用量为5~20克/吨,每次扫选用量为粗选用量的0~0.5倍。
[0034]其中,精选1~3次,并每次添加铜铅分离抑制剂;扫选2~3次,每次添加捕收剂。
[0035]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铜铅分离抑制剂用量以每吨原矿计算,所述铜铅分离抑制剂在铜铅分离粗选总用量为500克/吨,具体到亚硫酸钠、羧甲基纤维素、硅酸钠用量分别为273克、91克、136克。
[0036]进一步地,在铜铅分离过程中,矿浆保持在pH>7的弱碱性条件,否则对铜铅分离抑制剂会有一定的分解作用,从而降低抑制剂的作用效果。
[0037]进一步地,在进行铜铅分离前,用活性炭和硫化钠进行铜铅脱药处理,且脱药必须干净。达到浮选充气后没有金属矿物附着在气泡上为准。
[0038]下面将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铜铅分离抑制剂,其特征在于:其原料包括:亚硫酸钠、羧甲基纤维素、硅酸钠;其中,亚硫酸钠:羧甲基纤维素:硅酸钠质量比为:5.5~6.5:1.8~2.2:2.7~3.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铅分离抑制剂,其特征在于:亚硫酸钠:羧甲基纤维素:硅酸钠质量比为:6:2:3。3.铜铅分离抑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铜铅分离抑制剂原料直接按比例混合,即可。4.铜铅分离抑制剂在铜铅混合精矿分离中的应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应用,其特征在于:铜铅混合精矿分离过程,包括以下步骤:a、先对铜铅混合精矿用活性炭、硫化钠进行脱药处理,然后加入铜铅分离抑制剂抑制方铅矿,随后加入捕收剂和起泡剂,粗选得到铜粗精矿和铅粗精矿;b、对铜粗精矿进行精选,每次精选添加铜铅分离抑制剂,最后得到铜精矿;对铅粗精矿进行扫选,扫选尾矿即为铅精矿。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应用,其特征在于:铜铅混合精矿分离过程,包括以下步骤:a、首先添加500~1500克/吨活性炭、300~800克/吨硫化钠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阳勇王显云汪圣虎霍艳蓉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安宁铁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