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生态型海水取水头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5737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30 19: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装配式生态型海水取水头部,包括底座,在底座上固定有筒体,在筒体上连接有取水管;一个六棱柱体结构的集水筒包括上下间隔设置的顶板和底板,顶板通过外立柱、内立柱与底板整体预制浇筑连接为一体,在顶板和底板之间的每相邻的两根外立柱之间分别连接有格栅,布气管托通过预埋方式与底板预制浇筑连接,布气管通过带螺栓的管卡与布气管托连接。底板的出水孔与托盘上端口连接,托盘下端口插入筒体的上端口内设置。采用本装置可以缩短现场施工时间、清洗过程简单高效且结构稳定性好。性好。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生态型海水取水头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海水取水头部,尤其涉及一种装配式生态型海水取水头部。

技术介绍

[0002]海水取水工程是各种海水利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建造良好的海水取水工程可保证海水利用系统获得安全、优质、充足和经济的海水水源。
[0003]目前,国内海水利用工程采用的海水取水构筑物型式多样,包括引水箱涵、潮汐式取水构筑物、岸边式取水构筑物、海床式取水构筑物、混合式取水构筑物等。海水取水头部是指海床式取水构筑物的进水单元,因其直接暴露于自然海洋水体中,生态性方面容易形成海洋生物撞击和卷塞,稳定性方面容易遭受海水水流冲击破坏。同时,由于海水取水管线及取水头部的施工主要在海上进行,施工与建设费用较高,需要进行严格控制。此外,海水取水头部在运行过程中难于清理维护,并且失效后也不易修复,所以必须采用系统科学的方法对其进行设计建造,才能保证海水取水头部可靠、经济和生态友好。
[0004]国内取水工程普遍存在取水头部建设费用过高、生态影响较大、可维护性差等共性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以缩短现场施工时间、清洗过程简单高效且结构稳定性好的装配式生态型海水取水头部。
[0006]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装配式生态型海水取水头部,包括底座,在所述的底座上固定有一个筒体,在所述筒体的侧壁上开有侧端口,所述的侧端口与取水管的一端固定连接;
[0007]一个托盘包括主体,在所述的主体的顶壁上设置有上凸台作为托盘上端口,在所述的主体的底壁上设置有下凸台作为托盘下端口,所述的托盘下端口插入筒体的上端口内设置并且两者之间焊接固定;
[0008]一个六棱柱体结构的集水筒包括沿水平方向上下间隔设置的正六边形顶板和底板,在所述的顶板中间开有检修孔,在所述的检修孔处盖有顶盖,在所述的底板中间开有出水孔,所述的出水孔与托盘上端口通过承插方式连接并用密封圈密封,环绕出水孔设置的布气管托通过预埋方式与底板预制浇筑连接,布气管通过带螺栓的管卡与布气管托连接,沿所述的检修孔和出水孔外周圈的顶板和底板之间连接有多根内立柱,在所述的顶板和底板之间的每个转角位置处分别连接有一根沿竖直方向设置的外立柱,在每根外立柱上上下间隔连接有至少两组U型插槽,每一组U型插槽包括两个U型插槽;
[0009]在顶板和底板之间的每相邻的两根外立柱之间分别连接有格栅,在每个格栅上分别上下间隔设置有n形连接件,所述的n形连接件两端的插头分别插入相邻的两根外立柱的U型插槽内,在其中一个格栅的底部开有穿越槽,所述的布气管的端部穿过穿越槽设置在集水筒外。
[001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1]1.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装配式生态型海水取水头部,采用较低的过栅流速,可有效减少取水过程海洋生物卷载和卷塞,对海洋生态环境友好;
[0012]2.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装配式生态型海水取水头部,整体采用装配式结构,构件可以充分预制,缩短现场施工时间,节省取水工程建设投资;
[0013]3.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装配式生态型海水取水头部,采用压缩空气对格栅定期进行清洗,清洗方式绿色环保,清洗过程简单高效;
[0014]4.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装配式生态型海水取水头部,格栅与集水筒采用插装方式连接,可快速方便地进行更换;
[0015]5.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装配式生态型海水取水头部,集水筒上设有检修孔,打开顶盖后即可进入取水管内部,为水下管道机器人进行检修作业提供了预留接口;
[0016]6.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装配式生态型海水取水头部,取水头部主体形状近似圆柱体,水力条件优良,结构稳定性好。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装配式生态型海水取水头部整体示意图。
[0018]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装配式生态型海水取水头部的集水筒示意图。
[0019]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装配式生态型海水取水头部的托盘示意图。
[0020]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装配式生态型海水取水头部的格栅示意图。
[0021]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装配式生态型海水取水头部的布气管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加以详细说明。
[0023]如图1所示的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装配式生态型海水取水头部,包括底座5,在所述的底座5上固定有一个筒体4,所述筒体的下端口25可以通过现场浇筑方式与底座5连接。在所述筒体的侧壁上开有侧端口23,所述的侧端口23与取水管24的一端可以通过法兰或承插焊方式固定连接。
[0024]一个托盘3包括主体,在所述的主体的顶壁上设置有上凸台作为托盘上端口20,在所述的主体的底壁上设置有下凸台作为托盘下端口21。所述的托盘下端口21插入筒体4的上端口22内设置并且两者之间焊接固定。
[0025]一个六棱柱体结构的集水筒1包括沿水平方向上下间隔设置的正六边形顶板9和底板10,在所述的顶板9中间开有检修孔15,在所述的检修孔15处盖有顶盖2,在所述的底板10中间开有出水孔16,所述的出水孔16与托盘上端口20通过承插方式连接并用密封圈密封,环绕出水孔16设置的布气管托14通过预埋方式与底板10预制浇筑连接,布气管8通过带螺栓的管卡19与布气管托14连接。沿所述的检修孔15和出水孔16外周圈的顶板9和底板10之间连接有多根内立柱12,在所述的顶板9和底板10之间的每个转角位置处分别连接有一根沿竖直方向设置的外立柱11。在每根外立柱11上上下间隔连接有至少两组U型插槽,每一组U型插槽包括两个U型插槽13。所述的顶板9通过外立柱11、内立柱12与底板10整体预制浇筑连接为一体。
[0026]在顶板9和底板10之间的每相邻的两根外立柱11之间分别连接有格栅6,在每个格
栅上分别上下间隔设置有n形连接件,所述的n形连接件两端的插头17分别插入相邻的两根外立柱11的U型插槽13内,在其中一个格栅6的底部开有穿越槽27,所述的布气管8的端部穿过穿越槽27设置在集水筒1外,这种结构方便拆卸。
[0027]优选的,在所述格栅6上设置有第Ⅰ吊装环18,在所述集水筒1、顶盖2、托盘3和底座5上设置有第Ⅱ吊装环26以便于吊装。
[0028]所述格栅6过水断面面积较大,所述格栅6过水断面面积设置为水流过栅流速不高于0.2m/s。公式为A=Q/[v
·
k
·
b/(b+h)],式中:A—格栅面积,Q—格栅设计进水流量,v—过栅流速,k—格栅阻塞系数,b—栅条净距,h
‑‑
栅条厚度。
[0029]所述格栅6的栅条优选为楔形。采用楔形栅条后,海水中的鱼类等海洋生物或污物在被栅缝拦截时,其与两侧栅条间只有两个接触点,产生的运动阻力较小,便于鱼类等海洋生物挣脱和海水污物脱落,从而减少鱼类等海洋生物在格栅上的拦截和卷塞,另外,采用楔形栅条可提升压缩空气对格栅的清洗效果。
[0030]所述布气管8材质优选双相不锈钢或塑料管材。双相不锈钢或塑料管材可以更好地抵御海水的腐蚀。...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生态型海水取水头部,包括底座(5),在所述的底座上固定有一个筒体(4),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筒体的侧壁上开有侧端口(23),所述的侧端口与取水管(24)的一端固定连接;一个托盘(3)包括主体,在所述的主体的顶壁上设置有上凸台作为托盘上端口(20),在所述的主体的底壁上设置有下凸台作为托盘下端口(21),所述的托盘下端口插入筒体的上端口(22)内设置并且两者之间焊接固定;一个六棱柱体结构的集水筒(1)包括沿水平方向上下间隔设置的正六边形顶板(9)和底板(10),在所述的顶板中间开有检修孔,在所述的检修孔处盖有顶盖,在所述的底板中间开有出水孔(16),所述的出水孔与托盘上端口通过承插方式连接并用密封圈密封,环绕出水孔设置的布气管托(14)通过预埋方式与底板预制浇筑连接,布气管(8)通过带螺栓的管卡与布气管托连接,沿所述的检修孔(15)和出水孔(16)外周圈的顶板和底板之间连接有多根内立柱(12),在所述的顶板和底板之间的每个转角位置处分别连接有一根沿竖直方向设置的外立柱(11),在每根外立柱上上下间隔连接有至少两组U型插槽,每一组U型插槽包括两个U型插槽;在顶板和底板之间的每相邻的两根外立柱之间分别连接有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水波韩旭孙靖苗超
申请(专利权)人:自然资源部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