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857129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30 19: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基板,阵列基板的绑定区设置有多个绑定焊盘和驱动芯片;驱动芯片的第一区至少设置有多个第一虚拟端子,第二区设置有多个驱动端子,多个驱动端子包括多个输入端子;多个输入端子与多个绑定焊盘一一对应设置,第一虚拟端子对位于第二区的驱动端子起到支撑作用的同时,能够补偿由于绑定驱动芯片时驱动端子发生翘曲而导致的高度差,保证驱动芯片能良好地绑定于显示面板上,避免产生导浅现象;且,阵列基板与第一虚拟端子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绝缘保护层,能够避免导电粒子对阵列基板上的金属走线造成挤压破坏。属走线造成挤压破坏。属走线造成挤压破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为改善COG(Chip On Glass,芯片被直接绑定在玻璃上)显示面板下边框较大的弊端,对驱动芯片进行改进设计以实现显示面板超级窄下边框,具体为,将用于传输显示信号的驱动端子放在驱动芯片的一侧,而其他区域未放置驱动端子。然而,采用此种设计的驱动芯片上的驱动端子分布不均,会导致驱动芯片支撑失衡,当驱动芯片绑定在显示面板上时,会出现“跷跷板”效应,部分驱动端子出现翘起,从而导致驱动端子和显示面板之间的导电粒子发生导浅,驱动端子无法绑定于显示面板的焊盘上,进而导致显示面板性能降低,甚至不能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以解决现有的显示面板中的驱动芯片在与显示面板绑定时会出现“跷跷板”效应,导致部分驱动端子出现翘起而无法绑定于显示面板上的技术问题。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阵列基板,所述阵列基板包括显示区和绑定区,所述绑定区位于所述显示区的一侧,所述绑定区设置有驱动芯片和多个绑定焊盘;所述驱动芯片包括靠近所述显示区的第一区和远离所述显示区的第二区,所述第一区设置有多个第一虚拟端子,所述第二区设置有多个驱动端子,多个驱动端子包括多个输入端子;其中,多个所述输入端子与多个所述绑定焊盘一一对应设置,所述阵列基板与所述第一虚拟端子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绝缘保护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区还设置有多个第二虚拟端子,所述绑定区还设置有多个虚拟焊盘,多个所述第二虚拟端子与多个所述虚拟焊盘一一对应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区包括位于两侧的第一子区和第二子区、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子区和所述第二子区之间的中间区,多个所述第一虚拟端子设置于所述第一子区和所述第二子区,多个所述第二虚拟端子设置于所述中间区。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区包括位于两侧的第一子区和第二子区、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子区和所述第二子区之间的中间区,多个所述第一虚拟端子设置于所述中间区,多个所述第二虚拟端子设置于所述第一子区和所述第二子区。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区包括与所述第一子区对应的第三子区、与所述中间区对应的第四子区和与所述第二子区对应的第五子区;其中,位于所述第四子区内的同排的各个所述驱动端子与所述第一区之间的距离相等;沿所述第三子区靠近所述第四子区的方向,位于所述第三子区内的同排的各个所述驱动端子与所述第一区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位于所述第五子区内的同排的各个所述驱动端子与所述第一区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加。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第二区内的多个所述驱动端子呈至少两排排列,位于同一排的各个所述驱动端子与所述第一区之间的距离相等。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区包括与所述第一子区对应的第三子区、与所述中间区对应的第四子区和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书亚刘波龚强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