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纤激光器用谐振腔光栅无应力封装装置及封装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光纤光栅封装,特别是一种光纤激光器用谐振腔光栅无应力封装装置及封装方法。可应用于光纤水听器、相干光通信、引力波探测等领域的单频光纤激光器谐振腔封装。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单频光纤激光技术发展迅速,在光纤水听器、相干光通信、引力波探测等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这些应用领域对于光纤激光器的可靠性,波长稳定性,噪声特性要求很高。一般的光纤激光器中的激光谐振腔光栅对于环境扰动十分敏感,尤其以温度和应力影响最为常见,由温度变化或封装引入的微小应力作用于谐振腔光栅,其中心波长都会发生较大的改变,并且输出功率波动明显,当扰动较大时,激光器则会发生跳模。显然这难以满足实际应用需求,特别是在一些要求工作在复杂环境条件下的应用,激光器输出特性会受到极大的影响,因此有必要对激光器谐振腔光栅采取无应力、主动温控及隔热隔振的高可靠性封装。
[0003]对于光纤激光器谐振腔光栅的封装技术,常规封装方法是采用封装胶水将光纤光栅两端直接固定在板式或管式结构的封装件上(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纤激光器用谐振腔光栅无应力封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光纤拉力计(101)、第一尾纤夹具模块(201)、光栅封装模块(401)和第二尾纤夹具模块(202);所述的光栅封装模块(401)是由底座外壳(401f)和覆盖在该底座上的封盖板(401g)构成的密闭空间,在所述的底座外壳内设有铜热沉板(401a),该铜热沉板(401a)侧面下端预置安装有温控器(401d)和热敏电阻(401e),所述的底座外壳(401f)相对应的两侧面开有供所述的谐振腔光纤光栅(301)穿过的通孔,所述的铜热沉板(401a)上设有供所述的谐振腔光纤光栅(301)放置的U型槽(401b),所述的铜热沉板(401a)上、且靠近所述的底座外壳(401f)通孔的两端还分别设有点胶槽(410c);所述的谐振腔光纤光栅(301)封装在所述的光栅封装模块(401)内,且该谐振腔光纤光栅(301)两端的尾纤分别由所述的第一尾纤夹具模块(201)和第二尾纤夹具模块(202)固定,所述的第一尾纤夹具模块(201)通过连接杆(201e)与所述的光纤拉力计(101)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激光器用谐振腔光栅无应力封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纤拉力计(101)、光栅封装模块(401)和第二尾纤夹具模块(202)分别通过螺丝分别固定在三维调整架(501、503、504)上;第一尾纤夹具模块(201)底部设有滑轮座(201f),安装于三维调整架(502)上,通过连接杆(201e)将第一尾纤夹具模块(201)与所述的光纤拉力计(101)相连;通过分别调节三维调整架(501、502、503、504)X\Y\Z三个方向旋钮,将安装于光栅封装件模块内的谐振腔光纤光栅(301)的位置调整至与所述的光纤拉力计(101)、第一尾纤夹具模块(201)、光栅封装模块(401)和第二尾纤夹具模块(202)的中心同轴。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纤激光器用谐振腔光栅无应力封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尾纤夹具模块(201)包含下基座(201a)和上盖板(201d),下基座包含放置尾纤用的U型槽(201b)、上盖板包含弹垫(201e)和紧固螺丝(201f),下基座(201a)与上盖板(201d)之间通过螺杆(201c)连接成一体。第二尾纤夹具模块(202)和第二尾纤夹具(201)结构基本一致,不同之处仅在于,第一尾纤夹具模块(201)多配备有底部的滑轮座(201g)及侧面的连接杆(201h)。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纤激光器用谐振腔光栅无应力封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铜热沉板(401a)上的U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皮浩洋,应康,李璇,蔡海文,叶青,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